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野猪鬃是世界公认最细、最硬直的天然物,一般都用来做成刷子。和尚的头,不用多解释想必大家都清楚。而喝完酒,特别是喝了酩酊大醉后,舌头都会发硬。门上栓,现在都是防盗门,而之前的老式门,门后都有一个栓,用来挡门的。
2、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
3、一百年的轻秸子,在打也不正经。
4、小猫没眼,瞎虎。
5、黑瞎子掉山洞,一熊到底。
6、东北四大顺口溜为:大姑娘叼烟袋、窗户纸糊在外、反穿皮袄毛朝外、养个孩子吊起来。
7、四大硬:和尚头、野猪鬃、醉鬼的舌头、门上栓
8、叫妈妈,妈不在,叽里咕噜滚下来。
9、好吃不如饺子,坐在子不如倒子。
10、老虎没打着,打着小松鼠。
11、熊瞎子到家,熊到家。
12、门框子脱坯,大大方方。
13、山神爷照镜子,二虎。
14、四大红:关公的脸,花轿的蓬,醉鬼的眼睛,猴子腚。
15、猪八戒啃猪蹄,自残骨肉。
16、双腿没有单腿快;冰上钓鱼单线拽;
17、东北人特点的顺口溜特别多,因为东北人说话自带幽默风趣,比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休想,癞蛤蟆钻面口袋愣装大白丫头,癞蛤蟆上公路愣装小吉普,狗带帽子装好人,骑驴看唱本,走着瞧,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老郑家姑娘嫁给老郝家,正好等等等,希望大家多多了解东北人。
18、摸摸手,魂儿不走。
19、摸摸毛儿,吓不着;
20、老鹰抓小鸡,小鸡想跑掉,老鹰眼尖手快,一下抓住了小鸡的屁股。
1、下雪了,雪下得真大。雪花儿象鹅毛一样从天上飘下来,落在山上,田野上,房子上,大树上,盖了一层又一层,全是白茫茫的了。外边儿静悄悄有行人很少。
2、星期天的早晨白茫茫,捡破烂的老头排成行。队长一指挥,冲向垃圾堆,破鞋破袜子满嘴噻。老头一低头,捡个玻璃球!老头一抬腿,捡个烟袋嘴!老头一弯腰,捡个破管锹!老头一放气,嘣进苞米地!
3、四大长:高压线,火车道,万里长城,老河套。
4、三岁长胡子,小老爷。
5、家里头家务活也多干点,别总整得屋里屋外皮儿片儿的,墙上也魂儿画儿的。工作一天回来看着夺闹听啊!
6、四大瘆人:走黑路、遇新坟、猫叫窝子、人喊魂;
7、小鱼游泳在水里,快乐地游来游去,忽然遇到了大鲨鱼,吓得小鱼直发抖。
8、上贴饼⼦下炖菜;家家户户有酱缸;
9、猪肉炖粉条是“东北四大炖”的第一炖,顺口溜:猪肉炖粉条,馋死野狼嚎。
10、原名锅爆肉,是一道东北菜,光绪年间始创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厨师郑兴文之手
11、四大单:孤飞的雁,独边草,光棍的枕头,犀牛角;
12、野鸡钻雪堆,藏头露尾。
13、姑娘腰其实说的是,女性天生柔软,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娇滴滴,而且在传统的观念里女人的腰是不能乱摸的。而棉花包自然不用多说,成熟后的棉花包都是十分软乎的,买柿子时,大家都会挑捡颜色红一点的,外皮要光滑无破损,并且柿子蒂上的叶子颜色没变样的,因为这类柿子不仅软甜,而且是自然成熟。而杨柳梢随风飘摇,让人看着不免陶醉。
14、东北八大炖即是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鲇鱼炖茄子、排骨炖豆角合称东北四大炖。顺口溜:猪肉炖粉条,馋死野狼嚎;小鸡炖蘑菇,吃饱不想夫;鲇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排骨炖豆角,天下没处找。在东北家喻户晓,是东北人民的最爱。
15、人家说三天还,他非说四天还。
16、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17、有一种创伤,叫秃噜皮。有一种闲侃,叫扯犊子。有一种性别,叫二椅子。
18、有一种聊天,叫唠嗑。有一种疑问,叫葛啥。有一种掩护,叫打狼。
19、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让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20、再说说第三怪:大姑娘叼个大烟袋。东北女人抽烟,即使到现在的偏远山区,还有上了年纪的女性,还拿着大烟袋抽。我同学的老妈妈,现在九十多岁了,那大烟袋大约有半米长,炕上一个烟箥箩。老人盘腿坐在炕上。一抽烟,吧嗒吧嗒地,老人一抽就是半天啊。为啥大家认可抽烟啊,那时,抽烟能防蚊子虫子咬啊。抽时间长了,那烟袋杆子里有烟油,人叫蚊子虫子咬了,抹上一点烟袋油,不发炎,止疼止痒。
1、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缸,缸里有个盆,盆里有个碗,碗里有个匙儿,匙儿里有块肉。我吃了,你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
2、起起起不来,来来来上学,学学学文化,画画画图画,图图图书馆,管管管不着,着着着大火,火火火车头,头头大奔儿头。
3、一只蝴蝶飞过来,两只蝴蝶飞过去,三只蝴蝶飞到花丛里,四只蝴蝶飞回家。
4、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5、马蜂的尾巴,真毒。
6、摸摸耳儿,吓一会儿;
7、四光滑:大姑娘脸、细瓷碗、油漆桌子、玻璃板;
