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朋友圈说说

高考成语解释及用法 优选汇总100句

时间:2024-04-29 09:01:31 朋友圈说说

一、高考必备成语解释及用法

1、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2、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3、守株待兔:指不劳而获,只想等待运气好转而不自己努力。

4、道貌岸然:道貌:庄严的外貌。岸然:高傲的样子。多指人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

5、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

6、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7、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8、罚不当罪:处罚和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9、画蛇添足:做了多余或不必要的事情,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10、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1、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2、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

13、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14、掌上明珠:比喻非常珍贵、重要的东西。

15、《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16、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17、走马观花:比喻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没有深入了解。

18、造句:在兵荒马乱的年岁,往往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19、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20、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二、高考成语解释及例句

1、仁者见仁: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2、等而下之:由这一等逐级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3、因为汉语中的成语非常丰富,尤其是四字成语更是应试考试中的重点,常见的有:各有所长,千奇百怪,前所未有等等。这些成语既有褒义也有贬义,考生要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

4、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5、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6、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7、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8、高山景行: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9、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0、不以为然:不以为是正确的。

11、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循循善诱:指以循序渐进、有耐心地引导、鼓励他人去做某件事。

13、颠沛流离:形容生活困苦受挫折,流离失所,无处安身。

14、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涂炭,烂泥和炭火。

15、因为高考语文中常常会涉及到成语的应用,而四字成语因为短小精悍、意义深刻,所以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

16、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贬义。

17、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8、杞人忧天:形容毫无根据地担心虚无缥缈的事情。

19、不刊之论:不可改易的言论。

20、心领神会:形容理解得十分透彻,内心深具感受。

三、高考成语解释大全

1、腹诽心谤:胸怀不满,心中怨恨。诽,谤:毁谤,说别人的坏话。

2、独具匠心:形容有独特的创意,别具一格,突显个性。

3、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多用作贬义。

4、身体力行:亲身经验,努力实行。

5、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也形容漂泊不定。

6、刮目相看:《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鲁肃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7、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8、高中语文考试常考四字成语及解释:

9、安步当车: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10、“任重道远”一般比喻“要经历长期地奋斗”。

11、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用作褒义。

12、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13、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14、纲举目张:提起渔网总绳,所有的网眼都张开了。比喻抓住事物的要领,就可以带动全面。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15、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感受到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身:亲身。

16、不可救药:形容情况十分严重,已经无法挽回或改变。

17、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8、四字成语:豆蔻年华

19、豆蔻年华: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初夏开淡黄色花。像豆蔻一样美好的年华。原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现泛指少女时期。

20、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四、高考成语解释大全5000条

1、安步当车:从容地步行,就当乘车一般。

2、分庭抗礼:原指宾客和主人分别站在庭院两边,以平等的礼节相见。后用以比喻互相对立,地位相当。

3、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

4、各得其所:原来表示各自如其所愿,后来也表示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能得到适当的安排。

5、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6、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8、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9、大而无当:当:底。大得没有边际,表示大而不合用。

10、津津有味:形容非常有兴趣,非常喜爱。

11、历历在目:形容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多用于描写感人的事物或场景。

12、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13、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4、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喻指灾民。哀鸣的大雁遍布原野。比喻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灾民到处都是,不可计数。

15、当仁不让:当:遇到。遇到应当做的事就去做,不推让。

16、翻云覆雨: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手段。

17、耳濡目染:指长期接触某种事物,使人不自觉地受到其影响或改变。

18、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19、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20、莘莘学子:众多的学子。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五、高考成语及解释500个

1、百无聊赖: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2、四字成语哀鸿遍野高考常考。

3、“任重道远”和“负重致远”都有“任务重”的意思。

4、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5、闪烁其辞:指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但不明确。也形容说话躲躲闪闪,吞吞吐吐。

6、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7、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8、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9、不可救药:形容病情或局势已经无法挽回。

10、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11、常见的高频四字成语有:一丝不挂、半途而废、不可思议、不屑一顾、不知所措、大公无私、大言不惭、东山再起、风雨同舟、高瞻远瞩等等。在备考高考语文时,适当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成语,可以提高文章的语言水平和得分率。

12、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四章:“‘有志竟成’,总有我们的一天。”

13、等闲视之:按平常的事情看待。

14、指鹿为马: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欺骗别人。

15、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或一个行动达到两个目标。

16、例句:她正值豆蔻年华,当然显得分外美丽。

17、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18、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渐达到很高的成就。

19、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20、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