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朋友圈说说

自私的基因经典语录 汇总100句

时间:2024-06-09 15:01:02 朋友圈说说

一、自私的基因经典语录英文

1、原来,人体内各种细胞的功能都是由该细胞中基因活动的模式决定的,尽管所有细胞实际上都拥有一套相同的基因,但并非所有的基因在任何时候都处于打开状态。简而言之,一个细胞能打开或关闭他的每个基因,每个基因,要么被读取并生产蛋白质,要么不被读取,并保持休眠状态,实际上基因组活动有着无穷个不同的可能状态,尽管并不是所有状态都是可行的。

2、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受控制的细胞增殖,占用了组织的全部资源。就好比家里有一个熊孩子,吃光了所有的食物,饿死了抚养他的父母,最终自己也饿死了。这就是癌症,损人不利己。

3、我曾问过我的读者一个问题:当小林路过某地时,发现一个残疾乞丐正在路边乞讨。小林同情心发作,给了残疾乞丐100元钱,请问小林从中获取利益了吗?

4、癌症是一种基因突变,这种突变使细胞的繁殖速度超过了其他细胞,占用了其他细胞生长的资源,从而造成其他细胞组织因营养不良而大量死亡。原发癌,就是基因突变只发生在一个部位;癌症转移,就是这种基因突变从一个部位发展到相连的其他部位。

5、我认识一个宅男,他不喜欢社交,也不喜欢金钱,整天只知道窝在房间里啃老打游戏,目的就是把他玩过的游戏都练到完美通关。

6、有关基因的学问,人类只是刚刚开始研究,已知的很少,未知的很多。面对基因,我们要心怀敬畏,大胆质疑,小心考证,比如转基因的问题、基因检测的问题,只有了解更多的基因相关的知识,我们才不会轻易成为韭菜。

7、基因突变是生物演化的基础,就会不断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新的等位基因有时可能会超越原先的等位基因而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全新的基因不时加入,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更谈不上贡献自己力量的旧基因便会被淘汰。即使整个基因社会,包括一个物种的所有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比单个个体基因组中的等位基因要稳定得多,基因社会还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演化就这样发生了。

8、印象之中,蚂蚁和蜜蜂都是最勤劳的动物。有诗为证: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谁怜。这是夸赞蜜蜂的,当然蚂蚁的勤劳和团结丝毫不亚于蜜蜂,它们一个在空中,一个在陆地上,成为勤劳的好榜样。

9、其次,古人也许带癌生存,但不自知。癌症是种慢性病,持续十多年的带癌生存是很正常的,只有癌症晚期的病人才会死亡。现代人在癌症早期也是没有知觉的,很多癌症是体检时查出来的,平时病人并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

10、你现在才使我明白你曾经多么残酷——残酷又虚伪。你过去为什么瞧不起我呢?你为什么欺骗你自己的心呢,凯蒂?

11、整天说大道理兴复汉室的人不计其数,可谁是荆州当地百姓?站着说话总是不腰疼的。

12、如同人类社会,大部分人在社会体制的安排下,兢兢业业、按部就班地维持整个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但总有些“懒蚂蚁”,不参与正常社会运作,他们或者是用来检验社会制度漏洞的,或者是探索另类生存之路的。所谓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天,这样才能在危机来临时,寻找到另外一种不同寻常的生路。

13、如果说这话的人是一个维护皇权的老夫子,那我认为很有道理。可如果是一个接触过唯物主义的现代人,我会觉得匪夷所思。

14、如果我们先入为主的认为:在诸葛亮心目中,复兴汉室比一切都重要,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甚至可以无偿献出自己的生命。

15、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大的利益点就从“个人生死”转变为“国家存亡”,大家为了追求“国家存亡”这一最大利益点,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绝不让侵略者得逞。

16、不信?你可以打开《基因社会》这本书,你就会明白,自以为独立的我们,都受控于身体里看不见的小小基因。离开了基因组织的支持,你什么都不是。别误把组织的影响力当成你自己的。你的所有举动,都是基因组织的操控,这是一个纪律严明的组织,不受操控的都会死,你或你的基因。

17、我将违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远爱你”出自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意思是表达人们生来是自私的,但是可以为了爱上一个人而违背自私的天性。

18、人本身就是自私的,我们所有那些看似无私的行为都掺杂着自私的目的。因为我们是基因制造的产物,我们的肉身会腐烂,但是我们基因却会流传下去,世代不朽。

19、身为后世读者,我们应该敬仰前辈们将“国家存亡”这一利益点置于“个人生死”之上的伟大选择,但不能说他们都是无视利益的圣人,这不符合心理学,更不符合基因学。

20、所以,会思考的懒蚂蚁,对整个世界存疑,寻找不同于现在的生存方式,是种族繁衍生存所必须的存在。人类社会也是如此,需要卖力干活的老黄牛,也需要无所事事的创新者。而这不过是顺从基因的安排,从大局着想,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为了人类的未来。

