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山行》唐朝·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隔浦莲》白居易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6、幽植众能知,贞芳只暗持。
7、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8、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9、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0、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11、《石灰吟》明朝·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2、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13、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1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5、《早梅》柳宗元
16、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17、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18、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19、“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王之涣《登鹳雀楼》
20、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1、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2、居高声自远,非是借金风抽丰。
3、译文: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4、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赠别》
6、《忆梅》李商隐
7、这首诗题咏的对象是画上的菊,诗歌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8、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9、《卜算子·咏梅》近现代·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0、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1、古剑篇/宝剑篇
12、唐代|作者:郭震
13、《琴曲歌辞·幽兰》崔涂
14、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6、《曲池荷》卢照邻
17、但愿人常健,骑着千里马。——杜甫《将进酒》
18、托物言志,即讲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梦想、志向或理想的寄托者.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清晰、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19、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20、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4、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5、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6、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7、《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8、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9、郑思宵: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0、⑶通常表达落寞、寂寥、孤独、凄婉的悲愁情怀,对生命凋谢的伤感。
11、《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2、《早梅》唐朝·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4、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6、《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7、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唐代陆游《游山西村》
1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0、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2、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清平乐·六盘山》近现代·毛泽东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4、《早梅》唐朝·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5、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6、这些诗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人类活动中的具体事物,表达了作者的心情、思想和价值观念。
7、隔浦爱红莲,昨日看犹在。
8、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9、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1、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
1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3、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借描述石灰历尽磨难却留下清白的历程,表达了自己忠贞爱国、勇于牺牲的情怀。
15、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钗头凤·世情薄》
17、译文: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18、“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宋代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9、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20、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1、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2、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3、《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
5、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水调歌头》
7、菊花:《菊》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8、北陂杏花:《北陂杏花》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1、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12、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13、⑵写梧桐不甘凋谢,在秋风中振作精神,表达了作者面对秋天不伤感,自勉自励的情怀。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1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杜甫《春望》
15、《武夷山中》谢枋得
16、《爱莲说》宋朝·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17、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画菊》郑思肖
19、托物言志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描绘来表达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以下是几句著名的托物言志的诗句: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正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