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普问答

哪些古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25句优选

时间:2024-09-25 17:59:45 科普问答

1、诗歌鉴赏中,往往牵涉到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者表现手法等,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下面我们仅就古诗词中的拟人来谈谈。

2、《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3、“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马作的卢飞快,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7、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在其创作的许多诗篇中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以下是李白的一些运用比喻的诗篇:

8、意思: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

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出自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13、闻君左迁龙标遥,意欲离群赋一篇。

1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5、在李白幼小的心灵里,月亮就好像白玉盘,又像瑶台的一面镜子,真是出人意表。

16、《望岳》-杜甫

17、意思: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18、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9、例如,《登高》中的“临风而立,竞欲飞流”,比喻登高的人如同飞鸟一般自由自在;《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比喻月光如同霜一般清冷明亮;《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比喻人生短暂,应该珍惜当下。这些诗句都通过比喻手法,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0、不知细叶谁裁出,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21、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22、枫桥夜泊/夜泊枫江张继

23、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6、张继告诉你,愁是失意

27、蓝田日暖玉生烟。

28、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9、比喻是以彼物拟此物的修辞手法。古代诗词中大量使用。举《琵琶行》为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急雨。

30、喜欢借酒消愁的诗人不止李白,范仲淹也是,他愁肠百转,以酒醉之。但是借酒消愁愁不散,反而化作深情的相思之泪,让人越发忧愁。

31、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出没在打还中央;天上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在大海里闪烁。

3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用一连串的比喻形成比喻群,写出了琵琶语的美妙和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33、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34、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某种意义。在古诗中,比喻常常被用来形象地描绘自然景物、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等。

35、运用此喻修辞手法的古诗名句何其多,例举如下:

3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8、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意思是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起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

3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0、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41、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42、采用比喻手法的: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43、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使用了夸张,疑是银河落九天使用了比喻。《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

44、清晨的阴凉,令人虽在春天仿佛是在深秋,窗外的花自由自在的飞,漫天飞舞的像是梦一般,秦观的愁像无边的丝雨,淅淅沥沥的下,漫无边际,愁绪飞扬,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45、首联即以对比的手法,描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是将梅花与“万木”相对照:在严寒的季节里,万木经受不住寒气的侵袭,简直要枝干摧折了,而梅树却象独凝地下暖气于根茎,回复了生意。

4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出自苏轼的《中秋月》

47、自己处于山村野外,只有“风”、“禽”作伴,但犹自“孤根独暖”,颇有点孤芳自赏的意味。

48、这句诗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露水比作珍珠,将月亮比作弯弓,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九月月夜的美景。

49、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50、东门沽酒饮我曹,心情万事如鸿毛。出自李颀的《送陈章甫》

51、第二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诗人以山村野外一片皑皑深雪,作为孤梅独放的背景,描摹出十分奇特的景象。

52、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出自李煜的《望江南》

53、贺知章《咏柳》

5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55、千树万树梨花开。

56、失意的诗人张继,在客船上,一切景物都和他的心境有关,江枫和渔火,这种再寻常不过的事物,却相对而愁。无情之物,岂能真的有愁?说其说是景愁,不如说是人愁,正是这种愁才让作者留下了不朽的诗句。

57、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李贺的《马诗》

58、不知细叶谁裁出,

59、李白告诉你,愁的长度

60、李煜告诉你,愁像一江春水

6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6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6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烟花三月”把春天的美景比作烟花,生动地描绘出扬州春意盎然的景色。

64、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当然都是为了描绘更生动形象,表意更丰富充分。

65、李白用自己高超的想象力告诉你,愁很长,犹如白发三千丈,这种比喻将愁写的具体生动,似乎可以窥见愁的状貌了。李白的愁不仅有形状,有长度,还有治愈的办法,“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想要用酒解愁,反而愁上加愁,适得其反,看来李白的愁太深了,无法化解。

66、辛弃疾认为愁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品味到真正的愁滋味,年少的人“强说愁”,真正懂得愁的人“识尽愁滋味”的人,反而“欲说还休“,不再说愁,这也许就是人的成长,对于愁的认识不同,看法也不一样了,看来愁是如此深奥,如此难懂。

67、《静夜思》-李白

68、《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的“银河落九天”把瀑布比作银河,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高峻险峭的瀑布景象。

69、李白《古朗月行》:

70、《登鹳雀楼》-王之涣

71、沧海月明珠有泪,

72、共如霹雳弦惊。

7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74、鸟犹如此,早梅给人们带来的诧异和惊喜就益发见于言外。

7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6、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出自萨都刺的《上进即事五首》之三

77、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78、二月春风似剪刀。

79、“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80、贺知章的《咏柳》柳树比喻成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把柳条比喻成美人的裙带。

8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8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5、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86、亡国之君李煜被幽闭后,便时刻与愁为伴。愁是什么,他可能最有发言权了,他的许多词都与愁有关,他的愁“剪不断,理还乱”,愁笼罩在李煜笔下。在一次回忆往事,想到曾经的自己,看到现在的模样,忧愁难过之时,李煜用自己的诗词告诉我们,他的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愁犹如江水,延绵不断,滚滚东流。

87、忽然好像一夜间春风吹来,千树万树雪压枝头好似梨花盛开。

88、这里“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齐己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进,是颇有雄心抱负的。然而科举失利,不为他人所赏识,故时有怀才不遇之慨。

89、“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90、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9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诗人在诗句中加入比喻的写法,把露水比作珍珠,把月亮比作弓,使景色倍显生动。诗人通过该句对“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绝妙的画卷,引人入胜。

92、李清照告诉你,愁的重量

9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94、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95、《夜泊牛渚怀古》:“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这里的“孤光一点萤”是把渔火比作萤火虫,强调了夜晚孤独的感觉。

96、愁的长度知道了,李清照告诉你愁的重量,“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舟太小,愁太重,只怕船都无法承载,善于使用夸张手法的女词人,告诉大家愁这种无法估量的情感,对于她来说有千斤之重。

97、苏幕遮范仲淹

9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9、庭院上下像一片积水清澈透明,水中好像有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00、愿君多采撷此物,与君偕老到林泉。

10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102、《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103、第三联“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侧重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

104、楼主先看吧,想到什么我再补充~

105、在李白眼中,那壮观的庐山瀑布,就好像银河从天上落下来,多么奇妙啊!

106、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艳。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象新鲜初放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07、李白《望庐山瀑布》:

108、采用反问手法的:王安石的《题乌江亭》:“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09、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其中写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1、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样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还有:

112、此联字面意不难理解。然而咏物诗多有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

11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1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11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1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17、末联语义双关,感慨深沉:“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18、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出自苏轼的《永遇乐》

119、秦观告诉你,愁像细雨

120、范仲淹告诉你,愁是相思.愁化作了相思泪

121、《望洞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其中把洞庭湖比作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可以看出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22、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出自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12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4、《咏柳》运用了比喻、拟人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些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将柳树比作“碧玉”,将柳条比作“绿丝绦”,将春风比作“剪刀”。“不知细叶谁裁出”一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拟人化,表现出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125、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