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的小康社会的发展过程,主要是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规划了到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在1997年十五大明确提出,跨度达50年的发展目标。在十六大的报告当中,进一步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经济,民主,科技,文化,社会逐步向前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1979年邓小平同志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时候,提出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人民建成小康社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小康社会写进了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同时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小康社会的发展过程: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规划了到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1997年,十五大明确提出到21世纪中叶、跨度达50年的发展目标。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小康社会的概念由邓小平同志在1979年提出,他首次将"小康"与中国的现代化目标相结合,强调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解析:本题考査两个一百年战略,建党一百年即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国一百年即2050年实现现代化,故选A。该词是从2020年到203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于2020年。这一历史进程起始于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在2001年至2020年间,用20年的时间,致力于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小康社会。到了十八大,这个目标被正式升级为“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对发展质量、平衡性和可持续性的更高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020年。2002年,十六大报告提出,从2001年到2020年,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党的发展历程早期探索与革命火种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初期,党便开始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成立党的组织并明确自身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开展了英勇斗争,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而奋斗。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六大(改革开放新时期1——今)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两代领导班子的顺利交接,在对毛泽东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体系,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三个阶段:从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可以被称为党的奋斗史。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赢得了国家的基本独立和人民的初步解放。
感谢您抽出时间读完本文。如果您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请关注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