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说话虽然损了点,但都是大实话!
2、你要求孩子做到的,你自己能不能先做到?你不允许孩子去做的,你自己是不是绝对不会做?
3、但我从来不惩罚学生,因为这不是学生的错,责任在家长!
4、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要回复从前的和谐,首先家长要正确看待舆论,不以偏概全,不带着眼镜看老师,然后就要就要斩断利益的链条,让老师这个行业回归教育家的本性,而不是像一个商人。
5、您好,其实学校期末不公布学习成绩,而只以ABCD来分段除了响应国家政策外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家长要参与到孩子的平时的学习里去,不要唯期末成绩论。
6、一是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任何触犯国法的行为,将会让你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二是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坚决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坚决不搞有偿补课。
7、首先声明,我所说的,只是针对小学生,对于高中生,我觉得说啥已经没有作用了,大道理那些孩子都懂,可是他们已经形成了不良的习惯,约束不了自己了。对于高中这么大的孩子,家长就不要在絮絮叨叨地说教了,就直接告诉他,你的人生你做主,其他你在说啥都没啥用。
8、孩子犯错的时候,老师会认真跟他沟通:犯错的原因是什么?孩子的想法是什么?未来打算怎么办?但在家庭当中很多家长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首先会乱发一顿脾气,对孩子的想法不管不顾。
9、顾及到老师的面子
10、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真正负责任的家长他们是不怎么担心孩子的期末成绩的,只要看到孩子的分段,他们就大概能知道孩子的成绩分布。为什么会这样呢?
11、给孩子商量好,孩子可以看多长时间的电视、手机,我个人觉得上午不许看手机电视,多安排点跟学习有关的活动。可以在午后或者晚上,分两个时段玩,时间把控在一小时之内。告诉孩子,到时间必须停下来,如果不按规定超时,那么就会被减短下次玩的时间,这样的规定要坚决执行,不能妥协,否则的话,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就无法再约束孩子了。
12、下面有两张是我要求家长签字的图片!一张合要求的,一张是不合要求的。
13、我当班主任时,几乎从来不请家长到学校的。但是这件事确实太严重了,就第一次破例请了家长。孩子的妈妈是个包工头,家里很有钱,但是对孩子疏于管理,而且特别溺爱孩子,她并不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对。
14、为什么要嫌弃老师呢?而且不是“讨厌”,而是“嫌弃”?孩子有这样的心理必然是有原因的,有可能是老师确实有问题,但大概率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
15、首先,感谢邀请。
16、你们公考的时候,看中的一条是教师工作的稳定性。事实也是这样,教师工资的收入稳定性是社会大多数职业比不上的。另外,假期较多,也方便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
17、学校里,所有的老师对待孩子行为的态度基本一致,遵照同样的规则。在家里呢,很多家庭的奶奶、爷爷、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的态度就不一致,也没有统一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孩子学会了钻空子,自然就没有规则感。
18、我对家长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孩子的作业家长必须签字,而且要求家长一定按作业任务逐项签字,如背诵,家长就签“已熟练背诵”,如果是默写,家长就签“已独立默写”,如果是练习,家长就签“已完成练习”,家长不可以只签一个“已完成”草草了事!
19、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错误是偶然所为。专家常提醒父母:“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凡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赢得老师的好感。
20、现在的家长们对于孩子不是没有管教的办法,文化素质高的家长,谈起教育孩子的理论,那是滔滔不绝,可是他未必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因为太爱自己的孩子。只要孩子对于家长说的话,不认可,投降妥协的永远都是家长。就这你还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吗?家长要坚持原则,不要轻易向孩子妥协。
1、如此,你才是个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
2、孩子上了幼儿园,或者是小学,你会发现他特别习惯于听老师说的话,拿着老师的话当成“圣旨”,反而是生他养他的父母,说什么孩子都不听。
3、曾几何时,老师和家长关系还是很和谐的,家长尊敬老师,学生也尊敬老师,老师个和家长之间也没有那么多的利益纠葛,大家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努力。但如今,老师和家长的关系远远比不上从前那么和谐,甚至在某些地方已经比较紧张,这是不争的事实。
4、拿语言智能发展来说
5、看多了许多老师碌碌无为一辈子,教学无创新,工作无成绩,真心为他们惋惜、心痛。
6、客观看待自己的孩子
7、对于小学生,我觉得家长的约束和培养还是很有作用的。毕竟他们还小,很多的不良习惯还是可以慢慢纠正过来的。
8、孩子喜欢嫌弃老师,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大家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这都要嫌弃人家了,那还怎么愿意听他上课、接受他的教育?
