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问答

三国演义第一回阅读感想30字 95句文案

时间:2024-05-23 13:00:59 科普问答

一、三国演义第一回阅读感想30字左右

1、《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中国历史上战乱时期的经典小说,以描写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战争策略和英雄人物而闻名。以下是一些对《三国演义》的感想:

2、三国演义1~3回写的主要是东汉末年汉室衰落,黄巾四起,主要人物悉数登场,着重描写了桃园三结义、张翼德怒鞭督邮、何进谋诛宦官、吕布叛变杀丁原这几个典故。

3、“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了我们的友谊能更深,为了朋友永远是朋友,我们一定要把答应朋友的事认真完成,只有这样,我们朋友间的友情才可以更深

4、从这本名着的时候我还收集了许多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阿斗的江山--白送”。

5、读过这3回,最大的感受便是“乱世出英雄”刘备起身微末,张飞本职屠猪,关羽本为逃亡,三人面对百万黄巾毫无畏惧,彰显英雄本色;同时扬名的还有朱隽、卢植等当世豪杰。在追杀黄巾时,引出了后来备受争议的奸雄曹操,同时还有后来猛将孙坚。黄巾清剿完毕后,从刘备兄弟三人“不得除受”看出了汉室十常侍专权之甚。

6、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7、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8、看着看着,我被“三顾茅庐”的画面吸引住了。因徐庶帮刘备打了胜仗,曹操的谋士设法将徐庶骗走。临行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孔明。

9、张飞的优点不仅仅如此,尽管他很莽撞,民间多称他为“莽张飞”,但和他的莽撞连在一起的是他知错就改的性格,在“古城会”中,张飞的知错就改令每一个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做人不够诚实。张飞对关羽不信任,因为关羽是从曹营来的,以至关羽斩了蔡阳,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他没有忘“桃源结义”的“义”时,张飞蔡悔恨自己的鲁莽。

10、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读了《三国演义》第一回,张飞、关羽、刘备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觉得我们现在任与人之间应该遵守承诺,决不可以不做到答应别人的事。

11、直至李,郭内讧,杨奉保驾,天子离了皇城,曹操一直没有动过兵,是吓怕了的京城大臣提议让兵力强大的曹操入京扶持朝政,曹操这才不紧不慢的来了,来了以后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小人得势君子危,不可一世的曹操的故事开始了。

12、最后,我要说,《三国演义》不仅让我开了眼界,还告诉了我许多小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真是一举三得呀!

13、总体而言,《三国演义》以其宏大的叙事、丰富的角色塑造和深刻的政治哲理,深深地吸引了读者。它不仅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学巨著,更是塑造了中国文化中众多英雄和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要来源。

14、本篇小说主要从黄巾起义,终于到了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

15、而孙权则是一个相对较为温和的人物,他通过联合各方势力,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江东局面。

16、刘备也终于逃出河北,和关羽等人一同来到古城见到张飞,兄弟终于怕云。

17、随着我们日渐长大,有时也总会答应朋友的事,但我们总会不放在心上,只觉得这是朋友的事,耽误一下没关系。其实当你对朋友说:“对不起,我忘了。”的时候,朋友心中不仅仅着急,更有气愤,很有可能不再是朋友了。

18、刘备三兄弟终于再一次走在一起了,真希望他们之后不要经历那么多的磨难,但是这是小说作者有怎么可能让他们这么顺利呢?

19、不过关羽也真是义薄云天,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来到兄弟面前,这样还被人家误会,竟然每对兄弟动怒,甚至没有责性兄弟半句。

20、记得刚开始寒假时,我买了一本《三国演义》,它像胶水一样深深地把我吸引了。我贪婪地读了一遍又一遍。

二、三国演义第一回阅读感想30字内容

1、其实当你对朋友说:“对不起,我忘了。”

2、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3、我要向张飞学习,学习他的快人快语、爽直公平、嫉恶如仇、从善如流、机巧,不仅和张飞一样优秀,还要比他更优秀,改掉自己粗心大意、骄傲的坏毛病。

4、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5、我们不业应该向张飞学习吗?学习他的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许我们不能在小偷抢钱包时阻止小偷,也不能和小偷展开搏斗,但能在高年级同学欺负低年级同学时主持公道,或去向老师汇报。这尽管不能算大事,但也算见义勇为。

6、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7、读后感: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8、要是我,被别人这样误会,觉得自己太冤枉了,真的可能一走了之,看来做大事的人首先要胸广阔啊!

