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朋友圈说说

三国演义每回摘录笔记 97句优选

时间:2024-08-15 18:00:29 朋友圈说说

一、三国演义每回摘录笔记图片

1、“协力同心”

2、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3、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4、张飞见了,更不打话,直取于禁。两马相交,战到数合,玄德掣双股剑麾兵大进,于禁败走。张飞当前追杀,直到徐州城下。

5、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吾不望生矣——田丰对狱吏语

6、为君王者,非掌权为己任,而以天下为重担。四海腐木焕然,枯草重生,能人志士有才可施,苍生黎民有福能享,八方诸国皆贺国盛,不敢越地半步……信义驻四方,仁,修天下;德,平万世!

7、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隆中对

8、“朋比为奸”现在用作一伙人在一起谋划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就像狐朋狗友

9、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后,吴国举行丧礼,诸葛亮带赵云去吊丧,哭的惊天动地,鲁肃款待诸葛亮,之后诸葛亮鲁肃巧遇庞统,诸葛亮劝庞统去荆州,鲁肃劝庞统留在江东,孙权见庞统很狂妄,把他打发走了。

10、李儒让董卓把貂婵赐与吕布,收买其心。卓告貂婵,婵哭诉不去。李儒叹曰:“我等皆死于女人之手矣。”董卓领貂婵去眉坞,王允与吕布计议杀卓,派李肃假传天子诏要禅位于卓,卓欣然以往。被杀。蔡邕哭董卓,王允将他下狱缢死。李?郭求汜王允赦罪不得,从谋士贾诩计聚陕人反之,败吕布,围长安,杀王允,欲杀献帝谋大事。

11、《三国演义》大家应该都知道吧?它是“四大名著”之一。说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魏、蜀、吴三国兴起、衰亡的历史过程。同时点明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巨著是出于元末明初,陈寿写的《三国志》,后罗贯改编,又改名《三国演义》,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画卷。文中篇章较多,而我今天介绍的是“桃园三结义”。

12、“晓夜攻习”、“呼风唤雨”

13、早有人来濮阳报吕布,说曹操被火烧伤肢体,到寨身死。布随点起军马,杀奔马陵山来。将到操寨,一声鼓响,伏兵四起。吕布死战得脱,折了好些人马;败回濮阳,坚守不出。

14、【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15、恩相差矣。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

16、马超军队锐不可当,曹操脱掉红袍,隔断长髯,用旗角包颈仓皇逃窜。徐晃献计,叫人暗渡蒲阪津,截断西凉退路,曹操攻河北。马超知曹操渡河,韩遂献计,等渡河一半时袭击。

17、孔明命前来送解署药并粮草的马岱引三千军去泸河下游渡河截粮,军士因中毒半渡而死,后知半夜水冷毒散方渡无事。马岱于夹山峪夺了蛮粮。二洞主擒孟获见孔明,获不服,孔明再释。孟获教弟孟优以诈降进宝于孔明以里应外合,孔明用药麻翻孟优,孟获被扮做蛮兵的马岱所捉。孟获不服,孔明放回,谓众将三擒三纵,“诚欲服其心,不欲灭其类也”。

18、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曹操对众将语

19、“鬓长二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把关二爷的容貌描绘的栩栩如生,浮现于眼前。‘丹凤眼,卧蚕眉'让我想起了《坏蛋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描写主人公谢文东‘一双细而狭长的眼睛’指的就是谢文东的丹凤眼。

20、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二、三国演义每回摘录笔记内容

1、许褚拼死保护曹操渡河。渭南县令丁斐以牛马引开西凉兵,曹操封其为典军校尉。曹操渡河,马超连夜劫寨。曹操料定西凉劫寨,设下埋伏。

2、一)第一至第十四回这是整个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首先交代汉末朝纲松弛,人心思乱,黄巾起义爆发,由此引起群雄登场。董卓进入洛阳,专政乱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王允巧使连环计除掉董卓。随后,各路军阀展开了混战。在这一部分里,《三国演义》里的许多主要人物纷纷出场,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吕布、袁绍等,这就好比一台戏,大幕一拉开,主要角色纷纷登台亮相