9、孩子在两岁时已有了专注能力,到6、7岁入学时注意能力已经基本稳定,因此,幼儿是培养专注力的关键时期。当孩子在专注做一件事情时,你有没有打扰他?你家有没有让孩子可以专注做事的环境?
10、一、年轻教师遇到了好时候
11、一是入职前已经考虑好教师职业的优劣,入职了就要安心工作,不能三心二意。不然,干脆辞职,再谋高就;
12、您好!幼儿园优秀家长申报理由可参考如下:
13、有了工作能力,成了名师,你的收入也会提高——职称上升更容易,论文、讲学等收入也会增加。
14、这样问清楚之后,不仅自己心里明朗了许多,而且还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一些问题,与老师一起共同努力,让孩子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15、现在很多家庭里都是这样的情况,孩子刚放假的时候,家长们都和颜悦色的,对于孩子百依百顺,可是没过几天,这种祥和气氛就被打破了。因为神兽们好吃懒做不说,还天天要么抱着手机玩游戏,要么守着电视看个不停。
16、所以,与老师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孩子刚入幼儿园,家长有很多不放心的地方可以理解,但也要相信老师能把孩子照顾的很好。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很重要。千万不要自己胡思乱想,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老师是非常清楚的,有疑虑和问题,一定要及时和老师沟通。
17、我们家宝宝这次表演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需要提升的地方?
18、孩子们,你们现在入职教师,遇到了建国以来最好的时候。无论工资待遇,还是工作环境,比起我们年轻的时候,好的不是一点点。
19、其实,哪个行业没有害群之马呢?那些老师中的败类我们也深恶痛绝,但那只是个例,绝大部分老师还是爱岗敬业,还是有师德的,还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
20、再比如说专注能力
1、如果家长只是象征性地签字,而不去逐项对照后再去签字的话,有时候很多孩子应付了事,尤其是那些学习不自觉的孩子。比如默写,如果家长不注意,孩子就有可能变成了抄写;比如背诵,如果不去核实一下,孩子可能根本就没去背诵,还比如,很多作业作业任务,孩子可能根本就没去完成,家长只问下孩子孩子完成了没有,就去签字。
2、家长要给出孩子明确的态度:不能挑三拣四,作为学生应该是你适应老师,而不是老师去适应你。
3、首先来看家庭教育与学习能力发展的关系
4、首先,家长要树立自己家长的个人形象,不要因为爱,轻易向孩子妥协。
5、此外,孩子的逻辑智能,空间智能,甚至是运动智能都在学龄前便形成较高的发展水平。
6、上学时,专注力水平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专注力好的孩子与差的孩子学习知识,就好像海绵和铁放到水里,一个尽情吸收,一个慢慢生锈。
7、想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你最好先成为那样的人。育儿先育己!自己做不到的事,自己没完成的梦想,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去做、去完成。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他们会观察也会思考,他们甚至比父母更了解父母自己。
8、芸芸众生,来往都是客,起居都是情,删与不删都是满满的心情!衷心感谢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亲们,与你一颗善良的心灵系于诗与远方。
9、其二,有些老师也确实不自爱,不珍惜这个行业的名声。乱订教辅资料的有之,乱补课的有之,乱收费的也有之……而且在城区,有越演越烈之势,这是导致家长和老师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老师的功利让单纯的师生关系几乎变成了买卖,老师这个职业也似乎变成了服务行业,家长花钱买老师的教育。这样的商业关系何谈尊重和感恩?就像我们去场买一件衣服,我们会感恩售货员吗?花钱买服务而已,谈不上不尊重,但也谈不上感恩和感激。
