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程普
3、丈夫何为者?当以国为家。——曹植《典论》
4、“既生瑜,何生亮?”;
5、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万古,不止冠三分。
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7、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8、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9、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10、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11、“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曹操说这句话时,暴雨倾盆,仿佛预示着黄巾之乱的覆灭,也预示着他的春秋大梦。
12、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
13、“生子当如孙仲谋”;
14、“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15、“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16、龙困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17、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18、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19、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曹操误入麦田,割发代罚,以示惩戒一事
20、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
21、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
22、以上例子说明,三国演义中的精彩句子,不仅是文学佳句,更是历史和人物形象的展示。这些句子所呈现的语境,将读者带入三国时期,感受那个兴衰荣辱、壮士辈出的时代。这些名言警句也是永恒的经典,影响了无数后代。
23、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评曹操
24、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
25、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经典之一,其中不乏令人流连忘返的句子。以下是几个精彩例子:
26、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三国志》
27、我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
28、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
29、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30、“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自幼读书,粗知礼义,观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尝不三叹而流涕也。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听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尔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披肝沥胆,笔楮难穷。瞻拜有期,伏惟照鉴。”
31、关羽的名言有很多,摘录如下:
32、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3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曹操《短歌行》
34、《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堪称“神仙句子”的语言数不胜数,略举几例:
3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陈琳《悼诸葛亮》
36、玉可碎不可改其质,竹可焚不可毁其节
37、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司马光《资治通鉴》
38、巜三国演义》语录很多,每个语录都好似富一幅动人的画卷,读后令人赞回味深长!
39、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40、“宁叫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
41、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
4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曹操《短歌行》
44、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45、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以定天下!
46、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7、“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48、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4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50、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51、“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5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曹操《论战》
5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名言出自战国策,但在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所引用。他用这句话鼓励自己,也鼓舞了整个国家。
54、“不破楼兰终不还,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三国演义中,被马超引用,表明了他的决心和才华。
55、……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
56、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57、人生几何时,晨昏忧乐各一半。——曹操《短歌行》
58、某誓与兄患难与共,终生相伴,生死相随
59、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
60、志当存高远。
61、人生于天地之间,无终始者,非君子也
62、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鲁肃
6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4、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65、“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66、“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67、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仲达评孔明
68、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69、虽有埋伏,吾何俱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