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上空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3、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
4、白话文: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代: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7、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8、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9、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10、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11、白话文: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12、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13、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14、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15、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6、月亮在何地都是一样的,但作者却说家乡的月亮更明,这说明了作者长期在外漂泊,看到他乡的月亮想起了家乡,于是用了月是故乡明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但又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到家乡,又有了对回到家乡和盼望之情!
1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18、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19、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20、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
1、小小的脚印沉浮于无边的雪野之上,恰如我们飘泊动荡的青春年华。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3、我究竟来自何方?
4、我爱我的故乡!那里有魂牵梦绕的父母,有耳熟能详的乡音,有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有破旧的老屋和村前路边的老槐树。
5、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
6、《故乡》好句:
7、故乡里边的环境描写
8、白话文: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10、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
11、那些神秘的森林居民给予我无比的亲切感,曾使我觉得自己也是否应该从此留在这里。
1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唐代: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3、萧索惘然朦胧厚障壁寒噤鄙夷凄凉松松爽爽惶恐瑟索潺潺悲哀无关紧要无所谓悲凉
1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15、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
16、梦中常常出现的是江南的荷池莲塘,春天嫩绿的桑树地里透紫酸甜的桑椹儿,秋天金黄璀璨的柚子,冬天过年时挂满厅堂的酱肉粽子、鱼干,还有一锅喷香喷香的煮芋艿……
17、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杜审言
1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9、二在结尾:“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
20、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1、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又听说洛舍其名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来自洛阳,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2、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5、望着传统、熟悉的风俗,一股宁静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令我情不自禁地回首懊悔:何不早深深珍惜这无可替代的家乡情怀?
6、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7、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8、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9、白话文: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10、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2、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13、一在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14、“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啊!”
15、白话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16、我真的很想再次回到我的故乡,那里是我永远的家!每次回乡临近乡村时,走在熟悉的土地上,我的心情都激动万分,有点“近乡情更怯”。
17、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1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19、作者还运用各种比喻、拟人等手法,如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化静为动,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唐代:岑参《逢入京使》
3、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想念,身在异地不能回家的无奈和盼望回家的心情。
4、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诸方面写得简洁干净,生动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