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人独处应谨慎自己的行为,预知每一心思所含的意念,严肃威仪安于天命,敬人伦以成圣贤,谨慎各种行为以成就德引,改过向善以成贤良。
2、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3、十、惠吉类[四七一、]
4、身虽处天地万物之后,心却不在天地万物之前;身虽处天地万物之中,而心却在天地万物之上。
5、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6、三、持躬类[八七、]
7、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8、联璧:联璧,表示把许多相同或相近的东西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9、格言:格言,就是用简练、明确的话语表达出深刻的道理和智慧的箴言。
10、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11、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
12、格言联璧正文目录
13、七、接物类[二八三、]
14、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15、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16、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17、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18、八、齐家类[三八五、]
19、九、从政类[四一七、]
20、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21、义理精深:义理,就是指人们行为中的道德准则和原则。精深,表示深奥、高深。
22、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23、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24、帮助别人,做善事,最令我愉悦;认真读书,重修养,最为人赞许。
25、四、养生类[二一一、]
26、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27、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28、没有根本的气节,就好像醉汉喝醉酒打人,酒醉时很勇敢,酒醒后勇气全消,没有一点气力。没有以学问为根本的见识,就好像厨师在炉灶前面,面前光亮而背后黑暗。
29、竭忠尽孝,谓之人。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
30、六、处事类[二五一、]
31、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32、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
33、二、存养类[四四、]
34、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35、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36、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37、观察天地万物的自然景象,学习圣贤克己养性的工夫。行动上就是身体力行,奋斗不止,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存诚自然。
38、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39、经国济世之道来自广博的学问,它才有不竭的源泉;修心养性之道体现在建功立业上,它才算得上圆满。除了建功立业之外,世上没有真正的学问;要寻求修心养性之道,必须到圣贤的文章中去找
40、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
41、事理明白则心愈能清楚而专一,心能专一则事理愈能通达流畅。
42、刻苦读书,即使功名未就,但使人品高雅,气度不凡;道德高尚,但不希图报答,时时恬然自安,饱食酣眠。
43、什么是卓越的品行?即日常的行事;什么是德高之人?是小心谨慎的人;怎么样才能够明了德义努力去做?惟有虚心学习;如何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只有对当前的问题深思熟虑。
44、语言简练:说话或写作的时候,用简单明了、精炼的语言表达,让人易于理解。
45、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
46、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
47、独懔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48、以心术为根本,以伦理为树干,以学问为良田,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果实,以书籍为园林,以歌咏为音乐,以义理为食物,以著述为彩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讨论学问为累积,以先贤的言行为师友,以敬忠笃信为修持,以行善降祥为给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49、《格言联璧》
50、把仁心存在自己心中是先贤的最高学问,行为中尽自己的本分是圣贤的最高功夫。
51、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52、聪明用在正道上,越聪明越好,文才名声会帮助他事业渐进;聪明用在邪路上,越聪明越坏,文才名声只助长其伪诈丑行。
53、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54、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
55、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56、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57、五、敦品类[二三一、]
58、古今来世代显贵家族,无不因积德造就;天地之间第一等好人品,还是由读书培养。
59、对圣贤的道理教导别人很容易,自己实践却是不容易的事。对圣贤的道理开始奋斗很容易,但坚持到底却很难。圣贤的道理与实践相结合,行仁政必本与德性。后代则相反,学问与实践不能统一,不修持自己的德性,而只管治理别人。
60、战场交锋,即使列阵有方,但以勇猛为本;操办丧事,即使礼节周全,但以哀痛为本;文人学士,即使学富五车,但以德行为本
61、《格言联璧》一书,自咸丰元年(
62、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
63、能竭忠尽孝,才能称为人。治国安邦称为学问。能平定叛乱称为人才,编织天地事物称为文章。心胸光明坦荡称为风度。万物与我一体称为仁心。
64、您好,“格言联璧,语言简练;箴规毕备,义理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