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降尔遐福,维日不足。天保定尔,以莫不兴。
2、第6名唐朝白居易《除夜》
3、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4、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5、新年句子:诗经中的《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6、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7、九月寒来始降霜,十月清扫打谷场。两槽美酒敬宾客,宰杀羊羔大家尝。
8、这是“欢乐明快之新年”。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笔调间充满欢快活泼,透露出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9、病眼少眠非守岁,
10、便是平头六十人。
11、君曰卜尔,万寿无疆。神之吊矣,诒尔多福。
12、这是“憎增岁之新年”。小孩都盼着过年,但老年人却憎恶过年,因为过一年长一岁,过一年少一年。
13、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4、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15、总把新桃换旧符。
16、前四句写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新的一年开始了。作者已届四十,但仍未步入仕途,不禁产生淡淡的哀伤。后四句写当下情景,自己与牧童、农人一起推测气候、收成,转而感到欣慰。
17、爆竹声中一岁除,
18、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19、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20、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21、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22、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23、老心多感又临春。
24、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
25、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诗中使用的是周历。
26、这是“未卜之年”,这首诗写于孟浩然四十岁,当年他将去长安应试。
27、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28、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29、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30、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1、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32、答题:王安石的祝贺春节的诗句。解释: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33、这是“凄苦之新年”。此诗抒写作者的无限离愁及失意悲愤之情,写得很悲苦,没有任何一点新年的喜悦之情。
34、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35、这首诗是“老病欲苏之新年”。前两句以老病忘时、空斋晓眠衬托铺垫,后两句切出新年主题。“老病”中见“新”年,于萧索落寞中唤出一缕春意和生机。“今日是新年”一出,笔调顿时由凄苦转欣然,涌现一股乐观之情。
36、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诗经·国风·卫风·伯兮》译: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大哥,想得头痛也心甘。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大哥,使我伤心病恹恹。
37、此诗反映了周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因为作者是部落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
38、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意境深远,历来广为传诵。
3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总把新桃换旧符。
40、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41、关于新年祝福的诗句很多,推荐王安石的《元日》。
4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王安石《元日》。
43、天保定尔,俾尔戬榖。罄无不宜,受天百禄。
44、但如果你除夕夜离家千里之外,身居旅馆之中,身边无一可诉之人,孤苦、寂寞之情涌上心头,此时才读这首诗,才体会到什么才是“凄然”!什么才是“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45、译文:十二月凿冰冲冲,正月搬进冰窖中。二月开初祭祖先,献上韭菜和羊羔。
46、三、玉兔将临门,祝福处处存。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闻。——卢利斯《新年好》
47、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48、读了这些新年之诗,我感觉新年诗词的主题无外乎“辞旧迎新之欢快”、“客居异地之思乡”、“感慨老来时光飞快”这三者。
49、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50、这是“旅居思乡之新年”,是一首名作。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51、如山如皋,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52、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5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4、故乡今夜思千里,
55、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56、——宋代赵长卿《探春令·笙歌间错华筵启》。
57、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58、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59、二、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60、千门万户曈曈日,
61、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62、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希望,很幸运的是本文以这首活泼、明快的诗篇做结。
63、新梅香气暖江风,年逝黄梁紫燕同。快马逐云寂寥赞,乐铺花色起苍穹。
64、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65、这是“民俗之新年”。这首诗年味很浓,写了除夕的许多民俗,例如“大扫除”、“拜神”、“迎年”、“放鞭炮”、“守岁”等,光读诗就能感受到浓浓年味。
66、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67、这是“思家之新年”。没有亲身经历,读这首诗很难有切身的体会。
6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9、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
70、火销灯尽天明后,
71、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近现代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72、明朝赖是无来客,
73、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74、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75、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76、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77、写首诗写在除夕,写的是“村居之新年”。药香、酒香弥漫,雪泥中现出新年气象。此诗有世俗之气,而无世之烦忧,给人以淡泊、恬静之感。
78、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叶颙《已酉新正》。
79、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80、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1、这是“离愁乡思之新年”。这首诗写作者除夕之夜尚在漂泊,远在离家万里之外的巴蜀大地,他身居乱山残雪之地,想着家人远在天边,正值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怎能不激起浓浓的思家之情?颈联写身边无一亲人,僮仆成了至亲,愈显思乡之切。
82、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83、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84、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85、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86、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87、这两句诗是一代帝王李世民撰写的新年诗词《守岁》里的经典两句。
88、这首诗虽然短小,但用语自然,真切质朴,很明显写的是真情实感,读起来很亲切,有暖意。
89、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90、霜鬓明朝又一年。
9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93、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9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9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96、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卢利斯的新年好:玉兔将临门,祝福处处存。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闻。
97、最后一句“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点出对来年的期望,这首诗寓意新年新气象,透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98、春风送暖入屠苏。
99、第10名宋朝辛弃疾《元日》
100、第5名唐朝孟浩然《田家元日》
101、第1名宋朝王安石《元日》
102、“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白居易奔六之人,今晚五十九岁,过了今晚就是花甲之年,虽然只是一晚之隔,但却是人生两个不同的阶段。除夕夜作者并没有新年的快乐,而只有对岁月流逝的伤感和不甘。
103、新旧交替之时,有多少老年人有和白居易一样的感受?这就是诗的魅力,让人感同身受、同病相怜。
104、屠苏煎酒代椒觞。
105、《春节看花市》
106、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107、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108、这首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写在除夕之夜,更加强化了离愁乡思和对羁旅生涯的厌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