二、《自私的基因》经典语录

1、然而除了竞争,还需要公司内部所有人精诚合作,才能促使公司正常运转、良好发展。在基因社会中,也有着它的铁律:基因的每一个变化绝对不可以伤害到其携带者。这就是说公司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和利益,伤害到公司的利益,否则他就会受到公司的制裁。

2、稳定就是复制与传承,大量的复制保证基因在传承中不会因为偶然的突变而灭亡,至少可以保证种族的延续和繁殖。

3、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版本好些

4、卢允中译本好些

5、自私的基因我认为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人作为生物体层面的自私,另一个是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中的个体而体现的自私。

6、在《自私的基因》中,原句为:新人结婚的时候,不应该将手搭着圣经说无论贫穷富贵,健康疾病都至死相伴而是把手放在《进化心理学》和《自私基因》这两本书上宣誓:“我将违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远爱你”

7、在人类研究基因的时候,同样发现了而“懒蚂蚁”现象:人们发现基因中真正起作用的只占少数,大部分基因都没有任何作用,不劳而获者占大多数。你看,蚂蚁中的“懒蚂蚁”只是少数,而基因中的“不劳而获者”却是极大多数,这是怎么回事呢?

8、此外,环境和社会因素也对人类的自私行为产生影响。在原始社会中,自私可能是生存的一种必要手段,因为个体必须保护自己的资源,以确保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我们已经发展了更为复杂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但自私的倾向仍然存在。有时,自私的行为可能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但这些影响和制约并不是普遍存在的。

9、正如我说,如果是一位维护皇权的老夫子推崇诸葛亮,我认为很有道理,因为在皇权政治中,诸葛亮的行为是天然的政治正确,因为他忠君啊!

10、我一直在强调:诸葛亮是一个极其理智又聪明绝顶的人,同时还是一个能够把自己的才华落到实处的实干家,这种人是不可多得的大才。

11、带癌生存,特别是带癌高质量生存,将会是寿命延长后的人类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为从基因的角度来讲,只要你过了生育期,你无法再繁衍后代了,那么你的任务就终结了,各种承担保卫工作的基因也就完成了使命,患病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12、诸葛亮值不值得推崇?自然是值得的,但不是推崇他忠君和不篡位,而是推崇诸葛亮的才华和理智,更是推崇诸葛亮的务实精神。

13、我们可以模拟一下小林的内心想法:“我”觉得这个乞丐太可怜了,如果“我”不给他一点钱,“我”的内心会很难受,所以“我”给了他100元钱。“我”为什么不多给他一点钱呢?因为“我”的家境一般,如果给他的钱超过100元,“我”就会更心疼钱,而不是更心疼乞丐。

14、作者证明在社会中各种角色都需要占据一定的比例,社会才能稳定。

15、或许还有人会追加提问:至少诸葛亮追求的精神利益足够高大上,根本不是宅男的游戏目标可比拟的。

16、原来这些锦衣玉食的偷懒者,它们的责任就是不停地探险,在蚁群遇到危机时,带领众蚂蚁接受新的挑战,使蚁群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蚂蚁过河时,会卷成团,牺牲最外层的蚂蚁保全最内层的蚁后,而这些懒蚂蚁就是外层的牺牲者。

17、如果大家都认为这样做是对的,那么我们后世怎么看其实不重要,因为在当时它就是对的。

18、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这种行为,超脱心理学对于“自私”和“利益”的描述了吗?显然没有。

19、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你在分析历史人物的时候,始终紧扣利益点来论述呢?

20、所以基因中大量的“无用的基因”的存在,是基因社会稳定的基石,只有在稳定的前提下,基因社会才能通过不断的突变即创新,不断试错,找到适合发展的生存方式。

三、自私的基因解读

1、这种努力消除内心不舒服感觉的行为,在心理学上都可以称之为“获取利益”。

2、在忒修斯之船上,每过几年就会有一块腐朽的木板,需要更换,直到将船上所有的木板全部换掉为止,这艘船的所有部分都已经有过更换,那么这艘船还是原来那艘船吗?当然是的!最重要的不是船上的各个木板,而是这些木板共同组成了一艘船,各个木板并非因其木质属性而特殊,而是因其在船体设计中的不同位置而相互有别,换句话说,与其相接的木板决定了其特点。重点在事物之间的关系上,而非事物本身。

3、现在有种基因检测,可以通过血液,分析你的基因状况,告诉你是否是易得癌症体质。这种预测看起来是好的,可以帮助我提前预防,比如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发现自己乳腺癌的终生患病风险高达65%,因此她做了全乳腺切除和再造的手术。

