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渭一号大墓之所以没有继续挖下去,主要是出于对墓葬结构和文物保护的考虑。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停止发掘是保护这座珍贵墓葬及其内藏文物的最佳选择。有很多传言说大墓有一些妖怪,鬼神什么的才导致了没人挖墓的结果,但其实现如今是科学的社会,这些迷信的思想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而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由于九层妖塔的规格非常高,越往下,起挖掘的难度也就越大,而且危险程度也越来越高。血渭一号大墓正是由于“九层妖塔“的传说,一直成为当地的禁忌,因此也免遭了盗墓贼的破坏。然而在2107年11月,古墓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他们盗掘了古墓的二两层,共盗掘文物400余件。2018年3月,20余人组成的盗墓团伙被青海警方摧毁,被盗文物悉数追回。大墓的挖掘只进行至第二层,是因为专家发现继续挖掘可能对文物造成损坏,为保险起见,待技术成熟后再行挖掘。民间传说中,九层妖塔藏有秘密,最底下可能有可怕之物。挖掘九层妖塔需考虑安全问题,包括人员安全和文物安全。目前,对于九层妖塔的后续挖掘已暂停,以保护现有的遗存和文物。
发掘古墓对我国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血渭一号墓主人身份已初步推定,可能是吐蕃公主之子,吐谷浑王莫贺吐混可汗。考古学家正逐步揭开这座古墓的神秘面纱,让我们有机会重返历史长河。血渭一号墓位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热水乡,是木石结构的多室墓群,也是青海发现的最为完整和等级最高的墓葬之这位神秘的墓主人究竟是谁?经过考古学家们多年的研究和现场考察,推断出了血渭一号墓,应该是在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的统治期间,出土的一枚印章提供了非常有效的线索,对于墓群的主人也有了初步的判断,墓主人应该是吐蕃墀邦公主的儿子吐谷浑王莫贺吐混可汗。从青海省文物局了解到,考古专家在2018血渭一号墓墓室内清理出一枚刻有骆驼纹、古藏文的银质印章,通过藏学专家释读,结合敦煌吐蕃经卷等文献记载,初步推断2018血渭一号墓墓主为吐蕃统治时期的一位吐谷浑王族。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的银质印章。青海省文物局于1月29日透露,2018年的考古工作中,在血渭一号墓发现了一枚刻有古藏文骆驼图案的银质印章。经过藏族专家的辨认,并参考敦煌吐蕃经书等历史文献,初步推断该墓的主人属于吐蕃统治时期的吐谷浑王室。
血渭一号大墓是1996年我国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它位于如今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唐代早期的一个吐谷浑墓葬。吐谷浑是唐时期青海境内的一个小国,后被吐蕃所灭,这个大型吐谷浑墓葬里面埋着的都是吐谷浑的王室成员。九层妖塔本名血渭一号大墓,是唐朝早期吐蕃王室墓葬,因为当地居民认为它不吉利,是“有妖怪的高楼”,所以称作为“九层妖楼”。九层妖楼还流传着许多灵异故事。九层妖楼在血渭草场北岸,大墓依山傍水,有高原“金字塔”之称。血渭一号大墓是我国1996年十大考古发现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座古墓的在当地藏族人之间流传着不吉利的传说,称作为“有妖怪的高楼”。因为吐谷浑在7世纪被吐蕃灭掉,当地人可能是害怕被自己祖先灭掉吐谷浑人的仇恨,而将他们称作“妖怪”的吧。它位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它属于唐朝早期的吐谷浑王室墓葬,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吐谷浑墓葬。关于这个血渭一号大墓在当地藏族人之间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认为里面有妖怪,是一个有妖怪的高楼,称它为“九层妖塔”。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