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甫冉,字茂政,生于唐玄宗开元五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是润州丹阳人,著名诗人。其先世居于甘肃泾州。皇甫冉在天宝十五年考中进士,曾官至无锡尉,后在大历初年加入河南节度使王缙的幕府,最终担任左拾遗和右补阙的职务。他年仅十岁就能作诗作文,被张九龄称为小友。皇甫冉(约718—约771年),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诗人。约唐玄宗开元六年(约公元718年)出生,约卒于唐代宗大历六年(约公元771年),(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和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卒年大致相同),10岁便能作文写诗,张九龄呼为小友。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下面我们来看看皇甫冉的人物简介。唐代著名诗人皇甫冉,字茂政,为安定人氏,曾避地至丹阳,过着耕山钓湖的闲适生活。根据唐才子传记载,他可能是秘书少监皇甫彬的侄子。十岁时已能作文,其才华得到了张九龄的高度赞赏。皇甫冉在天宝十五年中进士,历任无锡尉、左金吾卫兵曹参军等职,仕途至拾遗、左补阙。
皇甫冉以其精玄微妙的诗句著称于世,被誉为“天机独得,远出情外”,其诗作在《全唐诗》中备受推崇。唐高仲武曾盛赞他可以与潘岳、张协并列,与沈约、谢灵运平分秋色。清人管世铭也将他列为大历十才子之足见其文学地位之高。皇甫冉在天宝十五年中进士,历任无锡尉、左金吾卫兵曹参军等职,仕途至拾遗、左补阙。他的文章和诗歌在当时被公认为高格,深得作者们的敬重与交谊。皇甫冉的作品以玄微的造语,与沈约、谢灵运齐名,雄视潘岳、张协。可惜其抱负未尽情展,英年早逝,年仅五十四岁,卒于大历十三年。文学评论家《中兴间气集》对皇甫冉的诗歌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文字精巧,调子新颖奇特,情感表达深入人心,认为他在当时的文坛上属于先驱人物,与钱郎的成就不相上下。皇甫冉一生创作了诗文三卷,其中的精华被收录在《全唐诗》中,留下了他独特的文学印记。皇甫冉(716-字茂政,今江苏丹阳先世居甘肃泾州。元稹(779-,字微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薛逢(806-876?),字陶臣,今山西永济武宗会昌元年进士。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裴迪(716-?),关中(今属陕西)人。
新月能分裛露时,夕阳照见连天处。——皇甫冉《江草歌送卢判官》处处汀洲有芳草,王孙讵肯念归期。——皇甫冉《江草歌送卢判官》高馆谁留客,东南二室峰。——皇甫冉《福先寺寻湛然寺主不见》川原通霁色,田野变春容。唐·皇甫冉《送魏十六还苏州》原文选段: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释义:秋天沉沉的夜色下送君归去,蟋蟀鸣声切切不堪入耳。明日你将乘船回毗陵,到那时,回首姑苏,所见将唯有一片白云。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晚燕》成彦雄才离海岛宿江滨,应梦笙歌作近邻。皇甫冉的《长安路》中提到了长安城的繁华:“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展现了长安城的富丽堂皇。韦应物在《酒肆行》中写道:“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描述了长安城中豪奢的生活。——皇甫冉《长安路》晚景函关路,凉风社日天。青岩新有燕,红树欲无蝉。——白居易《社日关路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皇甫冉《长安路》门前向城路,一直复一曲。曲去日中还,直行日暮宿。——陆龟蒙《门前路》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