3、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4、刘璋欲出涪城迎刘备,黄权力劝不成碰落门牙,王累倒挂城门进谏,最后自断绳索,撞死于地。庞统劝刘备杀掉刘璋,夺取益州。

5、第3回,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6、诸葛亮同鲁肃离江夏往柴桑郡。

7、白发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月,浩气卷长江。宁可断头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将,天下更无双--关于宁死不降张飞一事,后世对严颜的评价。

8、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9、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10、东吴孙权商议御操之策,鲁肃请往江夏说备共搞曹操。

11、《三国演义》:《杨修之死》写军旅之中进退两难之际,正啃鸡肋的曹操恰以“鸡肋”为口令,透射出曹操的烦恼,又预写出杨修的才智。这个极富深度的细节描写,成为表现人物形象性格内涵的一个焦点窗口。

12、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13、“霓堕鸡化”霓堕,就是指彩虹下落,鸡化,就是

14、马超得刘备书,与西凉太守韩遂兴兵二十万杀向长安,大败长安郡守钟繇。曹操命曹洪、徐晃守住潼关十日。曹洪鲁莽,第九日失了潼关。

15、马超与曹操手下猛将许褚交锋,不分胜负。曹操用贾诩之谋,设计离间马超、韩遂,终于使得二人反目成仇,最终韩遂被马超砍断手臂,但马超也受到曹操大军的攻击,逃往羌中。韩遂率众投降曹操,被封为西凉侯。

16、吕布投刘备,驻小沛。太尉杨彪使反间计,李傕,郭汜互相残杀。张济与催、汜讲和,两人从之。郭汜劫驾,董承等救驾。

17、“雌鸡化雄”预示世道纷乱,鸡犬不宁。现在可用作成语了吧!

18、【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19、催,汜又商量杀帝分天下,李乐护驾守黄河。

20、另一边周瑜为了争夺荆州欲引发曹操攻打,特上表朝廷表奏刘备,曹操大惊以为孙刘两家联手紧密,后有谋臣剖析说这是周瑜之计,反过来任命周瑜为江夏太守,而此时江夏在刘备手中。

三、三国演义每回摘录笔记怎么写

1、陈群献计,劝曹操征江南。刘备欲取西川,则不救孙权,则江南可归曹操,荆州、西川也将归曹操。曹操于是征江南。鲁肃向刘备求救,孔明让刘备与马超结交,伐曹操,使其不能南下。

2、第6回,玉玺得来无用处,反因此宝动刀兵。

3、布平生不好斗,惟好解斗--辕门射戟前吕布语

4、之后庞统仅仅几个时辰,就把一个月的公事全部处理,刘备得知后以礼相待,收庞统为军师。曹操召见马腾,马腾有反意,被曹操杀死。

5、“高垒不战,怠慢军心”在敌寡我众,敌人又顽强抵抗的情况下,深沟高垒不失为拖垮敌人的一个好办法。但在这里却又有说辞,这就看怎么讲,我觉着事实胜于雄辩。

6、“那人不慎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不甚好读书”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的不求甚解;“喜怒不形于色”与范仲淹《岳阳楼记》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都是能克制自己之人啊!

7、第2回,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

8、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9、“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事母至孝”

10、江山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悠悠三国,晋统一。汉室未兴,天下未平。那个怀大志,斩贼寇,识贤才,统中原,定天下的朝代,便是晋朝!三国之争因此停息,草菅人命的世界,鲜血喷涌的岁月,尸体荒野的大地,此刻,恢复了久违的和平与安宁。

11、第4回,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

12、“贩履织席”,这句,可能是因为三国里提到刘备时说得太多了吧,算是贬低他的人对他的称谓吧!

