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2、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3、这是两句拟人句,把树林里的生物写成像人一样认真听课、娱乐。
4、比喻句一般都是把一种东西比作另一种东西!
5、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6、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飘飘洒洒的来到人间。
7、地上是纸屑,桌子上是果皮,凳子上是汽水罐,教室里一片狼藉.
8、他在城里跺跺脚,整个北京城都要颤三颤.
9、雨丝很细,很绵,像春天时空飘浮的柳絮,像无数蚕娘吐出的银丝,像人工纺出的轻纱,丝丝缕缕缠绵不断。
10、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11、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12、下课了,有的同学踢毽子,有的同学捉迷藏,有的同学在看书.
13、风翻开了书!
14、看他渴的样子,好像要把这湖水喝干一样
15、友谊像春风,徐徐吹来;友谊像火炭,雪中送来;友谊像雨水,旱中下来。
16、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缄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17、毛毛细雨,悄悄无声地飘落着,像是无数蚕娘吐出的银丝。千万条细丝,荡漾在半空中,迷迷漫漫的轻纱,披上了黑油油田野。排比:
18、勤劳是我们打开成功的钥匙.
19、他的脸就像一个红苹果.
20、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1、排比句表示并列关系,一般在句子中都会出现有的……有的……,有的……或者哪一个……,哪一个……,哪一个……,一般都有三个同样的句型。
2、小狗伸了一个懒腰。
3、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5、农民们说,看到绿油油的麦苗,就闻到了馒头的香味。
6、行道树笔直地站在路边。
7、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8、小河唱着歌,欢快的流淌着.
9、拟人句:天上的繁星眨巴着眼睛闪烁在夜空中讲给我听遥远星空的故事。
10、连松鼠、山狸也赶来凑热闹。
11、花儿张开笑脸欢迎我们.
12、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13、“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探出头”把笋拟人化。
14、图书室里的书可多啦,有童话书,有科学书,有漫画书。
15、雨如万条银丝从天上飘下来,屋檐落下一排排水滴,像美丽的珠帘。
16、他发起怒来,像一头咆哮的狮子.
17、排比句:春天来了,山川大地披上了绿装了;江河小溪唱起了歌声了;百鸟争鸣奏响了春曲了。
18、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19、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20、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1、把“民族服装”比作“穿着不同衣服的小朋友”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4、当细雨抚过面庞,当雨丝划过眼帘,当春雨浇遍桃红柳绿,当春雨湿透青青麦苗,你总能感受到些什么吧!
5、《乡下人家》比喻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把红霞微风鸟儿乡下人家在一起的场景比喻成“田园风景画”。
6、鸟儿欢快的在枝头唱歌.
7、春天已经悄悄的向我们走来.
8、他的脸皮比地还厚.
9、这是一个排比句,写出这所学校的学生从不同方向、不同地方来。
10、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11、柳枝不断的向我们招手.
12、他的脸比天还大.
13、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14、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比喻:
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6、比喻句:十五的月亮悬挂在高空中像是一只银盘,皎洁明亮。
17、她的脸红的像盛开的鲜花.
18、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9、拟人句的句型一般都把动物之物当作人来写。
20、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1、春雨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好像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也不出响声,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2、针眼大的事儿,让他吹成天了.
3、摆动的柳枝,就像小姑娘们的辫子.
4、枝头的叶子绿了,田野里的小花开了,小溪里的冰花了,美丽的春天已经来了.
5、下课了,操场上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同学们有的拍皮球,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玩得可开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