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碧、三年五载
2、后行、三思而行
3、三番两次三番五次三翻四复三翻四覆三反四覆
4、后就用“三顾茅庐”比喻对信赖的人诚心诚意地一再邀请或拜访、请教。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6、顾:拜访,看望;茅庐:茅草屋。东汉末年,天下纷争。刘备打着汉室宗亲的旗号,曾三次到诸葛亮居住的草屋去拜访,请隐居于隆中的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一次才见到诸葛亮。
7、解释: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8、出处:元·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三牲五鼎供朝夕。”
9、三谏之义、三六九等、三老四少、三邻四
10、三班六房三般两样三榜定案三病四痛三不拗六
11、三日打鱼、两日晒网、三人为众、三日新
12、我住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
13、黄石兵法,宁可再逢,三顾茅庐,无由两遇。
14、【出处】:宋·周邦彥《苏幕遮》词:“《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
15、白话释义:经常用丰富的实物供奉。
16、三差五错三长两短三长四短三朝五日三朝元老
17、三从四德、三心二意、三餐四季、
18、褒贬色彩:褒义
19、白话释义: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用八种烹饪方法。
20、妇、三人行,必有我师、三暴跳
1、【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2、出处:唐·白居易《轻肥》诗:“水陆罗八珍。”
3、三兽渡河、说三道四、三十而立、三思而
4、三首六臂、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5、三智五猜三足鼎立三纸无驴三百六十行三百瓮齑
6、三沐三薰,三马同槽、三臡八菹、三年化
7、三生三世、三言两语、三头六臂、三教九流、三山五岳、
8、三从四德三寸不烂之舌三寸鸟,七寸嘴三寸之舌
9、教、三人成虎
10、三饥两饱、三脚两步、三街两市、三街六
11、昧、三江五湖
12、三番五次,三心二意,三头六臂,三生有幸,三言两语,三五成群,三思而行
13、解释: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各种山珍海味全都陈列出来。形容菜肴丰富。
14、出处: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
15、成语解释:福、禄、有寿,命运好。
16、三生有幸、三口之家、
17、三亲四眷、三妻四妾、三期贤佞、三迁之
18、由于校长三顾茅庐的诚意,终于请来李博士莅校任教。
19、三步两脚三曹对案三茶六饭三茶六礼三差两错
20、三令五申、三番五次、
1、三分鼎立三分鼎足
2、孔、三沐三熏
3、三亲六故、三亲六卷、三拳两脚、三清四
4、也作:三顾草庐、草庐三顾、茅庐三顾
5、三字开头的吉利成语只有三星高照、三牲五鼎。
6、成语解释:原形容祭品丰盛。现形容食物丰富美好。
7、【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8、市、三节两寿
9、元·马致远·《荐福碑》一折
10、三阳开泰,山水文园,山光水色,山川秀丽,三生有幸,
11、三等九格三迭阳关三叠阳关三冬二夏三对六面
12、三生有幸,三生三世,三心二意,三番五次,三三两两,三瓜两枣,三国演义,三从四德,三宫六院,三五成群,三教九流,三令五申,三缄其口,三言两语。
13、出处:《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
14、白话释义: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多的没有限制。
15、凭借三顾茅庐的诚恳精神,徐厂长硬是把不愿出头露面的专家请过来现场进行指导。
16、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
17、三年之艾、三平二满、三婆两嫂、三朋四
18、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十八章
19、根据中文成语积累,可以得到符合条件的成语有如下所示:
20、咱们目今正是惨败之余,人家牛先生肯屈驾前来,不用咱们三顾茅庐,难道我还不中途相迎,以表诚意!
1、白、三求四告
2、三令五申、三命而俯、三媒六证三毛七
3、以三开头的成语有:三步两脚,三曹对案,三茶六饭,三茶六礼,三差两错,三差五错,三朝元老,三尺门里,三尺童儿,三尺童蒙,三尺童子,三锤两棒,三从四德……。
4、白话释义:把柴草捆得更紧些吧,那三星高高的挂在天上。
5、舍、三老五更
6、【解释】: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
7、友、三拳不敌四手
8、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