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旌危。
2、屯聚的云块遮住了星月的光辉,庭院中却是一片由白雪组成的洁银世界。诗句写夜间瑞雪满庭的景象。“屯”字写出云之厚重,可以想见到天空晦暗一片,大地幽黑不明的意境。然而,诗人转而将笔锋移向飞雪,它们象飘飞的玉屑在院中飞舞,将庭院装点得格外素洁。“集”字既写出了雪之密,又饱含了诗人对瑞雪的喜悦之情。
3、唐·祖咏《望蓟门》
4、氛氲发紫汉,杂沓被朱城。倏忽银台搆,俄顷玉树生。
5、【作者】韩愈【朝代】唐
6、唐·杜甫《前苦寒行二首》其二
7、高适,胡天八月即飞雪。以前一诺不信,后来亲见乃之古人不欺我。
8、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9、沙村白雪仍含冻,江县红梅已放春。
10、对于这样的美景,诗人不敢睡觉,怕东风吹散这飞雪,停杯待月,依靠着栏杆,怕自己不舍今夜的美景。
11、陈毅的,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好像一诺有点看不起这类的句子。
12、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
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凉州词二首·其一》
14、宋·林逋《孤山雪中写望》
15、江渠合为陆,天野浩无涯。
16、对此频胜赏,一醉饱清欢。呼䣔童翦韭,和冰先荐春盘。怕东风吹散,留尊待月,倚阑莫惜今夜看。
1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使至塞上》
18、拖枪半夜去,雪片大如掌。
19、姜白石的,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不仅得梅花神魄,也见雪之精神。
20、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一径何人到,中林尽日看。
1、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
2、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3、于武陵《横吹曲辞•洛阳道》
4、牛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
5、在岭南很少看见雪景,如今在江上总算看到大雪覆压着的青山了。令人惊奇的是积雪封锁了峡口,出峡的通路断了,唯有一座孤峰高耸入雪端,还露出青青的颜色。这首诗写羚羊峡上的雪景。诗中把银装素裹的山恋比作翠色的屏风,生动而形象。“插”字写山峰的顶部由于地势过高而无白雪堆积,如此便突出了它的陡峭和高峻。“惊”字传神,极言雪大竟达到令人迷失方向的程度。
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自《凉州曲》
7、李颀《相和歌辞•从军行》
8、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9、齐己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不让王半山的,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之句。
10、元·黄庚《雪》
11、杜甫《前苦寒行二首》
12、最喜悦的雪:怕东风吹散,留尊待月,倚阑莫惜今夜看。
13、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14、唐·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5、刘长卿《温汤客舍》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7、谢灵运《岁暮》
18、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出自《渔家傲·秋思》
19、素雪纷纷鹤委,清风飙飙入袖。
20、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1、馀雪依林成玉树,残霙点岫即瑶岑。
2、比起一诺的。对雪遥相看,依然天地中。差的太远。
3、一、原文: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4、贯休《乐府杂曲•鼓吹曲辞》
5、冰雪覆盖,江河沟渠都变成陆地了,天空阔野白茫茫地连成无垠一片。诗句写雪后江渠成陆、天野无界的景象。诗句中,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是雪。江渠、陆地、天空、旷野都覆盖和弥漫着瑞雪,所以才“合为陆”、“浩无涯”。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极有气势地画出了雪大而密、浓而厚的情态,把水陆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远景推到读者眼前。两句诗气象开宏,意境壮美,颇富浪漫色彩。
6、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浪花舞,正见江天飞雪。远水长空连一色。
8、苏东坡,尚余孤瘦雪霜姿。得梅花神魄。学东坡词当从此句悟入。
9、咏百花诗句梅为最,咏天时诗句雪最多。这个是无可争议的。流传最广的,当属毛泽东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
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唐·杜甫《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12、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3、大雪飘落在北台上,北台银装素裹,犹如玉楼一样。雪后寒冷,人站在台上冻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举目田野,白茫茫的大地好象银海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遍地发光,照得人目眩眼花。诗句写雪后天寒雪白之景。“起粟”写天气寒冷,“生花”写白雪皑皑耀人眼目,深契自然之理。“玉楼”、“银海”状摹雪后之景,更见韵味。
14、孟浩然《南归阻雪》
15、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16、【作者】王翰【朝代】唐
17、未若柳絮因风起。
18、杜甫《绝句》
19、岁暮客将老,雪晴山欲春。
20、李清照的,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应该是踏雪属于很高境界。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出塞
2、清·梁佩兰《端州道中望峡口积雪》
3、汉时长安雪一丈,牛马毛寒缩如猬。
4、【作者】范仲淹【朝代】宋
5、你喜欢上面的哪些诗句?有补充吗?留言说一说。
6、苏东坡,去年相送,余杭门外,杨花似雪。不着力处却有千斤力。
7、宋·王安石《和钱学士喜雪》
8、沙村的白雪依然没开化,江县的红梅却已放出了一片春色。诗句写的是初春景象。“雪仍含冻”指冬天的气氛还很浓。“梅已放春”写梅花开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两句诗一抑一扬,写出了春天的希望。上句制造了一种肃杀的气氛,下句制造了一种艳丽的氛围,整体意念上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冬即去而春欲来的节气变化。
9、晶莹的雪花挂满了树枝,就象一夜之间吹来了春风,冰天雪地中千万棵梨树开满了雪白的梨花。这两句诗描写冬树挂雪不着俗笔,将春景比冬景,白雪如同梨花一般为“春风”吹绽,真是奇丽的幻想!又用“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手法状眼前之雪景,可见雪之大,景之美。两句诗虚实并举,是雪还是花,几乎令人分不清楚。诗人在惊讶的语调中饱含着赞叹之情。境界极为开阔,真可谓是“妙手回春”之笔。
10、李白《相和歌辞•王昭君》
11、没有人将雪与花形容得如此巧妙。初春忽降大雪,雪片纷纷扬扬飘满天空,落在树枝上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花。人们简直分辨不清园中的树究竟哪一株是真梅。诗人并没有去写雪的美,而是将雪看作了春花。当雪落在枝头,让人分不清,哪个才是真的梅花。全诗构思精巧,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别开生面,却又短小,含意浅显,生动有趣。
12、【作者】王维【朝代】唐
13、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14、刘义庆《世说新语》
15、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
16、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二
17、孟郊《乐府杂曲》
18、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19、屈原《楚辞•九章》
20、独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1、一诺的,兴来持杖踏雪歌,我与天地各烂然。不减李白。明朝散发弄扁舟。
2、李端《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3、而高适另一首,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一诺怎么想也想不出来是什么情况,在自然气候下从来没听过如此情景可以同时出现,或者一千多年前与现在有所不同。
4、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5、诗人这是心里苦盼春归已久而不得,却意外在雪花弥漫里望见了春回大地的希望
6、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出自《马诗二十三首》
7、皎洁随处满,流乱逐风回。璧台如始构,琼树似新栽。
8、李世民《喜雪》
9、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
10、宋·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11、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12、苏东坡,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只能神会,不可以眼观之。
13、卢梅坡《雪梅》
14、去年白帝雪在山,今年白帝雪在地。冻埋蛟龙南浦缩,寒刮肌肤北风利。
15、结叶繁云色,凝琼遍雪华。
16、三万六千顷,玉壶天地寒。庾岭封的皪,淇园折琅玕。漠漠梨花烂漫,纷纷柳絮飞残。直疑潢潦惊翻,斜风溯狂澜。
17、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
18、霰雪纷其无垠兮,涉冰冻之盛寒。
19、南朝宋·谢灵运《上留田行》
20、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