9、人物形象:小说中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英雄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孙权、曹操、诸葛亮等。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性格和价值观,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其深远的影响。

10、第一回:刘备:忧国忧民,为人民国事着想。

11、三国演义》读后感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2、首先,我被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深深吸引。刘备被描绘成一个仁德兼备、有着强烈正义感的君子,他赢得了许多人的忠心和拥护。曹操则是一个聪明、狡诈并且决断果断的军事家,他通过各种手段和权谋来掌握了大权。而孙权则是一个机智聪明、低调谦和的统治者,他不仅在政治上有着过人的才华,还注重文化的发展。这些人物形象各具特点,个性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寒假这些天,我看完了《三国演义》前二十回,从桃园结义开始,到董承受诏为止。英雄的金戈铁马,策士的机关算尽,忠奸善恶,是非纷纭,在我看来,前二十回就是曹操的发家史。我们目击了曹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骑都尉,成为了不可一世的权相奸雄。

14、这种精神真值得俺们学习啊!

15、再后来,逃出城外,被陈宫所救,杀了吕伯奢一家,已经能看出其人品。这样的人,我不相信他愿意为了汉少帝,和董卓一起死。

1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肯定有缺点也有优点,人优不优秀在于优点的多少。即使有很多的知识,但连一点自理能力也没有,那又有什么用呢?当然也谈不上优秀。

17、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

18、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每次战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生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19、关羽:勇猛善战,很讲义气张飞:脾气暴躁,易怒、性急第一章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刘关张桃原结义刘备胸怀壮志心系百姓关羽忠义无双文武双全张飞鲁莽暴躁除恶扶善

20、刘备为了寻找自己的志向,四处奔波,历经艰辛,最终得到了关羽和张飞的相助,开始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三、三国演义第一回阅读感想30字怎么写

1、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偶遇,觉得志同道合便在桃园结为三兄弟,生死与共,同扶社稷。并吩咐人打造三人的武器——双股剑,青龙偃月刀,丈八点钢矛。

2、悲剧与英雄主义:《三国演义》中很多英雄最终以悲剧结局,如关羽的被杀、曹丕篡位等。然而,他们的壮丽英勇和无畏精神仍然让人敬佩。

3、孔明建议刘备趁刘表病危,取荆州为安身之地以拒操,备不为。曹操亲督五十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扫平江南。曹仁率十万先遣部队向新野开来。孔融劝阻曹操伐刘备,操杀孔融并其二子。

4、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5、忠诚与背叛:小说中展现了许多忠诚和背叛的故事,例如刘备与刘表、孙坚与袁术等。这些情节揭示了权力和利益对人性的影响,同时也让人反思忠诚和背叛的界限。

6、三国演义前二十回读后感-聪明的小人-曹操

7、在不得势时站在正义的一边,得势后显露野心,曹操比董卓更理智,更狡猾。善弄权术,能说会道,我不得不说他是个聪明的人,然后他也是一个小人,这样的人在现在中国社会上有很多,而很多事实证明,这样的人往往可以取得成功。

8、转眼过了新年,刘备打算再次拜访孔明。此时张飞、关羽劝刘备不要再去浪费时间了,而刘备却训斥了二人。

9、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10、道义与权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面临道义和权谋之间的抉择,如刘备在夺取荆州时的争议与考量。这将读者带入思考道德与权力之间的冲突和平衡。

11、第二十八回读后感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关羽来到古城,在张飞面前斩了曹将蔡阳释疑,唉!

12、之后三兄弟遇到程远志的黄巾军,双方交战,程远志被斩于马下。

13、注意,曹操的势力发展起来,是在董卓被杀之后。李,郭作乱之时,曹操不去和李,郭火拼,而是听从二贼的命令去杀青州的黄巾军,然后招兵买马,想做什么呢?有人可能说曹操是怕势力不如二贼,暂时听命发展自己势力。那么请看接下来就知道,曹操势力强大后,第一个打的人是陶谦。陶谦被刘备所救,吕布趁乱打曹操,曹操再去打吕布,这时候的曹操好像已经完全忘记了皇城有国贼,正劫持着天子。

