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朋友圈说说

中庸四字名言名句 摘抄100句

时间:2024-06-08 15:00:52 朋友圈说说

一、中庸四字名言名句大全

1、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2、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中庸·右第二十九章》

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4、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5、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出自《中庸》。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提前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就会取得成功,反之没有准备,就容易失败。

7、君子依乎中庸,循世不见知而不悔,惟圣者能之。

8、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9、《中庸》原本为《礼记》中的一篇,被宋儒抽出,成为“四书”中的一书,《中庸》出自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子思著有《子思》23篇,现已不可考,只有《中庸》一篇流传于世。

10、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中庸·右第三十一》

11、“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12、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13、出自《中庸·修身》。君子要尊重德行,广泛的学习知识,扩大自身的学问,达到精深高妙的境界,从遵循到中庸之道。

14、“诚实守信”:中庸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15、君子素其位而行。

16、人莫知其子之恶。

17、至诚如神。至诚无息。

18、出自《中庸·修身》。身居高位的时候,不骄傲;身处低位的时候,不做背叛的事情。

19、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20、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二、中庸四字名言名句摘抄

1、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2、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3、中庸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的名言精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6、至诚尽性是《中庸》全篇主旨所在。尽其性:充分发挥本性。只有天下至诚的人,才能发挥自我的本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就能够充分发挥人类的本性。

7、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8、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9、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12、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1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庸所强调的一个基本理念,即要先从个人修身做起,然后才能够治理好家庭、管理好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太平。

1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18、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19、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中庸·右第三十章》

20、出自《中庸·诚意》。天底下只有至诚的人,才能掌握治理天下的法则,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德行,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方法,除了真诚,还有什么好倚靠的呢?

三、中庸四字名言名句有哪些

1、出自《中庸》。有道德的君子,为人和顺,但不随波逐流。

2、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3、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大德者必受命。

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地位焉,万物育焉。

7、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8、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9、君子之道,费而隐。

10、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11、翻译: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1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13、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14、《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15、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1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7、《诗》曰“衣锦尚”,恶其文之著也。故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中庸·右第三十三章》

18、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皓,反求诸其身。

19、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20、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四、中庸的名言名句大全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3、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5、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6、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等高必自卑。

7、素:向来。君子会依照自己所处的地位行去做事情。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9、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10、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1、致:达到。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万物便发育成长。

1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14、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15、君子遵道而行。

16、中节:符合节度法度。人们喜怒哀乐的感情未曾发生,叫做“中”;表现出来而都合宜,叫做“和”。这句话提出“中和”乃天下之根本也,强调“谓之中”、“谓之和”、“中也者”、“和也者”,读出节奏和韵律。

17、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18、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19、素:索求。隐:隐僻之理。索求隐僻的理论,做出怪异荒诞的举动,即使能得到后世的称赞,我也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20、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五、中庸中的四字词语

1、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3、反:违背。君子能够顺达的处理事务,是能够做到中庸,小人的行为是违反中庸。

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5、君子慎其独也。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7、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8、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9、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10、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11、道不同,不相为谋。

1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13、出自《中庸·治国》。喜欢学习知识,就是接近了智慧,努力的去实行,就是接近了仁道,知道了羞耻,就是接近了勇敢。

14、道并行而不相悖。

1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16、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17、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18、人有不为者,而后可以有为。

19、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中庸·第三十二章》

20、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