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朋友圈说说

关于佛的感悟 精选100句

时间:2024-07-25 16:59:41 朋友圈说说

一、关于佛的感悟诗句

1、荷花在佛教中的寓意:

2、佛心光见日,林晖洞八方。——出自孙应凤《虎岩纪游》

3、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4、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5、佛光亦幻成,非有与非无。

6、相由心生,公司由心生,家庭由心生,儿女由心生,钱由心生,名由心生,一切由心生。所以一言一行,皆是心的表现,当我们能够从万相中看到一颗心的时候,我们就看到根本。

7、赵碬:“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

8、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9、山鸟山花应自若,佛心佛法与谁论。——出自董嗣杲《灵隐天竺寺门》

10、古殿倚太阳,佛光含慧日。——出自卫宗武《即席赠太阳山极圆上人》

11、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1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13、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14、宋·晁说之《闲居》

15、宋·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16、净中求静,心中不燥,我心即佛。禅悟即静虑,静心感悟专注于自己做好某一件事情,领悟人生赋予自己的天命。

17、可以理解为人的内心的感悟,可以理解,为通过某件事情而得到的内心感悟。

18、宋·何耕《春日》

19、《奉酬李时发岳麓见寄》

20、权德舆:“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二、关于佛的感悟的句子

1、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2、李白:“心如世上青莲色。”

3、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4、往后余生,心静如水,自在随缘。

5、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银钩金榜佛家园,屐齿初来骨发寒

7、唐·吕岩《牧童》

8、心静如水,烦恼才会少;随遇而安,纠葛才会浅。

9、闲居岂无事,一动百艰难。水为斋僧惜,花因供佛残。喜闻多死士,厌话小长安。香火同缘客,饥肠先永叹。

10、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11、——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12、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

13、宋·王义山《乐语》

14、暂离人世界,且至佛家乡

15、唐·惠能《菩提谒》

16、《王元方见寄家绣达磨作》

17、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人生境界也是如此。

18、心静了,无忧无虑,无拘无束,一切随意。

19、齐白石:“板桥辛苦木鱼声,是否南无念不平。料到如来修已到,莲花心地藕聪明。”

20、移向慈元供寿佛。压倒群花,端的成清绝。青萼玉包全未拆。薰风微处留香雪。未拆香包香已冽。沈水龙涎,不用金炉爇。花露轻轻和玉屑。金仙付与长生诀。

三、关于佛的感悟怎么写

1、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岩岩仙佛家,殿塔罗翠坞

5、译文:寄语东山那位窈窕的姑娘,总喜欢用幽梦去烦恼襄王。禅心早已化作沾泥的杨絮,不会再随着春风上下颠狂。

6、佛心随处见,层出更分明。——出自杨蟠《辟支塔》

7、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世间纠葛,总难离爱恨二字。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讲的是佛道修行,讲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念。佛教修行更多的讲究反查自身,通过禅达到悟的境界。

8、我的人生再也没有其他的想法了,一心向佛,心无杂念,我想让自己的人无所事事,不问世事,从此以后,我只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

9、他那种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的豁达精神,尽管我们只是一介凡人,尽管对一些事情或压力无法释怀,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力从容面对之。

10、译文: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11、——《妙色王求法偈》

12、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13、宋·苏轼《南歌子·卫霍元勋後》

14、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和仕途,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15、佛光塔影净无尘,几点樱花迎早春。——出自现代·老舍《奈良东大寺》

16、释敬安:“能传千佛戒,定上九莲台。”“莫吟柳絮惊人句,好向莲花见佛身。”“芙蓉出水禅心静,具叶迎风梵语和。”

1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是形容莲花从淤泥中成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用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18、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19、——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20、——王维《终南别业》

四、关于佛的感悟和体会

1、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

2、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4、艮背行庭无别义,佛心即是伏羲心。——出自家之巽《艮山阁》

5、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6、心静是一种境界,不动于心,不困与情,才能活得舒心。

7、白居易:“似彼白莲花,在水不着水。”

8、我们生命得自于父母,父母的恩德一生一世;我们的慧命,得力于佛,佛的恩德生生世世!谁知道?觉悟的人知道,所以才知恩报恩。

9、比如说一个人通过读熟以后就可以有一些自我的感悟,通过作者的观点再结合自己的观点就会领悟出一些原理。这里的佛指的就是内心。所以可以解释成内心的感悟

10、心静如水、无怨无争,安然一份简单生活,如此足矣。

11、寂寞城南寺,三年寄索居。折花修佛供,持钵乞僧馀。竟日无车骑,依时认鼓鱼。九衢尘一尺,吾自有华胥。

12、唐·白居易《花非花》

13、心静,是在世事喧嚣中,能够压下心头的躁动。

14、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15、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16、天心即是道,佛心即是佛。——出自宋太宗《缘识》

17、若到海西岸,佛光盘翠袍。——出自徐玑《送戴文子赴定海主簿》

18、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19、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20、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五、佛的感悟语

1、译文: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2、——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3、因此,要保持心的澄明清净,就必须“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即通过坚韧不拨的修习,才能渐次领悟到佛理而成为佛。

4、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5、给斥责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6、樽前不用翠眉颦。

7、宋·道潜《口占绝句》

8、心静就是遇到小事不草率,面对大事不慌张的沉稳。

9、我已经看淡了人世间所有的繁华,我学会让自己的人生慢慢的变得冷静了,一心修佛,从此以后,我的人生心无杂念,我再也不会计较我人生当中的尔虞我诈,而是遁入佛门!

10、依然一笑作春温。

11、对一切人事物,存有平等、感恩的心,你就变成了菩萨。

12、译文: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以此进行修行自身,极乐世界也就在眼前!

13、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14、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15、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6、卫霍元勋後,韦平外族贤。吹笙只合在缑山。闲驾彩峦归去、趁新年。烘暖烧香阁,轻寒浴佛天。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

17、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18、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19、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20、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