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遍插茱萸少一人。
2、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合交融。
3、一、《七绝·题民族团结柱》
4、《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是杜甫以自己的困境来表达对团结的感慨。他通过描绘风景和自然现象,表达了人们面对挫折和艰难时,也能互相扶持和团结的力量。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释义:二人同心,其锋利足断坚硬的金属。同心的意思,是说二人精诚团结,心意齐同,其气味的相投。
7、《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8、上下同欲者胜。
9、《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唐岑参
10、堪叹东西南北,迷途役损行人。
11、团结才有太平音。
12、人心齐,泰山移
13、此外,诗中所描述的长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也表达了对于团结和努力的信仰和追求。只有通过团结和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和挑战,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
14、薄雾横秋水,萧条见底事。
15、根根相望敬如宾,
16、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7、萋萋满别情。
18、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泛指团结合作。
19、团结我何为,徒劳定无益。
20、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21、人心齐,泰山移,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22、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23、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
24、莫向此中轻说,污天然寒碧。
25、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26、民齐者强.——荀况
27、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28、床前明月光,
29、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30、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31、晴翠接荒城。
32、众人拾柴火焰高
33、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
34、《林中独醒》唐代诗人刘言史原文:晚来林沼静,独坐间瓢尊。向己非前迹,齐心欲不言。译文:晚上树林寂静,独自坐着饮酒。不要说什么就会齐心协力向前。
35、连起长龙连起心。
36、五十六个民族,携手共创盛世繁荣。
37、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
38、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39、春风吹又生。
40、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41、出自:秦国丞相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42、家和万事兴2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谚语,意思是家庭和睦和谐,万事都会顺利进行。3在古诗词中,也有很多表达家庭团结和谐的诗句,比如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就借景抒情,表达了家庭和睦,人生无悔的理念。
4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通过黄鹤楼和长江的景象,表达了团结与离别之间的复杂情感。即使离别,人们仍能通过思念和团结来弥补隔阂。
44、出自宋代尤袤的《淮民谣》
45、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46、又送王孙去,
47、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48、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权
49、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50、出自:西周的周文王姬昌所作的《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5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2、鱼不能离水,雁不能离群.
53、《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首诗主题是对故土思念的描绘。它通过描述楚汉争战的壮观景象和自己在岳阳楼上的伤感情怀,表达了人们团结互助的情感。
54、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55、买断一川云,团结樵歌渔笛。
5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57、释义:千人同一条心,就能发挥千人的力量;万人有不同的想法,就连一个人的力量都发挥不出来。
58、出自:明代·佚名《增广贤文》。
59、它们不仅具有文化和艺术价值,更是一面鼓舞人心的旗帜,呼唤着社会和谐与进步。
60、出自《七律·忆重庆谈判》
61、释义:国君、统帅与广大民众、士卒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就一定能战胜敌人。
62、这首诗中,李白通过描述行困路难的生活境遇,表达了对于团结的渴望和追求。在行困路难的时候,人们需要彼此搀扶,互相支持,才能共度难关。诗人通过描述行路的艰难和遭遇的困境,呼唤人们要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和挑战。
63、团结就是力量。
6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65、地魄天魂勤烹炼。
66、分明见。玉炉万朵金花现。
67、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68、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69、《好事近》孙居敬
70、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7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72、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73、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74、低头思故乡。
75、举头望明月,
76、各族儿女,团结奋斗,同心共筑中国梦。
77、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78、搔首断霞夕影,散银原千尺。
79、二、《沁园春·民族团结进步》——付正江
80、两曜交光如激电。
81、独在异乡为异客,
82、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83、野火烧不尽,
84、《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寂静的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它通过描述月亮的明亮与清冷,暗示了人们之间的团结和亲情,无论身在何处,大家都能共同思念故乡。
85、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8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87、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88、追秦皇汉武,团结稍逊;唐宋明清,进步难同。
89、远芳侵古道,
90、《西江月.四方》王哲
91、释义:人心要是齐的话,泰山都可以移走,一只脚走不好路,一只巴掌拍不响。
92、《西江月-其三》近现代诗人茅盾原文:民族加强团结,齐心有所作为。百家争艳更争奇,革命红旗高举。译文:民族团结齐心协力就会有所成就,百家争艳更是争奇,始终把革命的红旗高举。
93、各个族人都盼望,
94、日精月髓情相恋。
95、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96、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97、独我摇头不管,静中精固形贞。
98、《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首诗以豪情激昂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豪迈态度。他通过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互相帮助和团结,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99、《行路难·其一》--李白
100、神光眩。飞丹透入通明殿。
101、款款捞来捶作片。
102、民齐者强。——荀况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103、任来任往走红尘,只为名牵利引。
104、《渔家傲》侯善渊
105、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106、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107、出自: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谋攻》。
108、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109、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三国.孙权
110、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
111、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112、这一切,唯党的领导,方得始终。
1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4、晃耀太虚烹玉霰。
115、陶陶团结气和神,永乐天真有准。
116、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117、离离原上草,
118、遥知兄弟登高处,
119、短蓬穿菊更移枨,香满不须摘。
120、释义:众人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射不中的。
121、反映战士的友谊.从穿衣到赴敌,愿共患难.
122、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123、一岁一枯荣。
124、比喻只要大家目标一致、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达成所愿。
125、出自:西汉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所作的《淮南子》。
126、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127、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128、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129、《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古诗词
130、疑是地上霜;
131、团团结就玲珑面。
132、看中国,民族大家庭,手足与共。
133、及至当今,环顾世界,种族纷争各不容。
134、每逢佳节倍思亲。
135、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铁航天,入地升空。
136、唐代诗人杜甫曾经写过一首名为《七夕》的诗,其中有一句话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话表达了两个人长久的感情,需要相互团结和支持。团结是一种互相帮助和支持的精神,只有在团结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共同前进,取得更大的成功。在团结中,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因此,团结是我们共同前进的力量,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关键。
137、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138、这些古诗词传承着团结之美,引导着人们在团结合作中实现个人与群体的共同发展。
139、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40、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