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戴圣《礼记.学记》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
5、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7、二十二、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晁错论》
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梁启超
9、在汉代就有一个叫做凿壁借光的故事,小时候匡衡是非常穷的,夜晚是点不起灯火的,而隔壁却是一个富人,并且有灯火,所以小时候的匡衡就通过凿壁借光来学习,而匡衡也是在后来成为了汉朝最伟大的文学家。
10、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11、“学所以开人之蔽,而致其知。学而不知其方,则反以滋其蔽。”
12、于是也就有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样的谚语。
13、二十三、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留诲曹师等诗》
14、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1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
17、十七、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病起》
1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0、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21、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22、正德利用厚生。学以致用,一是有益于世道人心,二是有益于国计民生
23、劝学名言警句
24、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25、十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
2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27、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2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9、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30、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2、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
33、——《论语·为政》
34、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36、二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卜居》
37、孙权就说道你忙难道还有我忙吗?
3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39、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40、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1、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42、“学则正,否则邪。”
43、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
44、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45、七、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始作镇军参军经曲》
46、“学不足以修己治人,则为无用之学。”
4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4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9、“学则乐,君子无处非学,故无处非乐。”
50、学无止境——刘开
51、“学而不化,非学也。”
52、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53、十九、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咏史·其一》
54、囊萤映雪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了车胤和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车胤家境贫困,买不起灯油,但他在雪地中看到窗缝里透进的光亮,想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在大雪的映衬下,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尽管寒冷,他立即看起书来,并且克服寒冷,搓搓手指。这种刻苦的学习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最终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55、四、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言志诗》
56、而东吴的大都督鲁肃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人,平时也很是瞧不起这位只知军务的,言谈粗鲁的吕蒙。
57、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58、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鹤林玉露》
5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0、最珍贵的财富是时间,最大的浪费是虚度流年。
6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62、十、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冬夜读书示子聿》
63、“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6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65、“悬梁”,出自《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1][2]
66、在三国时代,虽然是一个战乱的时代,但是却同样有一个劝学的故事,那就是三国东吴吕蒙的故事,吕蒙做为三国时期的一员名将,而且是一员战将,而且是东吴最为知名的大将之一,而孙权对于这位将领也是非常的关心,在一次就非常关心吕蒙这位大将的学习问题。
67、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68、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6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70、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71、八、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其一》
7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3、十八、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7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7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76、学习不止于课堂,终身学习永无止境。
7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都是在强调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7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古今贤文·劝学篇》
7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8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81、细线常锯木必断,檐水久滴石必穿。
8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83、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8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加工以后就能变直,刀剑在砺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君子学习渊博的知识,并且能经常注意考察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而行动上也不会犯错误。荀子用木与刀剑为例,来说明人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检验自己。与这个意思相近的,是《论语》中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也是说要经常检查自己。
85、“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8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8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88、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宋太宗《勤读》
89、所以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劝学的故事,所以做为我们这样的现代人来说,就更加应该的认真学习。
90、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91、——《庄子·让王》
9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3、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今贤文》
94、学问是一座宝库,勤奋是钥匙。
95、以下是一些劝学的格言:
96、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97、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98、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歌》
99、十一、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题弟侄书堂》
100、我们的历史文化有五千年之久,也是一个文化古国,而且我们也是深受儒家文化的思想熏陶,所以向来我们对于学习,对于教育都是非常重视的,而在历史之上也就有许多劝学的故事。
101、后人把这两则典故合成“悬梁刺股”用来形容勤奋苦读。
102、但是在一次与吕蒙的交谈之后,鲁肃对于吕蒙的学问也是不由得惊叹起来了。
103、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04、二十一、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