10、既然入了教师这一行,就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这不是什么大话,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1、正常情况下,一个学生会嫌弃一位老师,原因无非是“老师偏心”、“老师就喜欢针对我”、“老师一点都不重视我”、“老师说话的声音好搞笑”等等。这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正常的心理波动,不能算敏感。
12、而有一类家长却分外关心孩子的期末成绩,为啥呢?因为这一类家长平时都不怎么关心孩子学习,也不曾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辅导中,所以就想看看孩子的期末成绩能不能对得起自己平时的辛苦工作。
13、三、争取当“名师”
14、我有四十年的中小学教学经历,一直奋斗在农村教学第一线。有很多想对年轻教师说的话。若是说介绍经验吧,算不上。咱长话短说,下面说的,也不算经验,算是个长辈的忠告吧。
15、上来先劈头盖脸的把孩子骂一顿,相对应的,事情过后,却又不去考虑事情本身的教育意义,不再追究事情的前因后果,就让它“往事随风”了。
16、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态度,做好孩子的引导工作。否则,不仅对孩子的学业不利,甚至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
17、优秀的老师不会轻易发脾气,会用更加冷静的态度去跟孩子进行沟通。在家庭当中,很多父母面对孩子的时候,容易失去冷静。越是亲近,你越不愿意去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率性而为。
18、不要等到孩子有了严重问题才去找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在轻松气氛下互相认识的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交换看法时,相互之间很少保留意见。
19、您是哪个类型的家长呢?您觉得你要做一个永远掌握大方向的船长呢?还是只做一个叽叽喳喳的水手,时不时就迷茫了?
20、二、提高认识,转变思想,积极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
1、总的来说,孩子如果是一棵小树苗,家庭教育就是深入地下的根系,这个根系扎得越深,通过学校教育,这棵树就有枝繁叶茂的无限可能。反之,根不深,歪了,倒了,就长不高了。
2、家长想叫孩子一点不看电视,一点不玩手机,在目前肯定是做不到,也不现实。家长们天天刷手机,你告诉孩子手机不是个好东西,你却天天刷的不亦乐乎。如果你想孩子一点都不看不玩手机,或者电视,除非家长先做好模范带头的作用,自己回到家一点都不看不玩。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完全限制孩子玩手机。
3、很多家长说不懂,没关系,很多东西不需要你懂!孩子写得工整不工整能看得出来吧?有没有去独立默写而不是去抄写能看得出来吧?数学练习有大量空白能看出来吧?读英语单词
4、二、干一行,爱一行
5、我想问:你们家有没有家规家风啊?你们家的长辈们会鼓励孩子做哪几件事?又坚决不允许孩子做哪些事情呢?如果你想了半天也说不清楚,那我只好判断:你们家的规则感还真不是很强。
6、问题中所提到的,班级活动和表演的时候,孩子总站到后面,家长不要一开始就以为自己的孩子被老师区别对待了,而是要客观的分析一下。孩子个子高,或者表演的并不是特别优秀,都会被安排在后排,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要注意一下,是不是孩子有些内向,拍照的时候喜欢往后走。
7、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微友。
8、当家长习惯为自己找借口的时候,孩子的借口就变得顺理成章!
9、那么,家长应该如何与老师沟通呢?
10、我很佩服这位家长,用极其简单的一句话促进了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她没有喋喋不休地与老师一起研究孩子的优势与不足,她把对老师的尊敬做到了极致,这让老师不得不对她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照,所以孩子的进步与成功是不言而喻的了。
11、适当透露出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取得谅解
12、近些年,经常因大人批评教育的方法不当,导致学生跳楼、自杀的案例时有发生,很多的悲剧就是这样在一瞬间发生了。难道这一例例血淋淋的事件还不足以警醒我们吗?
