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慎,慎重。终,结束。结束时要像开始时一样慎重细心,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
2、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孙中山
3、在《易经》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叫: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4、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6、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8、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9、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10、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赛罗
11、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12、出自《老子》第六十二章。市尊,赢得人尊敬。市,换取。加人,处于人之上,指为人所看重。美好的言辞可以赢得人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使人敬仰。
13、多虚不如少实。——陈甫
14、自古至今,未有全其行者也,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
15、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16、九三属于阳刚,在两个阳爻中间,被装饰的光泽柔润。然而,六二六四都不是与九三相应的正当匹配,虽然令人陶醉,却不能被诱惑,以致沉溺而不能自拔,所以永远坚守正道,才能吉祥。这一爻说明,适当修饰自己是必要的,但是不要过分修饰而迷失了自我,内在修养更为关键。
17、我们不但要对别人真诚,也要对自己真诚,不要让自己带着太多虚伪的东西,保持最起码的淳朴和真诚,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只有真诚才能走得长远,走得稳当,不刁钻,最终才能成大器。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19、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诺,答应。信,守信用。一个人如果轻易地许下诺言,一定是缺少信用;如果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其结果往往十分困难。
20、出自《老子》第七十六章。人在初生的时候是多么柔弱,而在将死之前又是多么坚强;天下的动物、植物在其生长发育时是多么脆弱,而在将死之前又是多么干枯。
1、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2、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3、慎终初始,则无败事。
4、轻诺必寡信。——《老子》
5、出自《老子》第五十五章。全,完美。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十分完美的,所以君子对人不求全责备。
6、左传有很多关于诚信的名言,比如说“无信不立”,“信不足则民弗信”,“言而无信,行而无成”,可以看出在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中,诚信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名言告诉我们,诚信不仅是个人品质,也是国家和社会的基石,缺乏诚信会严重影响人们的信任感和合作信念。在当今社会中,诚信依然是我们所追求的价值观之一,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它的重要性,坚持诚实守信。
7、出自《老子》第四十一。章器,器物。希,无。大象,事物的本原。道,规律。大器物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制成,宏大的声音会超出人们的听觉范围,事物的本原没有具体的形状,规律十分隐蔽,以至无法名状。
8、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战胜别人,只不过是有勇力而已;能自我克制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9、出自《老子》第十九章。见素,展现素朴。素,本指没有染色的丝,这里指朴素的意思。朴,本指没有加工过的木材,这里是指质朴的意思。一个人要健康长寿,心情愉快,必须保持朴素的本性,减少私心和嗜欲。
10、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1、《老子》十句至理名言:
12、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13、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马克。吐温
14、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15、一言之美,贵于千多。——葛洪
16、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17、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18、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1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0、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九三,奔跑向前,汗流浃背,永远守着正道,就吉利。《象传》之中说:永远守着正道,之所以吉利,是因为没有人侵凌君子。
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2、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6、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7、孔子的名言: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9、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0、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11、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12、出自《老子》第三十八。章厚,忠厚。实,踏实。华,浮华。大丈夫处世要忠厚,不要轻薄;要踏实,不要浮华。
13、出自《老子》第五十六章。言,说。知,同“智”。聪明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聪明。
14、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5、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