13、在《三国演义》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好汉英雄:张飞的直爽、张辽的执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巧用兵法等等等等。正是这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三国人物,刻画出了这本惊世骇俗的《三国演义》。

14、关公、孔明、刘琦接应刘备投江夏。荆州军民投降曹操。

15、“慨然长叹”

16、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17、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张飞对玄德、云长语

18、结果被诸葛亮看破,再次设置下陷阱,周瑜箭疮迸裂。后诸葛亮写信一封,让周瑜输的心服口服,云:“既生瑜,何生亮!”后死亡。诸葛亮三气周瑜。

19、“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中的‘童童'形容树木茂盛葱郁的样子。

20、、第56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

四、《三国演义》每回读书笔记

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张飞在长坂桥一声巨吼吓死夏候杰,喝退曹操百万兵。

3、第5回,擒贼定须擒贼首,奇功端的待奇人。

4、“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就不用解释原因了吧,地球人都知道

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对诸葛亮语

7、《三国演义》的序言是:

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三国演义》的作者具有非凡的叙事才能,详略张弛,纵横开合,都处理得极为恰当。其对几次大战的全景式描写,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写得波澜起伏、跌宕曲折,读来惊心动魄,将简略的史实演义得生动细致,令人叹为观止。

10、杨奉董承要弃安邑同帝归洛阳,李乐串通?,汜劫驾。

11、备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刘备走天下的名片

12、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备心胆俱裂。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统希鉴原。

13、周瑜中计,更想急迫的夺取荆州。所以假说帮助刘备夺取西川要借道荆州,一旦刘备出现则杀之。

14、曹操说在邺挖出铜雀,舜母曾梦金雀入怀,所以挖出铜雀是吉兆,所以修建铜雀台,曹操在建成之后大宴群臣。

15、【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6、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唱

17、今貂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太师若就此机会,以蝉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报太师。

18、“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的起义口号啊!

19、曹操点马步水军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水陆并进,沿江而来。

20、帝驾至大阳,李乐专权,全不成体统。

五、三国演义每回摘抄好词好句

1、三国演义第1回好词句,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

2、《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群雄逐鹿,魏蜀吴三国鼎立,最后归于一统的历史画面,场景宏大,情节复杂,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明珠。

3、好词:【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

5、“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随分为三国。”短短数句就概括了春秋至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6、“代天宣化,普世救人”呵呵,古代的语言就是深刻啊!

7、之后庞统去荆州求官,刘备见他相貌丑陋,于是安排了一个县令给他,庞统整日不误正事,刘备派张飞去查看。

8、“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庶民。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志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拜把子时,后面的很中用。‘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记得《陈情表》里又过此句。

9、“时人有桥玄者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汝南许绍评价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这是对雄才大略的曹操最好的评价。

10、张松连夜出城,赵子龙迎接张松至荆州。刘备接待张松三日,长亭送别,潸然泪下。张松回禀刘璋,让法正、孟达出使荆州,联合抗张鲁。于是,孔明守荆州,庞统往西川。

11、“碧眼童颜”,写作文时就是描写人物很好的词句,言简意赅。让我想起了鹤发童颜,不知道是不是由此得来。

12、“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兵法里面的。

13、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4、这一部分主要写曹操与袁绍的斗争,故事的高潮是官渡之战,这也是全扫极为重要的部分,很多著名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段落中.如煮酒论英雄、祢衡击鼓骂曹、许田打围等,曹操的奸雄形象进一步得到了表现;关云长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等更是全书最精彩的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丁关羽的形象、

15、布都教坐,再各饮一杯酒。酒毕,布教取弓箭来。玄德暗祝曰:只愿他射得中便好!只见吕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满弓,叫一声:着!正是: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画戟小枝。帐上帐下将校,齐声喝采。后人有诗赞之曰: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落日果然欺后羿,号猿直欲胜由基。虎筋弦响弓开处,雕羽翅飞箭到时。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

16、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关羽借吕蒙口骂孙权

17、《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