13、家长应该与老师保持密切的互动和交流,但并不是送礼。
14、随和和老师沟通
15、与其挖空心思的想知道孩子的期末成绩,还不如好好留心孩子的平时成绩,做一个心中有数的妈妈。这样也不会因为孩子成绩一时的波动就心神不灵。
16、这一切都是很多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也是同样的老师,同样的作业,同样的课堂,为啥孩子的成绩千差万别的重要原因之一!
17、我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我遇到过一位智慧的家长,每次家长会或家校沟通信函中,这位家长都是极其简单的话语:“老师,您辛苦了!”如果是当面,家长还会伴随着这句话给老师深深地鞠一躬。孩子大学是在北京读的,毕业后赴美留学,现在暂时在美国硅谷谋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18、即使家长希望老师听听自己的意见,也不要伤老师的面子。较好的做法是:首先要让老师感觉到,家长的看法是正确的。当老师真正意识到家长的看法是有道理时,老师是能够认真听取家长意见的。
19、孩子有这样的心理波动很正常,此时作为家长的态度,对于孩子后面的心理发展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20、话说某校一年级某班,学生底子薄弱,老师多布置了写作业,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做至深夜七八点,于是怨声载道,但在群里却是敢怒不敢言!
1、发音清晰,表达能力好的孩子一定是家长在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期经常与孩子沟通,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及时纠正孩子表达中的语法错误。
2、既然入行了教师职业,我们就力争在这个职业中干出点名堂来。
3、其实,签字的目的,不是让家长去批改作业,而是就是让孩子知道,在家的每项作业必须认真高质量的完成才行,不能蒙混过关,慢慢孩子就养成了好的习惯。如果家长每天不问事,孩子也就顺势而下,放松自我!
4、无限尴尬的人生百态,稍不注意,群主就被黑了。
5、为什么要求这样做,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妥,但我有以下几点自己的想法,为自己辩护一下:
6、三、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无缝衔接
7、现在孩子们都被家长圈在家里面,怕孩子出去玩有危险,可是孩子天天憋在家里,有什么意思,他得打发他的无聊的时光,于是迷上了手机和电视,并且这样的电子产品,让孩子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家长如果就简单地剥夺孩子的喜好,你要给予孩子更加有意思的活动。陪孩子多出去玩耍。这样才可以慢慢地切断孩子对于手机电视的迷恋程度。
8、即使家长很生气,而且家长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长同老师交涉之前也要对老师好的一面加以肯定。
9、当然,刚入职,工资起点低,经济上紧一点。但过几年,工资会高起来。国家已经建立工资增加长效机制,每隔两年,薪级工资就会提高,“教师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已经不是一句空话。说实话,工作40年,也就是这2年,我才对工资算是满意。
10、很多家长也给孩子制定了学习计划,可是很多监督不力,最后流产,那计划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所以家长的作用就是监督孩子执行就可以了。慢慢孩子形成了习惯,家长也就不用天天盯着孩子了。
11、我是小学老师,我班里的家长经常性的在假期,给我告状,说孩子不听话,除了看电视就是玩手机,不让看,就闹脾气,撒赖,家长觉得管不了,说告诉老师,还有点胆小,也只是震慑一会,因为孩子知道放假了。老师也管不到他了。所以老师的威慑力也不是那么大了。
12、因为这一类家长时刻注意孩子的学习动向,孩子考试,根据考多少分了,所谓胸有成竹嘛!
13、当个遵纪守法的教师
14、注意和其他家长的沟通
15、承认孩子的不足
16、喜欢嫌弃老师?也就是说孩子嫌弃老师不是一次两次咯?那要注意孩子是否过于敏感,是否以自我为中心。
17、对于手机和电视的管控。
18、父母决定了孩子是否优秀,老师决定了孩子能有多优秀。哪个更重要呢?
19、我是某某的家长,某某能够健康成长和进步,离不开园方的正确教育领导,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在孩子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提升,为了孩子的成长教育,作为家长也仅仅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也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20、毕竟还是假期,孩子们一定要吃好喝好玩好,也要把自己的学习安排好,这样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