
1、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化繁为简,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2、上面这些例子中,本体分别是“夺取全国胜利”、“高原”,比喻词分别是“是”、“是”,喻体分别是“第一步”、“大毡子”。
3、借代,意思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借代多数借代词为名词。
4、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
5、借喻是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6、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祥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属比喻句。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8、老骥伏柄,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
9、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两者之间用“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比喻词连接的一种比喻。
10、哈吧狗跑过来了——这是借喻
11、借喻:只是直接把喻体借过来当做本体用;而拟物是赋予了比拟对象的人格或事物的属性,即赋予了比拟对象的生命力,使它成为了有生命的人或物。
12、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13、借喻是一种本体和关系词都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的比喻。借喻本体与喻体的关系较明喻、暗喻更密切,喻体代表什么本体,要结合特定语境去意会。
14、二、作用不同
15、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所以,把握住借喻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就能将二者区分开。
16、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大家想想,“旌旗”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17、①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18、上面的例子本体只有一个“不可捉摸的声响”,喻体分别是“春蚕在咀嚼桑叶”、“野马在乎原上奔驰”、“山泉在呜咽”、“波涛在澎湃”。
19、高铁杆哼哼叽叽的啃着日本人扔下的骨头,边啃边朝着老百姓狂吠——这就是比拟。
20、比喻和拟物的区别实际上就是借喻和拟物的区别.
1、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
2、③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3、第一种是本体和喻体是并列关系。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贺铸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6、明喻。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且比喻词——般是“像”、“好像”、“好似”、“仿佛”等。
7、由于本体、喻体、比喻词的情况不同,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和博喻。
8、借喻是比喻的一种,直接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被比喻的事物,被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9、④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10、暗喻还有以下几种变体:
11、首先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
12、借代,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借代词为名词。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
13、第三种是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14、把人的欢呼声拟作浪涛声,突出声音的气势,表现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15、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16、第二种是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17、借喻。借喻是本体、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喻体”来代替“本体”的一种比喻。
18、例①的“翡翠”是一种名贵的半透明的翠绿色硬玉,这里用来比喻海浪。例②的“厚障壁”借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已形成的隔阂。
19、一、概念不同
20、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复杂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1、如: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老舍《骆驼祥子》)
2、如:高铁杆在日本人面前简直就是一条哈吧狗!《烈火金钢》——这是暗喻。
3、借代的作用:形象生动、重点突出;简洁、精炼;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
4、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把了。
5、借喻的作用是使本体形象化,
6、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