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3、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5、·恃武者灭,恃文者亡。
6、周西伯昌,怀此圣德。
7、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生怕解释之词有偏颇,负了曹君霸气,就解释一二句,以示心意。
8、·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9、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10、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1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13、注释:说的是曹操功名盖世,建立大业,但是却因疾病撒手人寰,其子嗣相互争夺家业,弄得四分五裂。
14、·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15、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6、宁我负天下人,而不愿天下人负我。此话出自曹操之口,正是此极端自私的想法,造成枉杀无辜。将好心助其的吕太公一家杀掉。
17、·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8、“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表现出作者面对萧瑟秋风,仍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19、注释:曹操的军事才能真是运筹帷幄,北边打败袁绍,南方吃掉刘琮,东杀公孙康,西平张鲁,九州百郡以大部分归顺,但是天妒英才,大业未成却身死。
2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2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2、原话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23、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24、《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象,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5、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置屯田令》
2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书西江造口壁》
2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8、·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
29、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32、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33、曹操因为谋杀董卓失败而逃亡,有一天来到了一个老朋友吕伯奢的家里,吕伯奢看老友前来,告诉他的儿子们要磨刀杀猪来招待曹操,而吕伯奢自己前去镇上买酒,当吕伯奢的儿子在外磨刀时,不明原因的曹操,心里很是疑惑,认为他的儿子们想要杀掉自己来领钱,于是三下五除二把一家人全给杀了,而当曹操看到猪圈里绑住的猪时才恍然大悟,最终还是说出一句:“宁叫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
34、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3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6、欲攻敌,必先谋。——曹操《谋攻篇》
37、·圣人之用兵,戢时而动,不得已而用之。
3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39、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三国魏·曹操《却东西门行》
40、·选其乡之俊造者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41、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4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43、圣人之用兵,戢时而动,不得已而用之。
44、驾六龙,乘风而行;行四海,路下八邦;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45、·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46、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4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4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绝句》
49、投死为国,以义灭身。——东汉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
50、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如能变乱为治,岂非不幸中之大幸!
51、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5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53、·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
54、《魏书》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55、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56、最火的是:宁叫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
57、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5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贞《生查子》
59、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60、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6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63、·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64、·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65、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66、·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67、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68、·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69、人定是有忧愁的,那身为一条好汉,请你别把忧愁放在心上,一杯烈酒,和忧愁一并咽下!
70、·未闻无能之人,不斗之士,并受禄赏,而可以立功兴国者也。
7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2、·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73、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
74、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5、笔者对于曹操有些许倾慕,
7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77、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78、毛泽东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7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80、·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81、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82、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8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8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85、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8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东汉·曹操《步出夏门行》
87、·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88、·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89、·性不信天命之事。
90、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9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9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93、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94、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95、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9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97、你倒是把这首诗的名字发出来啊!古诗中的千古名句倒是挺多的:
98、应该是曹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9、老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00、·天子授予官爵,人臣上表辞让,不一定要三次。
101、·没有才能的人,不能立功,无益于国家,不得受禄赏。
102、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103、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104、·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105、·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106、受赐圭瓒,钜鬯彤弓,
107、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个称帝,几人称王?——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108、《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109、·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110、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11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12、圣人用兵之道,不算励志,却可共勉!
1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14、千古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太阳和月亮;若:如同.好像是;星汉:银河。全句意思是“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115、·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11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117、·辞爵逃禄,不以利累名,不以位亏德谓之让。
11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1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1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民歌《长歌行》
121、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122、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123、欲取胜他人,自己先要立于不败之地!
124、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125、·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
126、注释:曹操带兵三十多年,手上从不离开书,书上有行军之道,日夜读之,每次登高必定有诗句,大多数都被人们作成乐理,王沈《魏书》.
127、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128、赵蕤运筹演谋,鞭挞宇内,北破袁绍,南虏刘琮,东举公孙康,西夷张鲁,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志绩未究,中世而殒。出自《长短经卷六霸纪下》。
129、·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30、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13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132、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13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13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3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136、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137、·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138、·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
13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14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4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42、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4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14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145、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14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饮酒》
147、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