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问答

家风家训格言及解释 汇总140句

时间:2024-04-25 10:01:13 科普问答

1、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

2、这些家风家规格言旨在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每个家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家庭的家风家规格言。

3、爱护环境,勿浪费资源。

4、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让位给后辈来当家,不摆老资格。

5、④立:立身于社会。

6、恩义并用,相处合道,扶持并肩,相伴终身。

7、志界夫妻是相互感恩,绝不怨人。意界夫妇是快乐的,夫领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绝不生气。心界夫妇是礼仪夫妇,就会相互管辖啦!身界夫妇,是打骂夫妇,搅扰一生。

8、圣裔设立族长,给与衣顶①,原以总理圣谱,约束族人,务要克己秉公,庶足以为族望。

9、夫妻以爱为根,相互补漏,互不埋怨。

10、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11、女人要柔和,安祥笑容,和一家的人缘。

12、有一次,孔子在家里独自站在庭中,孔鲤迈着小步恭敬地走过时,被他喊住了,问他学过诗没有?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因为那时候诸侯国之间主宾应答,以及上层社会交际场合的交谈,都要引上几句诗。孔子就教育儿子说,不学习诗是无法同人交谈的。于是,孔鲤就退回去认真地学习诗。隔了一段时间,孔鲤从院里过时又被孔子叫住了,问他学习礼了没有?孔鲤说还没有。孔子又教育说,不学习礼是难于立身做人的。于是,孔鲤就去学习礼。

13、③礼:礼仪,亦指《仪礼》。

14、不学诗①,无以言②。不学礼③,无以立④。

15、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16、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17、家训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

18、家风和家规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遵守的准则和规定,用于规范家庭内部的行为和互动。而家风家规格言则是表达和传达这些家风家规的言语和口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家风家规格言:

19、⑥试帖:唐以来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诗歌体裁。多用五言六韵,有一定的程式。

20、有缘爱一个人,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本分。成全对方、完善本分。启蒙对方发挥本分。不管束对方的自由权,应给予对方快乐,不应给对方烦恼。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对方的生理和心理。

21、学会放弃,要懂得珍惜。

22、家风家训建设的关键在家长。优良的家风、家训的目标能达到“家和万事兴”。家长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有意识地创立自己家庭的好家风,延续优良的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后代受益。

23、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24、祖训宗规,朝夕教训①子孙,务要读书明理,显亲扬名,勿得入于流俗,甘为人下。

25、①差徭:徭役。

26、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短语:

27、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28、家风家规家训的意义:大家为国,中家为域,小家为宅。圣人三家一文俱言,庸人言小家,目的:指导治国之道,为臣之道,做人之道。意义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9、做不到就不要说,说话不算数就没有尊严。

30、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踏踏实实干。

31、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32、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33、互相信任为至上,心里不要藏阴影。

34、行要好伴,居要好邻,屋要好住,人要好心。

35、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36、亲情为本,和睦相处。

37、③穷:推究到极点。

38、早晚以祖宗传下的规矩教导训诫子孙,一定要让他们多读书明白事理,显名称誉于世,光耀祖宗。不得入于流俗,甘愿居于他人之下。

39、家谱的修订,起到了联系同一支脉亲近同源所出的人的作用。务必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和睦一家亲,才不愧为圣人的后代。

40、处世以谦让为贵,为人以诚信为本。

41、价值认同是家风得以传承的基础,家族的世世代代都认同祖先的价值观,才会践行那样的生活方式。

42、女人是国之母,家之妇,人之妻。

43、①谱牒: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

44、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45、亲不过父母,近不过夫妻。

46、团结和睦:强调家庭成员之间要团结互助、和谐相处。

47、二、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48、教育为重,引导成长。

49、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50、提倡勤俭持家,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51、实爱无成见,真信须勿疑。

52、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53、孔氏子孙徙寓各府州县,朝廷追念圣裔,优免差徭①,其正供国课②,只凭族长催征。皇恩深为浩大。宜各踊跃输将,照限完纳,勿误有司奏销之期。

54、勤俭持家,和睦相处。

55、因为想要对你进行劝告而寄出了这封信,希望你能够发愤图强,做到追求真理爱惜自己。

56、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57、②雍睦:团结、和谐,和睦的意思。

58、勤劳致富,廉洁奉公。

59、吾家食宋禄三百余年,勿忘后裔不仕。

60、短小精悍的《三字经》读来朗朗上口,借用《三字经》的古体格式来制定家训,有助于孩子熟读,熟记,领会于心,指导孩子思维和行动的方向。

61、婚姻嫁娶,讲究伦理为重。子孙间有不幸再婚再嫁的人,必须慎重,违背伦理的事情万不可发生。

62、“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63、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64、指一个家庭的风水,家庭的规矩。

65、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6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67、孝敬父母:强调家庭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

