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此诗为陈与义南渡后于绍兴六年所作,距靖康事变正好十年。诗人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2、“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此联为互文,萼和花都指的是花瓣,蕊和须都指的是花蕊。从花卉园艺学看,牡丹的瓣化程度最高,万瓣千蕊的花唯牡丹独当。万萼、千蕊虽为夸张笔法,但却有所本,凡重瓣牡丹都是由多花形成,莳养得法者,重趺累萼,迭楼层层,可至千瓣,面径可达一尺。
3、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元稹《牡丹》
4、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5、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6、赏牡丹——刘禹锡
7、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赏牡丹》
8、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9、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10、轻暖与轻寒,又是牡丹花候。
11、自揣明年犹健在,东箱更觅茜金栽。
12、东风末放晓泥干,红药花开不耐寒。
13、唐代杜甫的《花底》
14、《浑侍中宅牡丹》刘禹锡
15、迟开都为让群芳,贵地栽成对玉堂。
16、天下真花独牡丹。——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17、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韩愈《答张十一》
18、有心摘取怕折枝。
19、对于写牡丹的五言绝句,除了描写牡丹外貌的形态和颜色等方面,还需要渲染出牡丹的文化意义,如政治、诗词、艺术、哲学等方面,并通过五言绝句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读者产生深深的感受。
20、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纠纷。国色鲜明舒嫩脸,仙冠重叠剪红云。范纯仁《牡丹》
21、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22、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唐。李山甫
23、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24、《赏牡丹》刘禹锡唐
25、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26、除了唐代诗人,宋代苏轼的《赤壁横吹》中也有“掷盘飞花共徘徊,高蹈横岗雪拥来”这样的句子,描述了牡丹盛开的情景,可谓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27、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28、颜色无因饶锦绣,馨香惟解掩兰荪。
29、初露仙姿惹人痴,
30、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31、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宋。沈括
32、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33、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34、《清平调其三》李白
35、主人半醉花微倦,下却珠帘放牡丹
36、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官谁得似,可怜飞燕倚红妆。
37、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韦庄《白牡丹》
38、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39、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40、白牡丹——韦庄
41、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王维《红牡丹》
42、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牡丹芳》
43、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44、而洛阳人对牡丹的喜爱也不是盖的,据说古时候无论官家还是民家都会侍弄些牡丹。
45、去年岐路遇春残,满院笙歌赏牡丹。——宋·张舜民
46、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白居易《惜牡丹》
47、牡丹——皮日休
48、天下真花独牡丹。
49、《红牡丹》王维唐
50、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51、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52、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53、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朝北倚着栏杆。
54、斟酌君恩似春色,牡丹枝上独繁华。
55、杜宇一声春欲晓,牡丹几朵花开昼。——元·胡炳文《满江红赠吴又玄,吴又玄得其伯父子云太博》
56、红艳袅烟疑欲语,素华映月只闻香。
57、惜牡丹——白居易
58、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59、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60、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61、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62、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唐·归仁
63、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
64、《清平调·其一》李白
65、《清平调其二》李白
66、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67、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68、题御笔牡丹——王国维
69、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70、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71、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72、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
73、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74、把酒看花绕画栏,病身只得忍轻寒。
75、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
76、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77、小市忽逢蒪菜出,曲栏初见牡丹开。
78、刘禹锡《赏牡丹》
79、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80、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
81、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82、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83、这句诗出自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意思就是天下有那么多花,而真正称得上花的也只有牡丹了。在欧阳修心里,牡丹把全天下的花都比下去了,在牡丹面前它们都不配称“花”了。看来牡丹的国色天香,高贵典雅是深入欧阳先生的心呐。
84、《赏牡丹》杨万里
85、栽牡丹——陆游
86、《清平调》李白唐
87、牡丹娇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唐·王毂
88、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89、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90、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91、牡丹在西周时代就为男女爱情的赠品而受到重视。观赏,入药,油用,食用全身是宝。
92、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93、如果说欧阳修除了牡丹什么花都看不上的话,那么杜世安就是:没有牡丹的春天就不配称春天。
94、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95、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携手雨中看。
96、赏牡丹——徐凝
97、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98、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99、牡丹花——罗隐
100、《赏牡丹一首》刘禹锡唐
101、出自唐代刘禹锡的《赏牡丹》
102、牡丹——薛涛
103、《牡丹吟》邵雍
104、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唐·裴士淹《白牡丹》
105、唐代李正封《牡丹诗》原文: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译文:白天牡丹美丽的颜色如美人醉酒,夜晚牡丹浓郁的花香以浸满衣衫。
106、摩罗西域竟时妆,东海樱花侈国香。阅尽大千春世界,牡丹终古是花王。
107、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108、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109、窦梁宾《雨中看牡丹》
110、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11、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112、清平调——李白
113、如今,科技也在牡丹的培养上有很大的助力。新品种黑牡丹,绿牡丹;暖棚养植等这些都是科技的助力。
114、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115、牡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鲜花之一,在古诗中也有很多描写牡丹的篇章。例如唐代杜甫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就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句子,就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和唯美情怀。
116、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宋·陈与义
117、落尽春红始著花,花时比屋事豪奢。——唐·罗邺
118、天天沉浸伊怀里,
119、杜门睡榻长苍苔,满眼新晴亦乐哉。
120、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121、红牡丹——王维
122、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123、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124、携锄庭下苍苔,墨紫红手自栽。老子龙钟逾八十,死前犹见几回开。
125、不嫌雨后泥三尺,且趁春残醉几回。
126、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127、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将赠董双成”。——唐·徐夤
12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辞三首》
12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130、《新晴赏牡丹》陆游
131、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天下更无花胜此,人间偏得贵相宜。
132、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133、《无题》薛蕙
134、《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