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心情感悟

《孟子》名句及翻译 好句摘抄84句

时间:2024-06-10 10:01:03 心情感悟

一、《孟子》名句及翻译注释

1、【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2、五、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意思是: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了过来,是不义。

4、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5、山溪:山河。

6、出自《孟子·告子下》。

7、综合来说孟子的经典语录还有很多很多,但是我从这三句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上更上一层楼。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10、意思是:尊重有贤德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让他们发挥所长,让那些有才能的人常伴左右,那么天下有才能的人都愿意为这个朝代效力。

11、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12、【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13、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

14、【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15、至:意思是“极点”。

16、四、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7、胜:取得胜利。

1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9、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贤德的人居于掌权的地位,有才干的人担当合适的职务。

20、有:要么,或者。

二、《孟子》名句及翻译简短

1、固:使巩固。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只有自己经历了苦难蹉跎岁月,才能触动心灵激昂向上。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在生活中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聪明才智,感悟人生苦难带来的新生。

4、、人皆可以为尧舜。

5、长期以来,尧舜一直被作为一个神圣的符号,“为尧舜”成为常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生价值目标。人人都可以做尧舜那样的贤人,这与孟子的性善、养气、仁政等主张是浑然一体的。

6、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7、孟子的名言警句

8、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10、舍大义凛然,树我人格魅力。不求回报不求感恩,这是我为人为社会应该做的。我不是什么高大尚,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做人标准。

11、七、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2、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

13、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

14、之至:到达极点。

15、顺:归顺,服从。

1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7、作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都需要这股人间正气。只有浩然正气才能有人间正道,修正一些思想上的偏差,做一个正直无私奉献的人。从当今来看我们的这股正气,正如旭日东升,充满了华夏大地。我正是在这里沐浴着芬芳,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18、池:护城河。

19、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

20、险:险要的地理环境。

三、《孟子》名句及翻译及注释

1、【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2、【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4、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

5、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7、之:意思是“到、到达”。

8、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9、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出自《孟子·离娄下》。

10、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1、回答你的问题,我想用一句话,不能说出一个人的真实感悟。世上有三,天地人,谓之三才。老子曰:三生万物,所以我用孟子三句经典来诠释我的感悟。

12、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13、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5、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

16、【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17、八、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8、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19、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浩然正气千百年来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从未走远。浩然正气用我们的正直去培养它,用我们的三观去爱护它,用我们的修养道德去匹配,让这股精神永传万古长青。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必然有我生存之道。大任就是活好当下,尽其所能。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是天道对我意志的磨炼,没有经历苦难,是不成熟的人生。我也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遭不了的罪。古人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什么都是人奋斗争取来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四、《孟子》名句及释义

1、二、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取舍之间,即舍得。没有舍何来得。我感悟人生也是这样,无不在取舍之间权衡利弊。取舍是一个智慧问题,也是辩证问题。与人之间的修养和品德有直接的关系,涉及到权利金钱,爱恨情仇,世间利益冲突等等。我认为不是我应该得到的,我退出。需要我付出的我尽力而为,

3、意思是: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4、也:表判断语气,“是”。

5、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6、之:代这座城

7、注释泽文: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8、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为: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他;国家必先有自己攻打自己的原因,别人才攻打他。

9、【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1、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12、【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3、在这里,我们可以把“道”理解为“正义”。意思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1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5、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16、原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17、【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18、以:凭借,依靠之意。

1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0、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亦:也。意思为:以人民的欢乐为欢乐的人,人民也会与他共欢乐;以人民的忧虑为忧虑的人,人民也会与他共忧虑。指执政者要想取得人民的拥护,必须和人民同甘共苦。

五、孟子名句经典语录及翻译

1、畔:通“叛”,背叛。

2、文言知识积累: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3、【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4、六、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