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2、你说的是带八字的成语吧。
3、八窗玲珑、八公草木、八方呼应、八面圆通、
4、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5、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释义: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7、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8、后形容为人处世圆滑,善于周旋应酬或协调各种关系,应付各种场合或局面。
9、八字成语其实有很多:
10、【出处】唐朝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1、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释义: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12、生意人讲的是八面玲珑,只要进门便是客,谁也不能得罪。
1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释义: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14、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15、是成语:八面玲珑,
1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7、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1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9、根据中文成语积累,可以得到符合条件的成语有如下所示:
20、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释义】指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
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出处】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百尺竿头,更尽一步。
7、【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虢射曰:“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
8、【释义】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后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9、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10、【出处】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饮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像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1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12、疑人勿用,用人勿疑释义:怀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怀疑他。指用人应充分信任。
1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释义: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以上,供参考!
14、八面受敌、八面莹澈、八字打开、八万四千、
1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6、八纮同轨、八音迭奏、八百孤寒、八难三灾、
17、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18、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释义: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1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20、【释义】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八方支援、八面驶风、八牕玲珑、八方支持、
3、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出自】: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6、八街九陌、八斗之才、八音遏密、八面见光、
7、取之不尽用之不喝,
8、七手八脚:意思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0、【出处】《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11、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1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3、当年他八面玲珑地周旋于各色人物之间,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
14、八仙过海、八拜之交、八面玲珑、八面威风、
15、八是单一字,笔画2画。
16、宋·悟明《联灯会要》卷十八:“老赵州十八以上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长一智。”也作“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17、【释义】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18、【释义】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1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1、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2、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八位仙人能够自由地跨越大海,各展所长,展现出各自的神奇能力,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和才能。
4、【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5、八街九陌、八攻八克、八花九裂、八面圆通、八珍玉食、八窗玲珑、八公山上草等。
6、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7、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dù】
9、【出处】《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10、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11、【释义】形容名气很大,但真实情况可能很难符合。
12、狗口里生不出象牙。
13、【释义】东隅:指日出处,借指早晨。桑榆:日将落时余光在桑榆之间,因用以指日落处,借指傍晚。早晨丢失了,傍晚得到了。后比喻开始时或暂时在某一方面失利,但最终得到了补偿。
14、【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15、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16、原指窗户轩敞明亮。
17、八仙过海、八拜之交、八面玲珑、五花八门等
18、【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9、七上八下:意思是形容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也指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出自《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2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释义】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2、【出处】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八面玲珑,八拜之交,八仙过海,八字没一撇,八竿子打不着,八九不离十等等。其中八面玲珑,本意是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4、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5、不识人间有羞耻事,
6、八是汉语一级字,其本义为相背分开,后借为数词,表示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引申表示多数或多次,是中国姓氏之一、也是汉字部首之一。
7、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10、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1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2、八面玲珑。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善于应付各种情况,能够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不露痕迹,巧妙避开尴尬或矛盾,具有灵活、圆滑的处事能力。以上是八字的两个成语或歇后语,它们传达了关于个人能力和处世原则的有趣寓意,并且被广泛的运用于日常口语和写作中。
13、【出处】《后汉书·左周黄列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4、八面玲珑,八方支援,八抬大轿,八面威风,八拜之交,八索九丘,八仙过海
15、【释义】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峻而战略性强。
16、【释义】很久没见到过这人,今天看到了,就应当立即重新刮目相看招待。
17、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18、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19、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僧云:‘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20、【出处】《战国策·魏策一》《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