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闪烁其辞:指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但不明确。也形容说话躲躲闪闪,吞吞吐吐。
2、画龙点睛:比喻在文章、谈话等中用简单而有力的话来点明关键问题。
3、爱屋及乌:比喻因爱某人因而也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例句: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宏丽华厦的区域,开车的告诉我们说这是西人和本地富翁的住宅区域
5、因为汉语中的成语非常丰富,尤其是四字成语更是应试考试中的重点,常见的有:各有所长,千奇百怪,前所未有等等。这些成语既有褒义也有贬义,考生要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
6、例句:国民党的阴谋被揭露后,他们对这个爱国人士耿耿于怀。
7、人云亦云:指人们盲从别人的意见,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8、例句:读完这个寓言故事,我忍俊不禁。它太有意思了。
9、例句:这个故事被老师讲得饶有风趣,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10、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11、解释: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12、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13、指鹿为马: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欺骗别人。
14、自欺欺人:指自己欺骗自己,对现实不敢直面或不愿承认。
15、解释: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16、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17、身体力行:亲身经验,努力实行。
18、无可厚非:指某种行为或观点没有什么过错或错误,可以理解和接受。
19、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0、安步当车: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1、解释: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2、走马观花:比喻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没有深入了解。
3、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4、无所适从:形容在某种情况下,无法做出决定或选择,不知道该怎么做。
5、造句:在兵荒马乱的年岁,往往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6、“任重道远”一般比喻“要经历长期地奋斗”。
7、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8、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喻指灾民。哀鸣的大雁遍布原野。比喻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灾民到处都是,不可计数。
9、例句:只要走进他们的新居,就会感到,这是一个舒适的休憩处所,更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家园。
10、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11、四字成语:豆蔻年华
12、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13、有志竟成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
14、《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1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16、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四章:“‘有志竟成’,总有我们的一天。”
17、三,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18、例句:她正值豆蔻年华,当然显得分外美丽。
19、一,安步当车:从容地不行,就当乘车一般
20、四字成语哀鸿遍野高考常考。
1、例句:他刚取得那么一点儿成绩就自命不凡,真让人反感!
2、例句: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3、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4、梁上君子: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5、画蛇添足:做了多余或不必要的事情,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
6、豆蔻年华: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初夏开淡黄色花。像豆蔻一样美好的年华。原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现泛指少女时期。
7、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8、解释:泛指家庭的乐趣。
9、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0、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1、例句:想当年他所带领的军队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扫大江南北。
12、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13、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令人”后。
14、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5、例句:他的表演应该说是引人入胜的,但略嫌有点阳春白雪的感觉,还没有达到雅俗共赏的水平。
16、解释: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17、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
18、高考语文中常出现的四字词语有很多,这些词语涵盖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四字词语:
19、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搪言·今年及第明年登科》: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例句对大多数人来说,金榜题名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20、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建筑物多而集中。
1、守株待兔:指不劳而获,只想等待运气好转而不自己努力。
2、纸上谈兵:只在纸面上讨论战争、军事等问题,没有实际行动。
3、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词性为贬义。
4、解释: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5、一视同仁:指对待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偏袒,不歧视,平等对待。
6、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涂炭,烂泥和炭火。
7、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饿的惨状。
8、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
9、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10、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11、近义独占鳌头蟾宫折桂榜上有名雁塔题名反义榜上无名名落孙山
12、“任重道远”和“负重致远”都有“任务重”的意思。
13、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14、如果要在高考中使用成语,建议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逐渐理解和运用。掌握了基本的成语用法和意义,应考时才能游刃有余。
15、解释:指忍不住要发笑。
16、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7、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18、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
19、杞人忧天:形容毫无根据地担心虚无缥缈的事情。
20、解释: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1、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2、故事:东汉灵帝时,有一位小官吏名叫陈寔,他心地很善良,某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他的屋里躲在房梁上,他虽然已经发现了这个小偷,但是并没有下令捉拿,而是把自己的儿子孙子叫到身边,给她们讲如何做人的道理,不要学梁上的那位君子,小偷深受感动,便下地求饶
3、哀兵必胜:没有退路而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异:骄兵必败】
4、四,百无聊赖,指生活中思想感情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5、有志者事竟成
6、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7、二,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8、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9、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0、井然有序:形容事物有条不紊,有一定的规律和秩序。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12、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3、例句:车窗外飞掠的景物令他目不暇接。
14、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或一个行动达到两个目标。
15、一蹴而就:形容做事迅速,一次成功,不需要多次尝试。
16、“负重致远”没有此意,仅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17、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18、例句:都市宽阔繁华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交相辉映的霓虹灯,令她艳羡不已。
19、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20、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