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2、尤其是孩子,更需要我们的赞赏与表扬,及时的表扬能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发自内心的期望和肯定,他们会决心着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所以,家长应善于抓住时机,在适合的场合对孩子多加表扬和鼓励。
3、老师这样写有两点
4、唧唧卿卿,小鸡小鸡喜欢你,也来表扬你!
5、至于优点吧,那就多鼓励孩子往那方面发展吧,说不定以后会有建树呢
6、不断给予孩子热情的赏识和赞扬,比严厉打骂所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所以我们不但要毫不吝啬地表扬孩子,更重要的是应该在第一时间把我们美好的祝愿送给孩子,及时发现他们的一个小小的进步,并给予肯定。
7、宝宝若有所思地指着我妈去年来北京时给我手工做的一个缓解颈椎的布袋子说:“比如这个,也是用钱买不来的。”
8、我瞬间惊呆了,忙问:“这是从哪里听说的?”
9、这样写虽然要家长花点心思,但是这样写后能收获一种效果,老师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回复你了,他还能在你给他的回复中更加的了解你的孩子,从而在老师看你的回复中看出很支持老师的工作```
10、演员宋丹丹在新书《幸福深处》中就有这样一段:有一次儿子巴图生病,我对小阿姨说:“我发现巴图和别的小孩儿不一样,别的小孩儿吃药都哭,可他从来不哭,他不怕吃药。这一点他和别的小孩儿真的不同。”然后我把中药端给他。他捧着碗,烧得红红的小脸一副紧张的表情,闭着眼睛一口气就把药喝下去了。我们大家都赞不绝口。从那次起,多么苦的药他都不怕。
11、我看了看连忙说:“对,那是我妈妈给我做的。”
12、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是他良好的行为给家长或者同学带来喜悦的心情和积极的作用。这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价值,从而时刻保持这上进的热情。
13、有一句教育名言: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是的,教育孩子,你越责骂他,嫌他这也不行、那也不好,那他可能就越是不可救药;而你对他不经意的表扬,或许会使他发生巨大的变化,变得聪明而乖巧呢!
14、很多时候,你对孩子生气他都不知道因为什么?孩子会焦虑会降低它的存在价值。所以,当孩子错了,请你明确告知,并告诉他怎么做是对的,告诉他解决的办法比你骂他是有效果的。
15、玉不琢不成器
16、还有你画的线条很流畅,说明你画画的时候就不仅十分认真,还说明你是个热爱画画的宝贝,经常在家练习画画才能有这样的效果。
17、大多数父母常常使用的已经夸奖词恐怕是“你真棒”。即使你没有说腻,孩子也早就听腻了,在他听来,这样的夸奖根本就不是夸奖。看来父母们真该更新一下自己的夸奖技巧了!
18、表扬孩子别忘了三大原则:
19、当然,怎么看是不是缺点,这很重要,比如我家孩子不爱说话,看到人不知道说什么,有的朋友就说这是孩子的缺点应该改正,可是我认为只是孩子性格不一样,没必要刻意的指出来,等孩子过去这个年龄阶段,自己就会变化的。
20、听了这句话,我心里一阵惬意。但突然就又听到宝宝说:“那你什么时候给我也做一个呢?让我也感受到妈妈的爱心呢?你问问你妈妈教你这个本事了吗?”
1、叮叮当,叮叮当,大拇指送你,你最棒!
2、夸事实不夸人格
3、夸奖不仅仅是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候在预见到孩子对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触时,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扬来打预防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4、夸孩子别嫌“啰唆”
5、孩子降临在你的家庭中是希望在爱中长大,是希望自己给父母带来快乐和幸福的,所以,你不要把在单位遇到的负能量带回家中,更不要把气带到他的身上。
6、有件事挺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某日论钱的重要性:
7、小手转一转,你棒,我棒,大家棒!
8、左边小红花,右边小红花,奖给我们小朋友,顶呱呱!
9、家长对于孩子的优缺点点评时一定要注意用词,避免伤害孩子。点评孩子的优点时一定要具体写,不要说什么真棒之类,要夸的具体写,例如,夸努力,夸认真,夸细心,夸乐于助人,这种具体到细节的优点。说缺点也是说具体点,对于孩子自身无法改变的缺点就不要说了。例如身体残缺这种的。说缺点时要指出对应的改变方法,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改正,指出缺点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希望他改正缺点
10、希望了解孩子在家是什么样的表现。
11、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12、通过孩子自己的努力,在学习或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这是多么值得家长赏识的事情啊!
