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感悟

送魏大从军,送魏大的诗意

时间:2025-02-03 21:04:12 心情感悟

送魏大的诗意

《送魏大从军》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创作的一首五律。这首赠别诗表达了对友人建功报国的殷切期望,表达了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全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而是从大处着眼,全诗充满奋发乐观向上的精神,激励出征者魏大要立功沙场,报效国家,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送魏大春夜别友都是送别诗,表达了什么不同的情感送魏大从军作者:陈子昂(唐代)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魏大: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故称。匈奴: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唐朝时匈奴族已经消这里借指进犯唐朝的少数民族,并暗用《汉书·霍去病传》:“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之意。魏绛: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曾以和戎政策为晋国解除了山戎等边患,这里借指魏大。从戎:参军。译文:匈奴还没有被灭友人又像多功的魏绛一样从军保卫边疆。在三河道与友人心里有些怅惘;盼望魏大像赵充国那样的英雄豪杰建下大功。雁门山横亘在代州北面,飞狐塞远远连接云中郡。不要让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的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送魏大从军原文及翻译

送魏大从军①六郡雄:原意为地方豪强,这里特指西汉时的名将赵充国。②狐塞:飞狐塞。关塞险峻,遥接云中郡,与其连成一片,成为中原地区的天然屏障。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送魏大从军原文翻译及赏析如下:原文翻译匈奴还没有被灭亡,友人又像多功的魏绛一样从军保卫边疆。在三河道与友人分别,心里有些怅惘;盼望魏大像赵充国那样的英雄豪杰建下大功。雁门山横亘在代州北面,飞狐塞远远连接云中郡。不要让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的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送魏大从军翻译:匈奴还没有被灭亡,友人又像多功的魏绛一样从军保卫边疆。在三河道与友人分别,心里有些怅惘;盼望魏大像赵充国那样的英雄豪杰建下大功。雁门山横亘在代州北面,飞狐塞远远连接云中郡。不要让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的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魏绛复从戎”:友人又像“多功”的魏绛一样从军保卫边疆。“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在三河道(河河河南,就是皇城所在附近)与友人分别,心里有些怅惘;盼望魏大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英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送魏大从军

”这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送魏大从军》唐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译文:匈奴还没有被灭亡,友人又像多功的魏绛一样从军保卫边疆。在三河道与友人分别,心里有些怅惘;盼望魏大像赵充国那样的英雄豪杰建下大功。③燕然:山名。东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匈奴尚未消灭,你好比魏绛即将上路戍边。我们在三河道惆怅而别,还说起西汉名将赵充国。雁山就横亘在代州北面,飞狐塞与云中郡遥遥相连。努力建功立业吧,不要让燕然山上只刻着汉将窦宪的大名。《送魏大从军》——[唐代]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这首诗创作于武则天当政年间,借送别好友魏大入伍从军,陈子昂以此诗激励其奔赴边疆,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在本文中,我们为您提供了送魏大从军以及送魏大的诗意方面的详细知识,并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果你需要更多帮助,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