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2、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3、——刘义庆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4、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5、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6、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7、老夫之书,本无法也。——黄庭坚
8、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9、——王羲之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扬雄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10、“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11、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
12、——袁昂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13、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14、——张怀瓘老夫之书,本无法也。
15、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欧阳修
16、意在笔前,然后作字。——王羲之
17、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
18、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19、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扬雄
20、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婉若银钩,漂若惊鸾。
1、——索靖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魏晋·王羲之这句话是王羲之自己书写时独创的,“小”这个字上下都有点,上方的点代表善,下方的点代表恶,他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出应该珍视小事,做到行为正义,不管大小事情都应积极去做。
3、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4、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5、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6、——黄庭坚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7、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8、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9、——欧阳修怒猊抉五,渴骥奔泉。
10、“书法与山水齐名,而山水不必山水也”——明·陈继儒这句话意为书法艺术与山水画同样受人们喜爱,但书法的艺术魅力不需要绘画中的山水图案,书法本身就是一种承载了自主创新的艺术形式。
11、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瓘
12、——方玉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
13、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
14、书法是国学,从古至今不乏格言名句,比如:
15、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张怀瓘
16、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17、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18、——欧阳修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19、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方玉
20、怒猊抉五,渴骥奔泉。——欧阳修
1、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2、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刘义庆
3、婉若银钩,漂若惊鸾。——索靖
4、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