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朋友圈说说

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什么 集合60句

时间:2024-06-07 20:00:29 朋友圈说说

一、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什么什么

1、三句写柳叶,而作为问题提了出来,四句对问题作了回答。诗人把春风比作剪刀,柳叶都是这把剪刀裁出来的。春对草木一视同仁,都给它们以新的生命。而这首诗以咏柳为题,则是通过具体的物,形象的方式来显示春的伟大,造化的伟大。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3、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千骑卷平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6、次句写柳条,它柔软,向下垂,所以一般叫垂柳。它很像织成的绿色丝带,这把柳树的又一特殊形态描绘得维妙维肖,真是化工之笔。

7、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虽然被当世的权贵所不容,最终投江,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不朽的名作一直被后人世世代代传颂和景仰。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9、屈原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体,流传于世的著作有《离骚》、《天问》、《九歌》等。

10、宋祁:“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2、刘克庄:“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13、梅占百花魁,先把春来报。但这时仍在寒气笼罩之下,春色萧萧。只有到了阳春二月,杨柳吐叶挂丝,大地才换上新装,充满着生机。于是诗人敏感的心灵融入到这明媚的春色里,情不自禁地通过咏柳具体形象地讴歌春风,讴歌造化。

14、吴文英:“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15、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怎一个愁字了得”。

16、欧阳修的《洛阳牡丹图》。洛阳这个地方很适宜种花,牡丹花尤为天下奇花。其实也是为了引出下文对于不同牡丹的描述和赞美。最后感叹道:但令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花的品种在不断地翻新,而我却愈来愈衰老老了。

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登鹳雀楼》王之涣

18、“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19、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0、时值端午,不得不忆起屈原。

二、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什么意思

1、刘禹锡以芍药和芙蓉对比,芍药没有格调,荷花没有热情,只有牡丹是真正的国色,花开之时,全城之人,都出来观看。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静夜思》李白

3、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4、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居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5、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

6、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7、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8、以个别表现一般,既具体,又形象,是这首诗艺术上的最大特点。三四句出之以问答式,用另一幅笔墨,有开有合,波澜起伏,也是它艺3术上出色之处。可以说,它是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它之所以传诵千古不是偶然的。

9、姜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0、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3、欧阳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赋得自君之被褐》杜甫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16、赠汪伦广为传诵的佳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7、这是一首比喻贴切、构思精巧的咏物诗,以咏柳歌唱春风的伟大力量,体现造化之功。贺知章性情旷达,崇尚道教,晚年辞官做了道士。这对他的诗作是有影响的。历来柳与离别总是关联在一起。古曲《折杨柳》大都为伤别之辞,李白《忆秦娥》也有“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句子。而贺氏这首诗与之相反,生趣盎然,格调清新,读之使人心情感奋,活泼舒畅。

18、朱淑真:“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19、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将进酒》李白

三、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什么呢

1、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这两句诗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2、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

4、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5、“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

6、“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7、“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九章》

8、屈原还是伟大的政治家,他一生追求美政,主张变法图强,但当时楚国奸臣当道,致使屈原的政治主张一直不被楚王采用,并受奸臣排挤,最终屈原发出了“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众人皆浊唯我独清”的呐喊,绝望之下,投进汨罗江而死。屈原死于夏历的五月五日,后人为了纪念屈原,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9、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1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登鹳雀楼》王之涣

11、诗的首句写整个柳树的特殊形态。人们先看到的是它的被碧玉妆成,亭亭玉立的风姿。梁简文帝诗:“水照柳初碧。”借水以形容其碧,后来周邦彦咏柳的《兰陵王》也说:“烟里丝丝弄碧”,都着重写它的碧。这诗对柳树的碧则借玉来形容。“妆成”的“妆”作修饰、美化解。碧玉把一株柳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立意多么清新,用笔多么灵活,一开头就把读者吸引住了。

12、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3、“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远游》

14、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黄鹤楼》崔颢

16、“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

17、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8、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19、屈原一生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篇,许多名句千百年来被人们大量传颂,至今朗朗上口。

20、陆游:“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