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问答

中国经典四字成语 汇总100句

时间:2024-09-25 15:59:56 科普问答

一、中国经典四字成语大全

1、当晚,正待花烛洞房燕耳之际,玉面书生突然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2、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

3、第二计:围魏救赵

4、羹藜含糗藜:野菜。泛指饮食粗劣。

5、郑国大夫公子宋、子家一起去见郑灵公,路上公子宋突然“食指大动”,便对子家说,我能占卜到等会就可吃到美味。

6、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7、他媳妇一阵痛哭之后,便为庄子收了尸,装到棺材里,按当时的习俗,妻子要为夫守灵七七四十九天,方能下葬。

8、说书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的流程中,添枝加叶、借题生发、艺术再创作。

9、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10、【释义】:流:流传;芳:香,指好名声;百世:时间久远。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11、绨袍之义: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12、【释义】:道:孔孟之道;穷:穷尽;经:经典。传授道理,穷尽经典。

13、逆行者,防护,消杀,志愿者,疫苗,检测

14、罗绍威便请当时的宣武节度使朱温派兵前来镇压。结果,请神容易送神难,朱温一代枭雄,便把军队扔在了魏博,让罗绍威帮他养兵。

15、杯羹之让指受人挟持,惹人讥诮。

16、恰巧,一个玉面公子带着一老仆上门借宿。

17、“两肋岔道”的“岔道”谐音“插刀”,最后演化成“为朋友两肋插刀”。

18、秦叔宝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好汉,他脚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六府,威名赫赫。没有发迹之前,曾在本地县衙当差。

19、庄子回到家之后,便把这个故事讲给她的媳妇田氏听,田氏听后大骂这个女人的无情。

20、最后,抓捕行动失败,秦叔宝受牵连险些丧命。

二、中国经典四字成语有哪些

1、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2、所谓“响马”,就是绿林好汉,草莽英雄。

3、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4、庄生无奈,便道,“我没有说你,我只是感叹生前总说千种好,死后哪有百日恩而已。”

5、犹豫片刻,最终还是为朋友,毅然决然地去了登州。

6、第五计:趁火打劫

7、不堪一击: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8、大义凛然临危不俱光明磊落不屈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10、这些成语都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相关的,代表了中国革命的经典时期和重要事件。

11、两肋庄岔道体现出秦叔宝的义气深重,后被说书人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

12、残羹冷饭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13、田氏大怒,说“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

14、【释义】:博:广博;关:涉猎。广泛涉猎经典。形容知识广博。

15、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16、【释义】: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

17、而岔道口附近的村庄就是“两肋庄”。数年后,秦叔宝又为搭救朋友,染面涂须去登州冒充响马。

18、第三计:借刀杀人

19、尘羹涂饭涂:泥。尘做的羹,泥做的饭。指儿童游戏。比喻没有用处的东西。

20、相传庄生具有一身法术。这一天他外出归家,路过一片新坟,却见一美貌女人在用着一把扇子,边哭边往新坟猛扇风。

三、中国经典四字成语及解释

1、到了宫殿里,刚好看到郑灵公的厨师在宰杀楚国献上的一只“鼋”,于是相视而笑。

2、庄子不发一言,当晚便离世而去。

3、苦哈哈的成语——铸成大错

4、后来有人把背叛朋友戏称为“为了保住自己两肋,插朋友两刀”。

5、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6、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7、庄子听后,便吟道:“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相聚几时休?早知死后无情义,索把生前恩爱勾。”

8、见墙见羹比喻念念不忘先贤。

9、公子宋觉得大丢面子,于是大摇大摆地走到了汤鼎前,伸出手指,伸入鼎中,再放入嘴中蘸食鼋汤,扬长而去。

10、看到书生面如满月,此时的田氏早已心猿意马,便有了托付终生的意思。

11、秦叔宝结交的江湖朋友中,就有一些“响马”英雄。

12、误传千年的成语——两肋插刀

13、奋勇向前: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

14、妇人便答道,“坟中乃是我夫,生时相爱,死不能舍。临终前他有遗言:待坟土被风吹干,我才可以改嫁”。

15、二、描写人的智慧:

16、还有不常见的:

17、【释义】:《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泛指经典之文。

18、真是“吃他娘,喝他娘,朱温养兵不用粮”啊。为了送走这一座瘟神的兵,罗绍威花费掉了魏博屯积了好几十年的军资物资,算起来都有百亿钱以上。

19、指雁为羹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20、红色经典的成语有“革命老区”、“长征”、“抗战”等。

四、中国经典四字词语

1、第四计:以逸待劳

2、老仆赶来,大呼不妙,原来此书生原乃一王子,经常犯这个病,便要服用死囚的脑髓才能救之。

3、于田氏轰隆隆地冲出门,拿了一把斧头,劈开了庄生的棺材板,却见棺中的庄生突然惊坐起。

4、又路过了“两肋庄”。在岔道想起了要去看望妻儿,一条路去历城,一条路去登州,一条路回家门。

5、朱温吃得脸肥耳朵大,就把兵收回去了。

6、出处: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记·跌包》一出,声情并茂,不亚梨园能手。”

7、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8、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9、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

10、囊萤映雪: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11、蜩螗沸羹蜩:蝉;螗:蝉的一种,体小,背青绿色,鸣声清圆;沸:开水翻腾。象蝉的叫,象沸汤的翻滚。形容社会动乱。

12、同时,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成语,更好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

13、一、描写人品质

14、庄子见之大奇,便上前去问为何如此?

15、除了上述成语,还有许多与红色经典相关的成语,如“红旗飘飘”、“红色家庭”、“红色政权”等,都是代表了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16、朋心合力:朋:同。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17、声应气求:应:应和,共鸣;求:寻找。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18、流芳百世、博关经典、传道穷经、千古绝唱、典谟训诰

19、鲜血淋漓的成语——染指于鼎

20、出处: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五、经典四字成语大全

1、他们劫富济贫,替天行道,遇到官府围剿、生死攸关的时候,就会发射手上的一支穿云箭,声闻数里,然后千军万马来相救,便可杀出重围。

2、有一次,县太爷接到朝庭指令,要缉拿境内“响马”要犯,就派秦叔宝带领捕快实施抓捕。

3、弱风扶柳:形容黛玉行动之时腰肢款摆、风姿绰约的体态。

4、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5、第六计:声东击西

6、但此时出门在外,哪有死囚?田氏眼中一亮,死人的脑髓何如?

7、节俭力行:指生活俭朴,又肯努力躬行。

8、春秋时期,刚继位的郑灵公就因为一鼎“鼋汤”,被臣子杀死。

9、她媳妇一听就不乐意了,于是大骂庄生。

10、第一计:瞒天过海

11、老仆赶紧答道,“死不超七日便可!”

12、苦守五天之后。

13、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14、操作类问题:

15、庄子见其可怜,便接过妇人手中扇子,猛扇两下,坟头的土便干了,女人于是千恩万谢而去。

16、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

17、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18、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19、秦叔宝为搭救朋友,先派人暗中通知被通缉的朋友躲避,在抓捕途中,故意带领众捕快走岔道。

20、如何运用这些成语?可以在写作、演讲、讲故事等场合中使用,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