14、答:读后感受是“成功,历来属于有准备并善于抓住机遇的人。”

15、而后曹操又继续表现自己,历史上著名的献刀刺董,我一直不相信当时他是没有机会,即使董卓力大,即使董卓里面有内甲,他毕竟已经“倒身而卧,转面内向”,曹操作为一个骑马打仗带五千人杀过一万多人的将军,拿着把世上无双的七星宝刀,一刀扎在背对自己躺着的胖子的脖子上应该没问题吧?就算是董卓闭眼时间太短,那么曹操当时应该也是有犹豫的。

16、此后曹操再没和董卓打过,直到董卓被王允吕布杀死,朝廷讨伐黄巾余党,曹操带着这段日子练出来的兵奉命讨贼,抓了几万俘虏,又让这几万俘虏当前锋,又俘虏了三十万,可以说这是老天爷送给曹操的大礼,这几十万也就是后来曹操的青州兵。

17、凭借裙带关系,曹操举孝廉当了官。黄巾之乱时候,曹操只是一个小小的骑都尉。但即使官位低微,他的傲慢与自信也已经显露出来。何进密谋诛杀阉党时,曹操反对何进邀董卓入京,认为只需要几个狱卒就可以杀了阉党。被何进喝退了。事实上曹操的话本身没错的,但是他的语气,个人认为有些过于狂妄了,如果不是“鼓掌大笑”,何大将军未必会“怒”,那么后来董卓之乱也许就不会有了。

18、最后,我对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倍感兴趣。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这本小说,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细节,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小说中还穿插了许多儒家思想和文化内涵,这些对于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9、的时候,朋友心中不仅仅着急,更有气愤,很有可能不再是朋友了。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的确没有同年同月同日死,或许你会认为他们不遵守诺言,但他们是为了蜀国的事业着想,所以才有了“违约”,我们与他们不同,不再是“同年同月同日死”,只是完成“我包了”等一些自己找来的任务。

20、刘表病死,蔡瑁与蔡夫人立幼子刘琮为荆州主。蒯越等人劝刘琮投降曹操,曹操因此得到了荆州。刘备不愿诱杀刘琮以夺荆州,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刘备率领军队和新野百姓弃新野而移兵樊城,新野成了空城。操兵至,诸葛亮诱操兵入新野以火烧之,又用白河水淹之,击退曹仁军。

四、三国演义第一回阅读感想20字

1、通过“三顾茅庐”的故事,我被刘备不厌其烦的毅力深深感动:刘备是一个有志气、有追求、有思想的人,做事最终必然成功。我想:不管在我们的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不管前面的道路多么泥泞,不管我们多么困难,只要我们有毅力、有目标,最终也会成功。

2、后出兵援救龚景,同时皇甫嵩、朱俊领军拒张角。扩展资料“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罗贯中把它放在《三国演义》开篇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文中描写到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

3、自古乱世出英雄,曹操也抓住了人生机遇,在刺杀董卓失败后,逃回家乡陈留,变卖田产,招募义军,投入到讨逆洪流,后又借李郭二人争执之际,迎救困厄中的汉献帝,终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好局面。

4、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

5、我要学习他的“忠”字,他是认定了刘备,就再也没有投靠别人,这让我很敬佩,想起当日本人向我们的国家进攻时,我们中国人可是出了不少汉奸,诸葛亮就像是当时跟着共产党的将军,不是小人,不会为了那个人的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国家,放弃了自己的朋友或战友,在那么险恶的时期里,他能那样的忠义,真是不简单!

6、到了孔明的茅庐,刘备得知孔明虽在,可正在午睡。当孔明醒来,发现三人便急忙召进屋。刘备拜请孔明出山相助,孔明不肯,刘备情急流泪,说:“天下大乱,百姓苦难深重啊!”孔明被刘备的诚恳打动了,答应了刘备的邀请。

7、读了《三国演义》第二回,我更看到了张飞“嫉恶如仇”的一面,他遇着不平的事便拔刀相助,决不留情。当他知道督邮对老百姓很残暴时,他怒鞭督邮以示惩罚,不是刘备出来劝阻,早就把他打死了。和《水浒传》中的李逵一样,痛恨奸臣、贪官污吏,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草莽英雄形象。

