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长者有智慧,少者要尊重。
2、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
3、孝敬父母,百世之师。
4、相传,清朝时期有一位名叫王熙凤的女孩。她的母亲生病了,她便不顾一切地照顾她,日夜不停地为她煮药、擦汗。后来,她的母亲病情恶化了,她决定卖掉自己的首饰来买药给母亲治病。虽然最后她的母亲还是去世了,但是她觉得自己已经尽了自己的孝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不仅是一种情感表达,也是一种实际行动和责任担当。
5、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6、以孝敬老人为荣,以不养老人为耻。
7、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育。
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9、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10、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11、孝德天下第一,忠诚立身之本。
12、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
13、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4、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15、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在父母在的时候要好好孝顺父母,不要等父母老了不在了在行孝
16、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17、孝道为先,人情为次,事业为末。
18、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9、尊老爱幼喜笑颜开,知足常乐永葆青春。
20、母爱只有做母亲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21、关于孝亲敬长的名言名句:
22、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23、娘痛儿,路样长;儿痛娘,线样长。
24、孝敬父母以情为上。
25、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26、要尊重你的父母,爱你的父母,在有生之年好好的尽到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父母在你身上付出的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27、关于孝亲敬长的故事:
28、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29、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美德。
30、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31、做好老龄工作,构建和谐社会。
3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3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34、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35、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36、翻译: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37、百善孝为先,基于事母以事君则爱同,基于事君以事父则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爱事君则忠,以敬爱事长则顺。
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9、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40、若要好,问三老。
41、敬老光荣、忤逆可耻。
4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43、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44、名言故事:孝顺
45、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46、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的一点一滴。
47、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盐好。
48、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49、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50、名言故事:孝道
51、认真贯彻《老年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52、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53、家有老,是个宝。
5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5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5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
57、名言故事:敬长
58、父母恩情似海深,儿女莫忘养育恩。
5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0、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6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敬有三无人性。
62、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63、母亲的低语总是甜蜜的。
64、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65、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66、对父母最大的爱,莫过于管好自己。
67、尊重老年人就是尊老历史。
68、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9、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70、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7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72、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73、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
74、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75、翻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喻意年轻人知道敬老,帮助老人做事情。
76、相传,明朝时期有一位名叫张居正的官员。他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师徐阶,对他言听计从。有一次,徐阶生病了,他便亲自去看望他,并为他送去了药物和食品。后来,徐阶病愈了,他对张居正说:“你是一个好学生,但是你不能只听从老师的教导,还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张居正听了这句话,感到非常受用,他回答道:“是的,我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敬长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和能力的体现。
77、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78、敬田得谷,尊老得福。
79、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80、学会尊重父母,是对父母的孝敬;学会尊重知识,是对智慧的向往。
81、即登上皇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82、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83、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来自孔
84、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85、扶老携幼扬美德,尊老爱少讲文明。
86、人人都会老,人人应敬老。
87、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畜。
88、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8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90、老年人的今天,就是中青年人的明天和后天。
9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92、孝亲敬长从我做起是值得我们一直遵循的名言警句。因为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表现出我们对家庭和社会的尊重和责任,而且这种美德在现代社会依然不过时,甚至越来越值得践行。如果我们从小就能深入理解和贯彻孝亲敬长的精神,从自己做起,更好地服务家庭和社会,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有效发展。因此,孝亲敬长是不仅是我们应当尊重和遵循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自身修养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93、相传,明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杨继盛的老人,他非常尊敬自己的祖父。有一天,他在祖父的坟前烧纸时,不小心烧到了旁边的草丛。这时,一位路过的年轻人看到了这一幕,便责备他说:“你怎么能这样不尊重长辈呢?”杨继盛听了这句话,感到非常惭愧,于是他向这位年轻人道歉,并表示自己会更加尊重长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敬老尊贤是一种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这种优良习惯。
94、千忙万忙,白发父母不可忘。
95、父母养育之恩,水滴石穿之重。
96、只有像关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爱公婆,才可能使自己的父母得到同样的关爱。
97、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98、关爱今天的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99、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100、“四象敬老”活动内容:子女对待父母要象爹娘老爱幼,媳妇对待公婆要象女儿孝父母,女婿对待岳父母要象儿子敬双亲,干群对待社会老人要象小辈尊长上。
101、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欧洲
102、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103、没有比巴格达城更美丽,没有比母亲更可信赖。
104、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105、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106、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