4、事实上,我的所有理论都是基于一种大背景下来论述的。

5、比如世人推崇诸葛亮,都说他高风亮节,有绝对实力也不篡位,这就是不为利益动心的圣人。

6、如果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投降有理,那么我们今天自然就是天天讲日语的日本二等公民,这是力量的对比,无关对错。

7、诸葛亮所追求的利益,就是复兴汉室。为了达成这一目的,获取这一利益,诸葛亮愿意付出所有,只不过这种利益并不属于物质层面而已。

8、基因社会也是如此,若某个突变对其携带者有害,那么它将很快从基因社会里消失。换句话说,每一个没被立即淘汰的新突变,都要能够与其他基因现存的等位基因彼此兼容,但是一旦某个突变变得普通,以后的新的突变,就需要和现在的新基因社会,包括此前出现突变的普通的这个突变相兼容。因此基因突变的积累有一个历史过程,某一突变的传播,有可能促进或阻止新突变的崛起。

9、忠君这种皇权时代的政治正确,我们实在是没必要重复,不要肉体生长在新社会,思维却停留在旧社会。

10、《基因社会》的作者:以太.亚奈,是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级研究院的学者,纽约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药理学教授,纽约大学医学院计算医药研究所所长。马丁.莱凯尔,是杜赛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生物信息学教授。两位都是系统生物学的权威专家,联袂论述基因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你不知道的基因的秘密。

11、《自私的基因》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发行,作者是[英]理查德·道金斯。

12、创新是不断地质疑和尝试,用基因的话说就是突变。基因突变才是演化的基础。

13、我们都是生存机器作为载运工具的机器人,其程序是盲目编制的,为的是永久保存所谓基因这种禀性自私的分子。这一事实直至今天犹使我惊异不已。

14、请问:这位宅男追求的是物质利益还是精神利益呢?如果他追求的是物质利益,请问是什么物质呢?如果他追求的是精神利益,那么他是不是圣人呢?

15、ESS的概念使我们第一次能够清楚地看到一个由许多独立的自私实体所构成的集合体,如何最终变得像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16、难道世界上就不会出现无视利益的圣人吗?哪怕是小概率事件?

17、这就是忒修斯之船。

18、所以,不用担心癌症会发展成传染病,基因组织有严格的规则:任何基因突变都不能伤害到其携带者。类似于《银河帝国》中的机器人法则。所以,任何伤害携带者的突变,很快会从基因社会中消失,基因的选择会把它从世代的传承中剔除。

19、发现问题了吗?无论小林做出什么选择,他的出发点都是“我”。换言之,无论小林做出什么选择,其目的都是为了消除自己内心深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

20、人类的自私本性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到遗传、环境、文化和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

四、自私的基因 经典语录

1、可是很多人呢?整天把诸葛亮不肯篡位挂在嘴边,这证明诸葛亮多么多么了不起,更把诸葛亮描绘成了一个超然于利益至上的圣人。

2、我们已经从《自私的基因》中得知,基因为了自己的生存,本质是自私的。那么基因社会的本质是不是也是自私的呢?

3、《自私的基因》颠覆了我们自以为大公无私的幻想,《基因社会》则告诉我们,基因自私的目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为了你的种族能顺利繁衍进化。基因,就是个纪律严明的社会,有着自己的社会规则和道德法律规范。

4、身为汉臣,就一定要维护甚至复兴汉室吗?

5、曹操南下之后,刘琮直接带领整个荆州投降,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同样没遭什么罪。

6、工蚁只会按部就班的工作,给它们活,它们会完成的很好;不给它们活,它们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所以,工蚁的应变能力也是最差的,如果你是希望像工蚁一样生活,稳定的工作就是你的安全感,然而这种安全感一旦失去,你会完全无法适应新的生活。就像前不久高速公路收费站的中年妇女,失业了,下岗了,只会哭“我除了这个,什么也不会”。须知这个世界从来就是不公平的,给了你安全感的,也势必会剥夺你的生存能力。

7、二、基因是自私的,那么基因社会的秩序是什么

8、我们算是基因的奴隶而已,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我们仅仅是因为体内无数遗传因子而存在,在时间、空间上作为一个载体而存在。我们只是一个暂时的载体,寿命只有可怜的八十年左右而已。

9、理查德·道金斯写过一本书,名为《自私的基因》。书中明确提到:所有基因都是自私的,每个基因都有各自的利益,基因之间、基因和生物个体之间都有可能产生利益冲突。

10、首先,基因之间为了生存,有着很激烈的竞争,谁能在基因序列中占据一个位子,谁就有被生殖细胞遗传给下一代的机会。那些更加适应环境的后代就会活下来,并繁殖更多的后代。

11、诸葛亮是不是“圣人”,要看我们怎么去定义“圣人”这一概念,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诸葛亮绝对做不到“不为利益动心”,因为诸葛亮还是人。

