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浮光跃金。——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2、惟金三品。——《书·禹贡》。注:“铜三色也。”
3、含金含土的词语:挥金如土、寸土尺金、寸土寸金、土偶蒙金
4、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四》
5、钱:现~。助学~。
6、比喻声音美妙
7、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8、是一种可食用的金箔,可添加于酒类、糕点、蛋糕、咖啡、茶、火锅、料理、调味品、化妆品、入浴剂中,提高商品档次,显示豪华气派,增加喜庆气氛。
9、这个词语受到了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很受欢迎。在现代,这个词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些有钱有势的家族或个人,他们通过掌握财富、影响力和地位这些资源,成为社会上的精英阶层。
10、六朝金粉指的是三国时的孙吴,两晋时的东晋、南朝时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金粉是指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六朝:南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金粉: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亦形容六朝的靡丽繁华景象。
11、玉质而金色。——明·刘基《卖柑者言》
12、我们现在所介绍的食用金箔,其厚度只有万分之一毫米,对于这个厚度常人是没有概念的。作为金属本身是不透光的,但是食用金箔已经薄到对着光线可以透亮的程度,所以即使用“薄如蝉翼”来形容,
13、食用黄金的历史首推中国。远在秦汉时代,华夏富豪就有食用金箔、金粉的记载。现代,日本、东南亚也盛行吃金箔。
14、金丹换骨金铛、大晚金貂、换酒金貂、取酒金貂、贯酒金钉、朱户金断、鳝决金飞、玉走金粉粉、金风未动、金风送爽、金风玉露、金刚努目、金蝉脱壳、金刚怒目、金刚眼睛、金戈铁甲、金戈铁马、金戈铁骑、金革之患、金革之难、金革之声、金革之世、金谷堕楼、金谷酒数、金鼓连天、挥土如土、黄金海岸、黄金缕衣。
15、金钗细合金蝉脱壳、金城千里、金城石室金城汤池、
16、项掣金锁。——唐·李朝威《柳毅传》
17、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符离之师》
18、释义:形容土地收益特别高
19、比喻坚固;攻不破的或无懈可击的。
20、造句:这个地方土地肥沃,寸土寸金。
1、释义:形容地价特别贵
2、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
3、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4、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5、六朝金粉十里秦淮意思是形容六朝的靡丽繁华景象。
6、拼音:[cùntǔcùnjīn]
7、金、水二星,行速而不经天。——《隋书·天文志》
8、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9、金黄色,亚麻色,尤用指头发
10、耜广五寸,二耜为耦。——《周礼》
11、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
12、拼音:[cùntǔchǐjīn]
13、释义:把钱财当泥土一样挥霍,形容人极度浪费。
14、镶金戴玉、金榜挂名、金榜题名、金碧辉煌、
15、得遗金。——《后汉书·列女传》
16、钏、镯一类妆饰品
17、古代货币单位
18、皇帝的,天子的。
19、金属:五~。
20、橐金数千。——清·张廷玉《明史》
1、系于金柅。——《易·妒》
2、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说文》
3、释义:在泥塑人像外面涂上金粉。比喻因袭模仿,徒有其表。
4、“金粉”指的是黄金之类的贵重物品,而“世家”则表示这些人家族的世代相传,且通常代代都有权力和地位的特征。
5、食用金箔的含金量则是高达99.9%或以上的高纯度千足金箔,纯金是无毒的,同时也非常稳定,不会与常见的酸碱发生反应,例如胃酸等,因此在体内也不会被腐蚀从而产生有毒物质。简单来说,就是喝了加金箔的白酒,金箔会随粪便排出体外。
6、金璧辉煌金镳玉络、金镳玉辔、
7、所赐金帛。——汉·刘向《列女传》
8、购子头千金。——晋·干宝《搜神记》
9、金银华美之服。——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0、举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狐突闻勃鞮挥金如土,购求力士,心怀疑惑,密地里访问其故。”
11、金属的制品,可省称为金
12、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尔雅·释地》
13、刀、剑、箭等兵器
14、比喻尊重、贵重。
15、“金粉世家”一词起源于古代中国,是对社会上拥有巨大财富和权力,生活奢华、富有荣誉和地位,世代居高不下的权贵家族的称呼。
16、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17、星名。金星的简称
18、古州名。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县
19、易之以写金。——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0、出处:清·吴乔《答万季野诗问》:“宋诗如三家村叟,布袍草履,是一个人。明诗土偶蒙金。”
1、出处:《清·杨懋建《帝城花样·纫芗传》:“当万葩竞秀时,培植妙卉,寸土尺金,顾令此无足重轻之小草,蔓延庭阶,大是恨事。”
2、输不必金。——清·邵长蘅《青门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