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释义】:表:指外表,也形容一些表面功夫;里:指内心;意思是表面和内心都一样。形容言行和品质完全一致。
2、【示例】:卿~,令人爱而忘死。
3、【反义词】:口是心非、叶公好龙、言行相诡、口蜜心剑。
4、【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5、他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音乐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涉及并有著述,著作收集在《朱子语录》,康熙皇帝亲自为《朱子全书》作序。
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些好听的词语,来形容一个人的忠厚和诚实。
7、用法:作谓语、定语。
8、【解释】:秀:秀丽;慧:聪明。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9、其相关的成语有:
10、也作:言行若一
11、相传,东汉末年,有一个叫曹操的人,他为人机智果断,博学多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有识之士。曹操年轻时曾在谯郡做过一段时间的官员,当时他曾向当地的一位老人学习诗词和礼仪。后来,曹操成为了一方诸侯,他的名声渐渐传开,很多人前来拜访他,其中就有当年曾经教过他的老人。
12、心口如一、始终如一、百喙如一、言而有信、言而有信、
13、卫灵公听了,很佩服南子的远见卓识,就接过酒喝了,笑着把真相告诉了南子,并说:“第二个贤臣倒是还没有找到,可你却是我的贤妻子啊。”从此,他对南子也更加敬重了。
14、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及其再传弟子《论语·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
15、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16、【出自】: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慧中。”
17、例句: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表里如一。
18、当使若二士者,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
19、【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20、【近义词】: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说一不二
1、可以考虑使用下面这些:“真诚可信”、“坦率直言”、“实事求是”、“不虚伪”、“诚实可靠”、“真心实意”、“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成语来形容一个人非常真实可靠。
2、【近义词】: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说一不二、名副其实 言为心声
3、◎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香玉》
4、《墨子·兼爱下》
5、有: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朴实无华,扎扎实实,真情实感
6、其一生为学:穷理及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7、【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8、【举例造句】: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9、【反义词】: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言行不一
1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有品德的人,就需要做到表里如一,内外一致,真诚待人,不虚伪。
11、“表里如一”是指内外一致,外表和内心一样,没有虚假的成语。
12、王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言行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13、【中文名】:表里如一
14、说的和做的一个样。指人表里如一。
15、比如:实心眼儿,木强敦厚,忠信乐易,深中隐厚,安分守己,老老实实。
16、表里如一的意思是指表面和内心都一样,形容言行和品质完全一致。
17、表里如一漂亮女孩的成语是“秀外慧中”。
18、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19、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20、形容“外表和内在都好”的成语有表里如一
1、表里如一: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2、【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3、白话译文:以忠义为原则处事的人,正是事情所要的结果。
4、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慧中。”
5、《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6、其中,实心眼儿,老老实实,大家都比较容易理解,形容一个人老实忠厚,不耍滑头,为人诚实。中信乐易,则形容人比较忠厚老实,让人容易接近,能够给人带来欢乐。
7、【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言行与思想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