13、宝宝:“是在幼儿园放的动画片图图里说的,每天可以看10分钟。”
14、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15、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小时候他是没有是非观念的,一律全盘接受,那就造成孩子有很多的个性。
16、这是为什么呢?
17、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开始在意别人的眼光,在意别人和社会对子的评价,希望得到家人和社会的肯定,这时妈妈要少一些埋怨、少给一些压力,多给予孩子一些正能量,你身体的涨能量是可以传染孩子的,而你充满正能量孩子会喜欢靠近你。
18、我虽然不确定学校的具体情况,但我还是有点震撼,忙接着说:“据我所知,世界上还有很多东西是用钱买不来的。”
19、宝宝听了后忙说:“你妈妈真有爱心啊!”
20、评语中告诉了家长孩子在园的表现。
1、孩子在你的表扬与赞赏的语言中成长,这样的孩子是充满自信、勇于尝试的,不害怕失败,也敢于面对失败。因为他知道有你在就是他坚强的后盾,你不会埋怨只会鼓励。
2、辛德瑞拉·提莫·洁兰琉璃·E·冰璃儿·雨琪琥珀·无爱·一生
3、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人生活的真正刺激是明天的快乐。”
4、淅沥沥吖哗啦啦,表扬你吖顶呱呱!
5、我说:“有很多,比如妈妈对你的爱,你对妈妈的爱,都是用钱买不来的。”
6、“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7、这时由儿童的心里特征决定的。因为孩子都是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和自尊心,对孩子的进步给予积极地评价,是对孩子最大的鼓舞,激起他们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促使他们乘势而上,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表扬效应”。
8、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表扬与赏识,尤其是孩子更希望获得来自父母或其他人的赞同与肯定——或许他就是未来的乔布斯,也许也就是未来的马化腾,我们决不能把他们扼杀在摇篮中。
9、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10、小脚,小脚,踩一踩,你表现真不错!
11、点点头,插插腰,你的表现最最好!
12、所以当了解了“夸具体”原则时,很多家长开始很难适应,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很简单,教你一招——好话不嫌“啰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扬语,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啰唆?这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话语描述孩子的努力,结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鸣,夸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13、可是,在生活中却有很多家长由于怕孩子骄傲,或是对孩子的进步不在意,不但没有及时作出肯定,还总是视而不见。那么,这样就使孩子感到失望,从而失去继续上进的动力。认为自己的努力是没有意义的。
14、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15、孩子的缺点,父母应该指出来,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应该怎么做才对,慢慢的纠正,有时候经过多次反复的告诫,孩子才能改正。
16、是的,孩子最容易从大人的赞扬和鼓励中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如果我们经常运用表扬的方法,使孩子看到明天的快乐,那么,他会决心着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这说明了为什么一句赞美可以发扬孩子的优点,使孩子不断地进步,因为这就是孩子受表扬后的心理效应。
17、棒棒冰棒棒糖,棒棒棒你最棒!
18、把夸奖当“预防针”
19、我瞬间萌化了:“话说妈妈针线活比较差啊。。。@%%%#※¥₩€。。。”
20、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1、“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2、小河流水哗啦啦,老师表扬你顶呱呱!
3、留心孩子的努力
4、仔细分析一下,家长们对待表扬的态度的确是随便了一些,甚至有点心不在焉、张嘴就来。当孩子表现好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棒”,看起来既省事又符合鼓励为主的教育精神。其实这样的表扬多了,对孩子毫无意义。
5、宝宝:“那是什么东西呢?”
6、例:宝贝最近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啦,看到宝贝一天天的进步,妈妈爸爸真为他感到高兴,并感谢老师的辛勤教育,你们辛苦啦~··
7、夸努力不夸聪明
8、家长要做有心人,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
9、宝宝:“据我所知,世界上的东西都是用钱买来的。”
10、夸具体不夸全部
11、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12、家长看得多了这样的老师评语,的确有些不知道应该怎样回复了,每次千篇一律的写,在家表现很好,谢谢老师的关心与培养,久而久之是否感觉这样家长和老师的这样交流显得没有什么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