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问答

千古传诵的诗句或名言警句 63句

时间:2024-07-04 21:00:10 科普问答

一、千古传诵的诗句或名言警句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注释】选自《史记。格虏: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3、【注释】选择《史记魏世家》。思:思慕,怀念。乱:混乱,动乱。

4、更多偏向于名言,但不是绝对,我个人认为是名言

5、爱人不亲,反其仁

6、管仲担任齐相主持政务以后,与百姓同好恶,流通货物,积累资财,使得齐国很快走上国富兵强的道路。管仲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成为齐国自强求富的指导思想。人民生活富裕,府库财富充盈,礼仪就能得到发扬,政令才能畅通无阻。管仲抓住了治国的根本,经过多年的治理,齐国逐渐强盛起来,成为春秋第一霸,历史上也有了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记载”。

7、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8、只有拥有不平常的经历,接受不寻常的考验,才能造就不平凡的成就。

9、【赏析】这是当时楚地流传得一句谚语。也是对季布“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躬,赴士之困”侠义品格的由衷赞赏。说明男子汉大丈夫说话要算数,要信守诺言,对自己说出的话要敢于负责。成语“一诺千金”源于此。

10、【赏析】晋国人豫让曾服侍范中行氏,不得重用,后做智伯家臣,智伯对他很是尊宠。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所灭,豫让发誓说:“士为知己者死”,于是改名换姓,乔装打扮,多次行刺赵襄子,未果自尽。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揭示出人类一种普遍的知恩图报的心理。

11、【注释】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诺:许诺,诺言。

12、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13、【赏析】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兄弟,成王的叔父,就地位来说在天下也不是低贱的了。然而我仍然“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频频起身接待来访的人,唯恐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说明周公懂得尊重人才,诚心待士和对人极为重视,也说明人才对治国平天下极为重要。

1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5、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

16、【赏析】这几句成语包含了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说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聪明之人不可能永远聪明,他也有失误的时候,只要正确对待失误,才能将它降低到最少。反之,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聪明的时候,只要加以学习,就会有所收获。

17、【译文】不叫罢了,一叫就使人震惊。

18、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19、【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前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20、名言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míngyán,基本意思是很出名的说法,著名的话,一般指名人说的话。出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欧阳修《归田录》等。

二、千古传诵的诗句或名言警句大全

1、经历,是人生活在世上的经验,一次不平常的经历,就会造就人的一生。

2、静夜思静夜思是一句成名的经典诗句。这句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通过深刻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对故乡不舍的情感,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流传至今,被广泛传诵和注解。静夜思的原文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唐诗中非常著名的一首,从静夜、明月、思乡等元素出发,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深刻内涵。这句诗不仅是中华文化中的传世经典,也是世界诗坛上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

3、注释: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意:意图。

4、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5、【译文】家境贫寒就会思慕贤惠的妻子,国家动荡就会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6、【赏析】这句人们传诵千古的名言,是世人对禽情人性进行长期观察后总结出来的精辟之见,它道出了善是人的本来面目,人在生命走到尽头时,回归到了善的境界,总愿将自己最美好的东西奉献出来,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7、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8、【译文】大丈夫甘愿为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愿为爱慕自己的人修饰容貌。

9、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0、【译文】洗一次头三次提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为的是接待来客。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2、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13、名:名人、有名的句:句子、话名句:名人说过的话、有名的句子

14、【译文】慈爱的母亲有败家的孩子,严格的家庭里没有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15、【译文】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诺。

16、感谢经历吧!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但都是生命的过程。经历的多,生命有长度;经历的广,生命有厚度。

17、“千古名言”意思是:流传久远而有价值的名句,具有长远存在价值的、为人传诵的著名语句。“千古”意思是:指久远的年代;永远地,引申为具有长远存在的价值;“名言”意思是:著名的为人传诵的语句,古人名句,百读不厌。千古名句:就是从古至今直到以后都会为人传诵的精典句子。

18、【注释】选自《史记·周鲁公世家》。沐:洗头发。吐哺:吐出口中所吃的食物。

19、【注释】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20、【注释】选自《史记滑稽列传》。善:友好,和气。

三、千古传诵的诗句或名言警句有哪些

1、名句就是被广为传颂意蕴丰富的句子。可以是唐诗宋词中耳熟能详的,也可以是名人名言,还可以是诸子百家文集上的名句名篇。

2、赏析:把以往的得失当作将来的借鉴,也就是追溯以往而策励将来。有些追悔过去的过失,还有些人以炫耀以往的成功,但如果仅仅沉浸于追悔与炫耀之中,而不去觉悟将来过去的重演或成功不可能再来,那对将来事业的成功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必须吸取以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防止将来错误再度发生。不再去蹈以往的覆辙,那才是有益之举。就这一点来说,前人已给我们总结出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3、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5、【译文】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在上位的人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出命令人们也不会遵守奉行。

6、【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7、【赏析】齐威王喜欢使用隐语,即不直述此事而借它词来暗示的话语。一次淳于用隐语对他说:“国中有大鸟,止之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此鸟是齐威王的自喻,用大鸟的一飞冲天,比喻自己虽然暂时不露声色,实际上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旦行动起来便是震惊天下的远大举动,充分表达了齐威王的远大抱负何理想,以后的史实也正面了齐威王自喻的形象准确。

8、【注释】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尽:完。良:好,优。

9、著名的言论或话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曰:此子疲於津梁。于时以为名言。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公尝语尹师鲁曰:恩欲归己,怨使谁当?闻者叹服,以为名言。朱自清《论标语口号》:格言也罢,名言也罢,作用其实都在指示人们行动,向着某一些目的。

10、称说;描述。《书·大禹谟》: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孔传:名言此事,必在此义。唐郑綮《开天传信记》:力士再拜贺曰:非常之事也,愿陛下为臣一奏之。其声寥寥然,不可名言也。宋苏轼《贺提刑马宣德启》:其为喜幸,岂易名言。清钱谦益《读杜小笺中·寄张十二山人彪》:此数句隐显映带,其妙处未易名言。

1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2、经历,要是说起经历,我可谓是两朝元老。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有许多障碍物阻挡着我前进,我必须历尽万难,来证明我的价值和意义的高尚。

13、【注释】选自《史记。智:聪明,智慧。虑:思考,谋划。愚:蠢笨,无知。得:得到,获得。

14、赏析:《史记》中记载,刘邦到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留他饮宴,谋士范增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准备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对樊哙说:“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后即用以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实则想乘机害人。

15、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16、选自《史记管宴列传》。仓廪:仓库。实:充实。荣辱:光荣和耻辱。

17、【注释】选自《史记。士:男子的通称。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好朋友。说:同悦,使高兴,使喜欢。容:装饰打扮。

18、【注释】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身:自身,本身。正:正派,正直。令:发布命令。行:做,行施。从:听从,顺从。

19、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四、千古传诵的佳句

1、【注释】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2、译文: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3、译文: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