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当仁,不让于师。
3、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6、——《尚书》
7、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8、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0、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2、不怨天,不尤人。
13、东汉晚期,官宦和外戚两大集团交替专政,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流离失所。冀州巨鹿人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举行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规定义军以黄巾缠头,故称“黄巾起义”,后被官军镇压,余部作乱了20余年,使得东汉王朝奄奄一息。
1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5、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1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7、亡羊而补牢,犹未迟也。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19、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0、——《礼记·学记》
1、满招损,谦受益。
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承蒙厚爱,没齿难忘。
4、译:可怜我的父母啊,如此劳苦的养育我。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故兵贵胜,不贵久。
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8、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之惠当终身相还。
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0、图穷而匕首现。
11、承蒙厚爱,不胜受恩感激。
12、——《论语》
13、小人之过也必文。
1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5、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16、历史悠久,学富五车。
17、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18、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19、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2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2、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0、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
11、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1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濂溪集·爱莲说》)
13、国学中有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下面列举几个并附上它们的意思:
14、译文: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6、多行不义,必自毙。
1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8、——《礼记·儒行》
19、人皆可以为尧舜。
20、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小不忍,则乱大谋。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汉成帝时大司马,公元8年,王莽篡汉位称帝,该国号“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终未成功,公元25年,汉皇族子弟刘秀推翻了王莽新朝,建立了东汉王朝。
5、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7、三思而后行。
8、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9、——《礼记·祭义》
10、言必信,行必果。
11、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12、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13、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14、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15、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1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
19、——《周易》
20、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周敦颐《周子全书·诚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6、数九寒天,蒙君惠赠,如沐春风,不胜感激。
7、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9、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0、黄巾军起义:
11、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12、多行不义必自毙。
13、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6、不迁怒,不贰过。
17、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18、——《孟子》
1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偽;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