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朋友圈说说

常用的论语名句 摘抄100句

时间:2024-08-07 11:59:51 朋友圈说说

一、常用的论语名句大全

1、解释: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2、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实的智慧!平常看很多人爱面子,喜欢不懂装懂,这就是不踏实,不认真,不是做学问的态度,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篇》

4、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寝不尸,居不容。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里仁篇》

10、解释: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公冶长篇》

12、解释: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

1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5、解释: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因为知道自己错了而依然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如此才能更加明智。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7、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罕篇》

二、常用的论语名句有哪些

1、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2、讲解:这句话是说虚伪的言辞和表面的美好容颜,很难体现出真正的仁慈之心。

3、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君子在生活上不追求饱暖安逸,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奋敏捷,言语谨慎;常常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错误,这就可以称的上是好学习的君子了。

4、《论语八佾扁》中

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8、《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格言名句。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篇》

11、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3、这章经文中有二个问字。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解释: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

1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7、朝闻道,夕死可矣。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德不孤,必有邻。

2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三、常用的论语句子

1、讲解:这句话是说如果想做好一件事情,就必须先准备好合适的工具和条件。

2、人而不仁,如礼何?——《子路篇》

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通过不断地回顾历史,了解旧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并成为一个好老师。

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说,一个有品德的人永远都是开明宽厚的,而一个卑鄙的人则总是忧愁不安。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篇》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篇》

10、讲解:这句话强调了了解别人的重要性,只有了解别人,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

11、四、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容易使人拘泥刻板,流于教条主义的泥淖;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因不切实际而疑惑不解,白白浪费了时间却无所成,所以就要思考和实践相结合,学习才会大有长进。

1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3、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学习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艺,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习知识只有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才能真正掌握。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公冶长篇》

1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9、未知生,焉知死?

2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四、常用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孔子进八太庙,每遇到一件事情都细细地询问。有人说:谁说鄹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仪呀?他进到太庙里,每件事都要向人询问。孔子听到这话后,说:这正是礼麻。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路篇》

7、解释: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9、食不语,寝不言。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篇》

14、讲解:这句话讲述了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应该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也是人生的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

1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1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五、50个论语名句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讲解:这句话强调了对于一件事情的认知不如对这件事情的热爱,对于一件事情的热爱不如对这件事情的享受。

4、讲解:这句话是讲述了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即不要做自己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5、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6、吾日三省吾身。——《述而篇》

7、《论语》一书中关于问的经文很多。今举一例。

8、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人做学问,就要把所学知识及时用在生活实践上去,同时经常去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体验到学习的无穷快乐。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篇》

10、解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为政篇》

13、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4、讲解: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需要不断地重复和练习,让人感到愉悦和满足。

15、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8、解释:笑得真好看啊,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妩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

19、解释:活着的事情都还没有弄清楚,怎么知道死后的事呢?

2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