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成语释义:足: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2、政通人和[zhèngtōngrénhé]政事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
3、富国强民:指使国家富足,民力强盛。
4、四、蒸蒸日上
5、国富民强:国家富足,人民强剑
6、翻译:我认为的兴盛时代,过年张灯结彩也不处奢侈。
7、成语释义: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8、【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9、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10、一、国泰民安
11、国富民强: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12、成语释义:屐:木头鞋。穿着木头鞋登山。形容历尽艰辛
13、成语释义:指死的婉称。
14、人欢马叫、人多势众、人多手杂、人多嘴杂、
15、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16、物阜民安[wùfùmínān]物产丰富,人民安乐。阜:盛多,丰富。
17、成语释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18、天崩地裂、天高地阔、天圆地方、天南地北、天高云淡、云淡风轻、风调雨顺、山高水长、
19、成语释义: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20、成语释义:执:拿着;锐:锐利,锋利,指兵器;坚:指铠甲,古代军人护身的战衣。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投身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21、国富民强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22、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23、繁荣昌盛:形容国家或事业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景象。
24、太平盛世,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风调雨顺。
25、国富民强意思是国家和人民富足强健。
26、【译文】:大堂里面的官员,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食。
27、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至今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28、三、丰衣足食
29、翻译: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人们争相歌颂。
30、【出自】: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31、【出自】:《后汉书·方术许杨传》:“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谣童之言,将有征于此,诚愿以死效力。”
32、国富兵强: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33、成语出处 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34、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35、桃红杏白、花红柳绿
36、翻译:可以看出当时的君主贤明,臣子贤良,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国家在政治上安定清平是有原因的。
37、成语释义:安定、兴盛的时代。
38、成语解释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39、【出自】晋·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40、草肥水美、草长莺飞、桃红柳绿、
41、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太平盛世
42、【译文】:各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愉快地生活和劳动,吃着好吃的食物穿着漂亮的衣服。
43、翻译:普天之下没有不高兴的地方,辽阔的天空,澄清的河水,天下太平。
44、今日的中国,国富民强,连敌人也不能否认这一点。
45、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真个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46、翻译: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47、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8、五、欣欣向荣
49、人口素质要提高,人口数量要减少。集中精力下一代,轻松幸福无烦恼。聪明伶俐看先天,优生优育是关键。中华民族要富强,孩子一定要茁壮。中国人口日,国富民强时!
50、成语中有许多描写国家强盛时人们生活情景的词语,如“锦衣玉食”、“富贵荣华”、“金榜题名”、“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国泰民安”等等。这些成语都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在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安定和谐的时期所享受到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幸福。在这样的时期,人们穿着锦衣玉食,食物丰盈,财富充裕,有朝气和活力,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乐观。这些成语不仅仅是对过去的描述,更是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51、出处:唐郑锡《日中有王字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52、繁荣昌盛,形容国家和事业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景象。
53、国富兵强: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54、祸国殃民、护国佑民、忧国忧民、病国殃民、蠹国害民、蠹国嚼民、蠹国残民、安国富民、蠹国病民、祸国误民、为国为民、富国安民、误国殃民、忧国爱民、蠹国殃民,名胜古迹、一场误会、神怡心旷、随高逐低、退让贤路、珠箔银屏、牢甲利兵、一片散沙、凤皇于飞、绿珠坠楼、徜徉恣肆、有恃毋恐、玄黄翻覆、目瞪心骇、断缣尺楮、众口交詈、鸿渐之仪、弃之可惜、举手可采、龙蟠虎遶、霸王之资、望风扑影、继往开来、闲言赘语
55、成语释义:天下:指全国。到处都是灾荒战祸。形容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56、【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57、【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五:“堂头官人,丰衣足食。”
58、成语释义: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59、形容国家富强的成语有:
60、出处: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下》:“可见当时君明臣良,民康物阜,致治之隆非无故也。”
61、繁荣昌盛:形容国家或事业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景象。
62、【解释】:蒸蒸:一升、兴盛的样子。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
63、【解释】: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64、成语释义: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65、依靠别人总不是办法,要想国富民强,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力更生。
66、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67、汉·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68、成语释义: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69、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70、国泰民安、国富兵强
71、翻译:黄河的水澄清,大海风平浪静。四时和顺,五谷丰收。
72、兵多将广、民富国强、天长地久、
73、出处:郭沫若《蔡文姬》第五幕:“好在这些年,年年都有好收成。真真是人寿年丰,喜事重重。”
74、物阜民丰:物产丰富
75、繁荣富强: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76、成语释义:户:门。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77、【译文】:每年海潮太泛滥,冲击州城,《春秋》醮祭,下诏命令学士院,撰写青词以祈求国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78、成语释义: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
79、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80、成语释义:江山:祖国领土。形容国家领土幅员广阔。
81、成语释义:指信口乱说闲话。
82、二、安居乐业
83、成语释义: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84、成语释义:妇女不施脂粉,入朝觐见天子。
85、国泰民安是并列关系的短语类型,国泰,民安,两部分都是主谓式合成词,合起来就是并列关系的短语类型,这样的词语有很多的,例如,风调雨顺,明争暗斗,前仰后合,承前启后,男左女右,争强好胜,欺男霸女,你来我往,国富民强,兴国安邦,善男信女,欺上瞒下,
86、汉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87、成语释义: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使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88、翻译: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89、【解释】: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90、依靠别人总不是办法,要想国富民强,惟一的办法是耳视目听。
91、成语释义:指两面拨弄、搅和。
92、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93、【解释】: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94、繁荣富强: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95、国富民强是多少代中华儿女的夙愿,如今终于实现了。
96、称心如意[chènxīnrúyì]: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出处]宋·朱敦儒《樵歌·感皇恩》:“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97、国富民安: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98、成语释义: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99、安居乐业,有安定的居所,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的好,生活,生产正常运转。国家繁荣富强。
100、民殷国富:国家人民殷实富裕。
101、形容平安幸福的四字成语有:国泰民安、称心如意、其乐融融、心花怒放、安居乐业。
102、珠穆朗玛龙头杨,万里长城龙脊梁;长江黄河龙血淌,炎黄子孙龙骨壮;国富民强龙气旺,华夏神州龙故乡;龙的传人龙胆量,龙年新岁降吉祥!
103、【解释】:足: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104、【译文】:树木蓬勃而像先前一样茂盛,泉小而像当初一样流着。
105、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物阜民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106、翻译:桓公任用管仲为官后,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107、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108、成语释义: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109、成语释义:治:太平;安:安定。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110、【解释】: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111、成语释义: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112、成语释义: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
113、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114、国富民强普天同乐昂首阔步六畜兴旺。
115、出处:唐·顾况《八月五日歌》:“率土普天无不乐,河清海晏穷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