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谨记昨日辛劳,使自己更加强大。
2、人生莫惧少年贫。
3、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4、三十七、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5、十九、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6、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7、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8、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9、二十六、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0、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1、人生莫惧少时贫。
12、六、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13、曾说:“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古来才人,有成有不成,所争每在疏密二字。”不用解释了吧,疏密太重要了,还有就是识重于才。
14、三十四、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15、意思是:起床要早,天色刚亮就赶紧起身,醒了以后不赖床。这对有拖延症或是懒惰的人来说,是极有必要的。
16、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
17、四十五、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18、曾国藩强调,做事要过得硬,只有用尽自己的每一分心来做好每一天的事,至于成功和失败,就不要太计较了。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害怕失败,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还没开始做事,就思前想后,顾忌这儿忧虑那儿,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这样反而会失去许多机会,不能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做事,其结果只能是失败。做事只有不计成败,把注意力放在所做的事情上,专心做好,其结果肯定是成功的。
19、从波平浪静处安身,莫从掀天揭地处着想。
20、四十四、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1、先求稳当,次求变化。
2、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3、曾国藩励志名言
4、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第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第三要有恒。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5、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6、十四、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7、三十八、闻人之善而掩覆之,或文致以诬其心。闻人之过而播扬之,或枝叶以多其罪,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吾党戒之。
8、四十六、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9、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10、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11、十八、人须是一切世味淡薄方好,不要富贵相,常自激昂,便不得到坠堕。
12、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13、在曾国藩看来,任何事情都不能等到明天,今日事今日毕,否则日积月累,终会造成累疾而难以消除。所以他要求自己的子侄们要有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要有勤奋的精神做保障,就可以勤能补拙。
14、今天付出的每一滴汗水,他日定能换成每一个成就。
15、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16、二十一、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17、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8、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19、曾国藩为人一生求稳,“首先谋求的是稳妥顺当,然后再谋求战术变化。”他要求子侄们做事要沉稳,凡事要考虑好了再去做,“磨刀不误砍柴工”,即便因为思考而耽误了一些时间,也好过因为冒进而铸成的大错,使得前功尽弃。这句话提醒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事先考虑周全,不仅要有稳重的态度,还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这样,做起事来就能临危不惧、处变不惊。
20、不随众人之喜惧为喜惧。
1、五是两餐饭后,各走三千步。制怒就是我所说的养生以少生气为本。保证睡眠、睡前洗脚二事,星冈公坚持了四十年,我也学习了七年,对于饭后三千步这事,我从近日起开始试行,并且打算从此不再间断。
2、二十五、好谈己长只是浅。
3、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4、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5、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6、二十、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7、三十三、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8、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9、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10、九、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1、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12、曾国藩这句话看似胸无大志,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在波平浪静处安身立命,不要把自己置身于风口浪尖之上。”做人做事,只有先在波平浪静处站稳脚跟,才有可能应付波涛汹涌的险境。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先埋头苦干,做好自己的事业,过好自己的日子,才能尽自己的努力去改善周围的生活环境,伸张正义,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从而做到“兼济天下”。
13、意思是:学会勤俭过日子,富的时候不骄傲,贫的时候不气馁,由俭来打理自己的生活。
14、十七、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15、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16、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7、三十、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8、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19、不贪财,不失信,不自足。
20、二十四、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1、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2、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3、曾国藩家训家书名言
4、三十一、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5、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6、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7、八、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8、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9、曾说:“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这个学问太深了,但曾国藩以相人识人,以识人用人出名,曾氏幕府二十多年间召集的幕僚达
10、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11、曾国藩这句话,适用于各行各业的不同人士,一个人但凡每做一件事,只要做到精神专注就能做好,如果杂乱无章必然做事无成。当代的生活繁杂多变,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很多人都会被眼前的一些迷雾所遮蔽,迷失了方向,左顾右盼,忽视了专注的巨大力量。“以专而精,以纷而散。”提醒我们,专注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在充满荆棘、坎坷的人生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敞亮。
12、十二、疾恶太严,当计其所穷。或曰:太严便是一恶。
13、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
14、曾国藩的经典处事名言有:
15、三十二、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16、二十二、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17、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8、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19、三十六、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20、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讲求清廉——“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2、五、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3、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4、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5、功名如竹笋,要让步求人送;利禄如火烛,得享便思予。
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7、曾说:“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人一生中有五类影响你命运的人,依次是父母、老师、朋友、领导、配偶。如果他们都能冠以一个“好”字,那将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8、成事之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9、图片来自网络。
10、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1、十六、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12、意思是:只有天下最诚实的才能胜天下最虚伪的,只有天下最笨拙的才能胜天下最灵巧的。所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的工作,怀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最终肯定会有所作为的。
13、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14、凡事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5、意思是:事情多么简单,与疑心之人交往,也将变得复杂;前景多么美好,与贪利之人合作,终将不欢而散。
16、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17、意思是: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留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18、十五、解仇怒箴:法生便扫,莫论是否。百年偶聚,何苦烦恼。太虚之内,无物不有,万事从宽,其福自厚。
19、四十二、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20、凡事多为别人着想,不要光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