8、有一种范围,叫整个浪。有一种傻,叫虎了吧唧。有一种吃,叫可劲儿造。
9、墙上挂狗皮,不像画。
10、东北快板是一种传统的说唱艺术形式,通常以顺口溜的形式表达。以下是一些东北快板的顺口溜:
11、这些顺口溜都是以简单的语言和押韵的方式表达出来的,非常适合练习口语和听力。
12、扯犊子:在东北小品中经常听到这样的东北方言,这几年在媒体还有网络上也常听见,慢慢的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是一种网络流行语。
13、东北人性格豪爽,而且会自来熟,过去在东北地区,姑娘的烟袋并不比男人的烟袋短,姑娘们也很喜欢吸烟。
14、话说有一天,你从路边捡到一盏魔灯;你擦叻一擦,出现一个魔鬼;他说、能满足你一个愿望!你说、我想长生不老,想刀枪不入,想学会游泳!结果——咔!你变成一王八……
15、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非常寒冷,故有“窗户纸糊在外、反穿皮袄毛朝外”的说法。
16、买了一个鸡蛋花了7毛7。
17、养活孩⼦吊起来;年节喜庆吃⾖包;
18、四大长:凤凰羽,出洞蛇,金丝猴的尾巴,长颈鹿的脖。
19、大拇指卷煎饼,个个吃。
20、四大浪:人浪笑、马浪叫、驴浪呱嗒嘴、狗浪跑断腿;
1、老儿子娶媳妇,大事完毕。
2、做梦吃糖,想的甜。
3、这是东北地区的顺口溜。原话是:“关东山上三件宝,人参、貂皮、鹿茸角”。这三件物品都很贵重,人参和鹿茸角是很贵重的中药材,貂皮也是比较贵重的皮毛。所以被称为三宝。
4、和尚拜秃子,彼此彼此。
5、小蚂蚁爬山过河,翻山越岭不怕累,终于爬到山顶上,看到了美丽的风景线。
6、东北的冬天嘎嘎冷的顺口溜是:一九二九不算九,三九四九棍打不走,五九六九在家不出,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黄牛满地走。这个就是东北冬天的特征。
7、这个老丁头啊,
8、大姑娘梳歪桃,随便。
9、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鲇鱼炖茄子、排骨炖豆角合称东北四炖,从80年代至今无人篡改,牢牢稳居四大炖榜首,而且在东北还有一个人人皆知的顺口溜:猪肉炖粉条,馋死野狼嚎;小鸡炖蘑菇,吃饱不想夫;鲇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排骨炖豆角,天下没处找。在东北家喻户晓,是东北人民的最爱。
10、野猪呲牙,凶相外露。
11、这里的蘑菇是榛蘑,通常是用干蘑菇、鸡肉和粉条一同炖制而成。榛蘑可以衬托出鸡肉的鲜香,粉条滑爽而绵实。
12、这就是东北三大怪。说它怪,其实一点儿也不怪。有道理!
13、⼤姑娘上树⽐猴快;⼤碗⽩酒轮着喝;
14、大皮不叫大皮,真貂。
15、四大憋屈:挖地道、蹲小号、戴绿帽子、写材料;
16、你灿烂的一笑,狼都上吊;你温柔的一叫,鸡飞狗跳;你潇洒的一站,臭味弥漫;你兴奋的出汗,虱子遭难;你不打扮,比鬼难看;你一打扮,鬼都瘫痪!
17、我记得有那么一句顺口溜,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和鹿茸角!
18、姐俩出门子,各顾各。
19、四大损:骂哑巴人,扒寡妇门,踢瘸子腿,挖他人坟;
20、老虎拉车,谁敢。
1、四大软:姑娘腰、棉花包、晒红的柿子、杨柳梢
2、拎喂大罗上戏台,打啥家什的。
3、东北三大怪顺口溜是:东北有三大怪,窗户纸贴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个大烟袋。
4、黑瞎子掰苞米,掰一穗丢一穗。
5、东北孩子小前儿,在课堂上喜欢吵吵,吵吵到鸡头掰脸,旁边的人烦了说:你们俩找削啊!
6、四大慢:车进站,船靠岸,乌龟爬山,蔫吧汉。
7、烟囱贴在⼭墙外;除病驱邪萨满舞;
8、开河的蛤蟆,没油水。
9、摸头信儿,吓一阵;
10、东北孩子小前儿,贼淘,晒的雀黑,每晚回到家小脸都魂儿画儿的,爸妈总会说:成天遥哪瞎跑,瞅你那脸,埋了沽汰的!
11、又名丰收菜。素有“大杂烩”之意,即将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种蔬菜,与排骨一同炖至熟即成。东北乱炖简单易煮,有荤有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香喷喷,是一道常见的东北家常菜。
12、东北孩子小的时候,门牙卡掉过,波楞盖在马路牙子上卡突噜皮过,回到家后爸妈总会问,拥乎啥啊,一天天毛了三光的!
13、财神爷甩袖子,桶子皆无。
14、“养个孩子吊起来”是指把孩子放在摇篮中,东北的摇篮和南方的“悠车”相似,只不过东北的摇篮是吊在房梁上的。
15、四大嫰:头茬的韭菜,新出的藕,新娶的媳妇,小孩的手;
16、东北三大怪。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第二怪大姑娘叼着大烟袋,第三怪养个孩子吊起来
17、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18、养个孩子吊起来养活孩子吊起来,用的是“悠车”。“悠车”是扁椭圆形木制的,大概有一米多长不到半米宽,高度也就是四十公分左右,沿两侧各打四个眼,穿上长长的四根绳子,上面挂在房梁上。小孩一般在半岁以前都在这上面度过的。
19、四大坏:骂哑巴、打瞎子、踢寡妇门、刨绝户坟;
20、四大白:头场雪,房上霜,大姑娘屁股,白菜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