8、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9、这飞真不够兄弟,明明是自己人,千辛万苦的到兄弟的身边,还不相信云长,以致蔡阳差儿就丢了性命。

10、于是,刘畚打点行李,便与关羽和张飞一起来到了隆中卧龙岗。第一次,孔明的小童回答:孔明出去了,不知何时才回来。听完,刘畚觉得惆怅不已。几天后,刘畚又去拜访时,却只见到了孔明弟弟诸葛均,刘畚无奈,只得怏怏不快离去。

11、张飞的优点还有很多,别人对的就要学,张飞知错就改的性格也值得我们学习,人总是会犯错的,犯错并不可怕,只要改就行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12、刘备,无疑是个成功者,他的人生,实现了屌丝逆袭。他利用东汉末年,宦党专政,皇权旁落,黄巾起义之机,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投军效力,后又抓住十八路诸候讨董卓之机,三英战吕布,崭露头角,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13、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

14、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15、在寒假中,我读过一些书,但我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

16、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17、这三个人物的命运虽然不同,但他们的奋斗精神和人格魅力却让人深深钦佩。

18、三国演义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意见,不能一意孤行,忠言逆耳利于行,否则将会输得一败涂地。同时也告诉我们要不贪权势,不谋私利,严于律己,足智多谋、善于分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生活中对待事情要善于分析,面对承诺要尽职尽责。

19、而后何进被杀,曹操袁绍带兵屠杀宦官,致使汉少帝被宦官劫持,逃出宫外,被董卓所救,这样一来,董卓一到京城就成了皇帝的救命恩人,可以说,曹操在这件事上也是促成者。

20、今天,我成功地读完了《三国演义》这一篇名着,因为自从买上了《三国演义》这一本书后,一直还没有来得及读,幸好有了这个很长的暑假,才让我读到了这麽好的书。

五、三国演义第一回阅读感想50字

1、所以我要做一个不背信弃义、不为了那蝇头小利而放弃自己的国家、战友和朋友的人。

2、这便是我对三国演义前二十回的感悟,往老师批评指正。

3、随着我们日渐长大,有时也总会答应朋友的事,但我们总会不放在心上,只觉得这是朋友的事,耽误一下没关系。

4、读了《三国演义》第一回,张飞、关羽、刘备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觉得我们现在任与人之间应该遵守承诺,决不可以不做到答应别人的事。

5、内容概括:东汉末年动乱的根源,宦官章重权,民不聊生。民间就兴起了黄巾军,张梁,张宝,张角三人引起叛乱,朝廷忙派兵征讨,并下榜招兵。

6、我一定要学好知识,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学会自立,象张飞一样,做一个为人正直、爽直公平、嫉恶如仇、善恶分明、聪明机灵的男孩,让我更优秀!

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了我们的友谊能更深,为了朋友永远是朋友,我们一定要把答应朋友的事认真完成,只有这样,我们朋友间的友情才可以更深。

8、《三国演义》里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诸葛亮。

9、三国演义第一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于黄巾起义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同时,小说中塑造了一批英勇无畏的英雄人物,如刘备、关羽、张飞等,他们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完这一回,我深感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也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10、策略与智谋:小说中展现了各个势力之间的政治斗争和战争策略,包括诸葛亮的空城计、曹操的赤壁之战等。这些智谋和计谋的较量令人叹为观止,充分展现了人的智慧和机智。

11、有了青州兵,又立了战功,曹操被封为镇东将军,在兖州继续招兵买马,广招文臣武将,得了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毛玠,于禁,典韦,加上之前就有的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可以说是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震山东。

12、其次,我对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感到震撼。小说中描绘了刘备、曹操、孙权三方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各种阴谋诡计的使用。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抗,使整个故事充满了紧张和悬疑感。同时,这种政治斗争也让我对人性产生了思考。在权力面前,人们常常会失去原则和道德,只顾个人利益,不择手段。这真实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阴暗面。

13、曹操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物,凭着自己的才智和勇武,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统治者。

14、《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部经典之作,作者罗贯中通过对三国时期历史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政治斗争。在读完第一集后,我产生了许多深深的感慨和思考。

15、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的确没有同年同月同日死,或许你会认为他们不遵守诺言,但他们是为了蜀国的事业着想,所以才有了“违约”,我们与他们不同,不再是“同年同月同日死”,只是完成“我包了”等一些自己找来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