12、本书以充满想象力的叙述回答了这些重要命题。道金斯在本书中提出大胆创见: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机器。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认知科学,复制、变异和淘汰这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大千世界所有生命现象的林林总总。

13、首先,古人医疗欠发达,很多疾病查不出来,查出来了也不知道是癌症,以为是其他的病症而造成死亡。

14、如果曹操能够一鼓作气灭掉孙刘联军,那么当我们在评选“三国时期最幸福的人”时,最佳入选者应该是荆州百姓啊。

15、为什么规矩的孩子都没有什么大的前途,而调皮捣蛋、不循规蹈矩的孩子创业成功的最多?因为,基因突变才是创造的基础。

16、或者说,你根本没搞清楚什么是“利益”。

17、总的来说,人类的自私本性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概念,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种固定的遗传特征。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基因、环境、文化和社会因素等。尽管自私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普遍特征,但我们也可以通过教育、文化和社会规范等方式来减少自私行为,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18、基因社会的重点也不是单个基因,而是基因之间的关系组建成的社会。

19、一、关于癌症

20、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操,荆州被一分为三,后又围绕着这块土地你争我夺,打了几十年,你说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五、自私的基因 语录

1、读者给我的回答是“否”,而我告诉他:小林从中获取了利益。

2、作者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人们生来是自私的。人类窥见了社会关系中基本的对称性和逻辑性,在人们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后,人们的政治见解当会重新获得活力,并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柱。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也必将对自己受苦受难的许多根源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3、所谓的“懒蚂蚁”,不是真懒,而是学会了思考的蚂蚁中的哲学家。就像,我们总是会问,学哲学有什么用,哲学家能当饭吃吗?

4、话题回到侵华日军身上,道理也是相通的。如果大家都认为投降有理,那么这个地区必然会迅速沦陷。

5、最后,古人很少有能活到得癌症的年龄。一个人如果活得够久,那他一定会得癌症。癌症,是基因社会管理失控的表现,当一个人衰老到一定程度,组织失控是一定的。

6、《自私的基因》是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创作的科普读物,首次出版于1976年。

7、明显的利他行为实际上是伪装起来的自私行为.成功基因的一个突出特性就是其无情的自私性.

8、癌症能预防吗?

9、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这世界上绝不会出现无视利益的圣人,这是由我们的基因所决定。如果你认为某人是无视利益的圣人,只因为你没看懂他的利益点。

10、书中关于进化上的稳定策略:

11、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类的自私本性可以部分解释为基因的自私性。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复制和传递来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延续。人类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包括自私,也是由基因所决定的。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具有自私基因的个体可能会更成功地获取资源、减少竞争,从而繁殖更多的后代。这种基因传递的倾向可能导致了人类的自私本性。

12、你看,基因社会与人类社会多么的相像。入职公司的新人也必须与老员工磨合,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当新人成为老员工时,后来的人又必须与他磨合。

13、然而科学家发现勤劳的蚂蚁中,也有懒汉存在。一位日本科学家发现,1/5的工蚁在“工作”上没有尽心尽力,有偷懒的现象。一群工蚁中总有一些懒散的蚂蚁很少干活或根本就什么也不做。

14、我在写赤壁之战的时候就说过:刘表入主荆州十八年,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安居乐业,堪称乱世中的一大亮点。

15、通过改变管理模式,及对于哪些系应该开启哪些该关闭的,具体设置人类的基因组编码的人体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从理论上来讲,基因组能够控制的细胞类型比人体内已有的还要多得多,因此通常没有必要创造新基因。所以,大多数基因成为了“不劳而获”的休眠者,等待着被召唤的时刻。

16、冷漠自私是一种行为,基本是后天在一定的环境下养成的。但是,有时和一个人的性格有一定关系。性格比较内向的人,被人日常欺负,也会产生自我保护,也会变得自私。但是冷漠自私是不会遗传的。是后天所在环境致使的。

17、为什么古人很少得癌症,而现代人的头号杀手是癌症。

18、基因是自私的,它通过控制产生蛋白质等来控制个体,参与自然界的竞争。为了更好的稳定性,基因还创建了大脑,为它配备了本能和预测未来的能力,但大脑始终是基因的傀儡。

19、比如作为生物体的人,是一团生物细胞的集合体,他的首要人物就是要生存下来,比如当他饥饿的适合,他就会让你的肚子有一千头草泥马在奔腾的感觉,当你掉水里快淹死的时候,你的的血液缺氧的时候,他又会本能的激发你拼命去呼吸,这就是生物层面的自私的基因。你吃喝拉撒任何生存的基础需要都是生物自私基因所决定的,不是你一个人意志可以决定的。

20、或许有人会问:不追求物质利益,只追求精神利益,这种人难道不是圣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