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理直气壮:在理据充分的基础上,毫不畏惧、信心十足。
2、有条有理、公平合理、入情入理
3、出处:菡子《致江幼农》:“我想这也是你知情达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缘故。”
4、理不胜辞:形容事情道理太多、太复杂,难以陈述透彻。
5、【近义词】: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6、【反义词】: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7、置之不理、不理不睬、心安理得
8、【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桂娘一定在里头,只作三不知闯将进去,见他时再作道理。”
9、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10、当然:应当如此。按道理应该这样。
11、家长理短、名正理顺、横蛮无理
12、理直气和:指言辞、行为正当合理,态度温和平和,不激动。
13、慢条斯理、蛮不讲理、以理服人
14、理念:指人们对于事物存在的本质观念或主张。
15、释义:通人情,懂道理。
16、理所当然:指按照应有的理由或权益,没有任何疑问或争议。
17、⑦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18、天理难容、蛮横无理、不明事理
19、⑥衡情酌理、井井有理、尽情尽理、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物有生死,理有存亡。
20、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1、出处:《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2、理由正确而充分,说话的气势很盛。[近]义正词严。[反]理屈词穷。
3、通情达理,入情入理,理性认识、物理变化,蛮不讲理,岂有此理、合情合理,日理万机,以理服人、不可理喻,置之不理,物理性质、爱答不理,天理不容,公平合理、家长理短,文理不通,穷理居敬。
4、【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理亏
5、爱理不理、不爱答理、天文地理
6、理直气壮:指言辞、行为正当合理,毫不胆怯。
7、形容说话或做事慢慢腾腾。[近]从容不迫。[反]迫不及待。
8、含“理”的成语:①理屈词穷、理所必然、理所不容、理所当然、理枉雪滞、理直气壮、爱理不理。
9、释义:指说话、做事很讲道理。
10、无理取闹、毫无理由、不可理喻
11、【解释】: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同“再做道理”。
12、理解万岁:形容理解和宽容是非常重要的。
13、⑤允理惬情、正理平治、至理名言、不可理喻、理尽词穷、横蛮无理、合情合理。
14、【出处】:《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5、【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16、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17、岂有此理、合情合理、合乎情理
18、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理直气壮
19、③天理难容、天理昭然、天理昭彰、调理阴阳、文理不通、文理俱惬、无理取闹。
20、事情做得合理,对己对人都很坦然。
1、出处:清天花才子《后西游记》:“还是这位师兄通情达理,请坐奉茶。”
2、以下是一些以「理」字开头或含有「理」字的常见成语:
3、理短情长:指理智上认为不可行,但感情上仍然深情厚意。
4、言之有理、坐视不理、通情达理
5、这些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有的强调合理性、正当性,有的涉及价值观、思想观念等。它们可以用来丰富语言表达,增加篇章的表达力和修辞效果。
6、天理昭昭、理所不容、知书明理
7、②不理不睬、待理不理、干理敏捷、据理力争、连理分枝、理切情顺、理不容天。
8、理所当然、慢条斯理、理直气壮、心安理得、据理力争、无理取闹、顺理成章、至理名言、伤天害理、理屈词穷、通情达理、入情入理、强词夺理、以理服人、蛮不讲理、爱答不理、公平合理、合情合理、置之不理、天理不容、岂有此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日理万机、不可理喻、
9、伤天害理、据理力争、至理名言
10、理直气球:形容表达时态度坚定、辞藻华丽,令人信服。
11、【举例造句】:并不等候答复,而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词穷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沙汀《呼嚎》
12、理所当然:以分明的道理为依据,没有任何疑问。
13、④循理守分、重理旧业、一理贯之、以理服人、有理不在声高、有理走遍天下。
14、理字的成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