68、②追远:追怀祖先。

69、常将有日思元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70、②国课:国家税收。

71、婚姻嫁娶,理伦守重。子孙间有不幸再婚再嫁,必慎必戒。

72、价值认同是生活方式的思想指引,生活方式是价值认同的表现形式。

73、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74、整个家庭的建立都是以爱为根,没有爱无法建立的家庭,爱是成家的第一条件。

75、尊重他人:教导家庭成员要尊重他人、待人礼貌。

76、孝,恭,善,勤,俭。

77、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家风家训。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78、⑧极言:把话说到深处。

79、春秋祭祀,各地根据自身的条件行事。但主祭之人必须举止得当、穿着整洁,真心实意、有所敬畏。这是报恩思源、追怀祖先的方法,子孙应该知道。

80、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81、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82、①报本:报,报答。本,根源。

83、尊重他人,包容大度。

84、圣人后代设立族长,给与相应功名,是让他统一管理族谱,约束族人的行为。族长一定要克己秉公,但愿不辜负族人的期望。

85、却有主张,勿悠悠碌碌随人忙。——摘自《约斋铭》

86、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87、①衣顶:标志功名等级的衣服和顶戴。亦借指功名。

88、孝敬父母,尊重长辈。

89、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主张,而不要为了去追求名利,而使得劳碌,随波逐流。

90、徙居于各府州县的孔氏子孙,朝廷追念你们是圣人后代,优抚免除徭役,应当缴纳的国家税收只通过族长征收。皇家恩宠实在盛大。孔氏子孙理应踊跃缴纳赋税,按期足额完成,不要耽误了官府上报征收钱粮的期限。

91、子孙出来做官的,凡是遇到民间诉讼,案件自有虚实,务必理性判断,怀哀怜之心,切莫自鸣得意,但愿不愧为贤能的官吏。

92、立志、守信、尽孝、重义。

9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94、⑤古文:唐代时称秦汉之文为古文,即以文言写成的散体文。

95、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珍惜时间,懂得付出。

96、榜样性家风作为一个家庭或家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它的提出必须具有权威性和典范作用,亦即“榜样性”。

97、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98、①教训:教导训诫。

99、家风家训是指家庭中遵循的一套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是家族成员通过讲故事、宣传家族历史、祖训等方式传承下来的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家庭的风气和传统,以及家族的特点和诉求都反映在家风家训中,可以视为一种文化传统和家族认同的表达方式。同时,家风家训也会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举止和价值观念,对于家庭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家风家训的传承,可以使家族的纽带更加紧密,并且有助于培养家庭成员的责任感和家族荣誉感。

100、因风寄书,此外勤学自爱。——苏轼《与侄千之书》

101、夫为家计而辛劳,妻贤勤俭把家持。

102、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老人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103、丈夫则勇于承担一家的责任,以理服人,一家人有过错反过来自己生惭愧心。

104、知足常乐,在家颐养天命。宣扬家风,赞叹祖德,教育子孙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105、家风、家规、家训一、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旧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是靠自身的行为影响下一代。

106、自强不息:鼓励家庭成员不断努力、自我超越。

107、①嗜利:贪求私利,贪图钱财。

108、④制义:明清时代科举考试的文字程式,又称制艺,即八股文。

109、社会性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存在必须是与社会风潮相适应的。

110、①哀矜:哀怜,怜悯。

111、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112、做媳妇的应该把公婆当成自己的父母孝敬。古人云:人生都有双重父母。所以对双方父母都要一视同仁。

113、不要刚暴,不要急躁,不要罗嗦多嘴,更不要去管男人的事。应助夫不累夫。

114、和谐相处,快乐生活。

115、家风就是,家族传统的风气,家训就是家族的惯有的形式准则。

116、——摘自《孔氏祖训箴规》

117、有私心就会暗中做违背良心的事,令全家烦恼,这种不是好男人。

118、乐于助人,回馈社会。

119、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向来是孔门传统。作为孔氏子孙,不能嗜利忘义;做官不要做出有损祖先德行的事情。

120、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

121、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

122、——摘自《论语·季氏》

123、福德具足、温和厚重叫做性如灰。

12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节俭入奢华很容易,但从奢华再回到节俭,就很难了

125、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126、夫妻是一家的天吉星,以爱为根。

127、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为禀性,涵养天性。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儿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128、不学习诗是无法同人交谈的。不学习礼是难于立身做人的。

129、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

130、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131、传承性“世代相传”和“生活作风”是家风的两个重要标签,家风的传承性很大程度体现在生活作风上。

132、丈夫多照顾岳父岳母,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譬如给老人买东西,应该是女婿亲自给岳父岳母,媳妇亲自送给家公家婆。

133、①擅:独揽,占有。

134、维祖卓识图迁,艰难风雨肇云,世系移蕃,各省籍贯他州;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焉。

135、节录自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136、三、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137、②无以言:指不能正确地说话。

138、儿孙自有儿孙福,勿为儿孙做马牛。

139、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

140、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