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酒后差点酿大案!
2、饭局时间通常都在晚上,周末最平凡。
3、但是,10分20分钟过去,未必就有一个人到。
4、你问他:某某,你家哪儿的啊?“老家我山西的”“山西什么地方的?”“我运城”“呦,好,关公故里啊!忠义千秋关二爷,你们那的人。关二爷多了不起啊,我看**警匪片,警察拜关二爷,黑社会也拜关二爷。你老家真了不起!”马上就关公,你们就有谈的了……所以说,酒桌上完提前做好功课。知道一些主要照顾人的一些信息。然后随着这些信息展开话题。
5、不谈实惠不实惠,小饭店菜不比大饭店差。但是,饭店再小,都得有一个包间,包间里得有一个可供打牌的小桌子。
6、敬陌生人:第一次和您喝酒,希望您以后多多关照。
7、敬酒的便说,不行,你这是养金鱼呢?
8、虽然大家都豪饮,但小城人喝酒非常文明,一般在两圈后,主人就随意了,不再强求每人喝多少。
9、敬客人:感谢你们的大驾光临,我敬你们一杯,请大家吃好、喝好、玩好,招待不周请见谅。
10、出得门外,又是一番握手、拥抱,十八相送,难舍难分。
11、下次再聚往往只是一说,你可千万不要当真。
12、这时,就有人说:“今天已经尽兴,下次再聚吧。”
13、场面异常热烈,你兄我弟相见恨晚,握住的手紧紧不放,拥抱起来如胶似漆……
14、要是人手不够,主人会喊饭店老板或者服务员来参战。
15、偶尔极个别的会谦虚一下,会模模糊糊地说:“我不是…”声音小到差不多连自己都听不见。
16、这个要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我们每一个人,你想你愿意跟什么样的人往来?如果这个人很体贴。这个人很有趣,这个人很厉害、有能耐。你愿不愿意跟他往来?你肯定愿意。所以你想。你怎么样能在酒局短暂的接触过程中变得很有趣,很体贴,显得很厉害!这样。你就能获得更多人对你的认可。
17、不到6点钟,主人就到了饭店,饭店都不大,但菜一定有特色,不是鱼烧得好,就是鸡啊鸭啊是一绝,朋友聚会,用不着讲究排场,关键是吃得舒服。
18、所以说在酒桌上,要懂得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人最讨厌那些不懂规矩的人和破坏规矩的人。所以说酒桌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各种人情事故都在里面,一定要注意。
19、对方就会说:“到了,到了,已经到饭店门口了“,或者是“5分钟到…”。
20、主人扫视房间,发现朋友差不多到齐,便起身:“你上,我去点菜。”
1、敬酒量差的人:只要感情真,不喝也是真,酒可以少喝,饭要吃饱,您随意就好。
2、敬客户:李总,今年见你,我发现您比去年更有精神,而且今年我发现您肚子也变小了,是不是天天在坚持锻炼啊,我敬您一杯,祝您身体越来越健康。
3、很荣幸能跟您一起吃饭,从您身上我总是能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能跟您一起共事是我的荣幸,我敬您一杯。
4、想来山东找我喝酒的,评论区留言,一定接待好1!
5、如果是在家里吃饭,那么情况就略有不同。
6、无非是“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大家了,在一起聚聚”之类,要是主人什么也不说,客人会催他说上两句,然后酒宴正式开始。
7、下面言归正传。
8、一群摇摇晃晃的身影在灯火阑珊里渐行渐远……
9、小城不是酒乡胜似酒乡,人既善饮也豪爽。
10、这时主人把握住此机会,当机立断宣布:“散场!”
11、等主人一落座,就拿着手机拨打一通,重复着同一句话:“怎么还没到啊,就等你一个人了…”
12、在饭店的酒场上,程序比较多
13、饭桌上,酒桌上喝的不是酒,喝的是人情世故。你得懂人情才能让大家记住你。那怎么才能让大家记住你,然后继续友好往来呢?
14、大约一个小时后,一局牌也差不多结束。
15、随后,便会有三两人赶到,主人春风满面:“把我等得急死了,快,打牌。”
16、传统的家里的餐桌,是长方形的,所以和在饭店是不同的。长方桌的东边或者南边,或者面朝门口的一头,是主人的座位。
17、如果是家宴,气氛就会轻松一些
18、很明显,大家对主人的介绍很满意。
19、于是,“张处”与“李局”之间就开始交换手机号,“王镇”与“周总”相约下次聚会的时间。
20、领导让你给大家敬酒:感谢领导今天的饭局,让我有幸和这么多精英在一起聚餐,我叫XX,希望大家多多关照。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我把各位的祝福化作这一杯美酒,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长虹节节高。
1、酒场上的几个规矩
2、所谓“打的”,就是端起酒杯起身到朋友面前敬酒,这样的礼遇是高规格的,没有人能够拒绝,于是,酒又是海喝了一通。
3、平时工作中没少给您添麻烦,感谢您的教导,我会谨记您的教诲,认真工作,您随意,我先干为敬!
4、老板便搬来一箱啤酒,全部打开,一人发一瓶,接下来,便是一场啤酒战,如此这般,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
5、敬领导:李总,我是小强,很荣幸的能够和您喝一杯酒,我敬您一杯。
6、谁也别和我抢,我们家祖祖辈辈是山东人,据说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我对山东酒场上的规矩最熟悉了,下面给大家讲一讲。
7、公司有现在的成绩都是领导有方,请放心,我们也一定会认真工作,减轻您的负担,不辜负您的期望。
8、比如报社的张记者,他会说这是我们报社的张总编,派出所的刘警官就是刘局,银行的出纳便是行长,诸如此类。
9、如果客人很多,陪酒的人少,那么主陪、副主陪要分头和客人喝,主陪从主宾这边顺着桌子转,副主陪则从副主宾倒转,称作“打圈”。
10、“自由活动”环节,一次喝多少酒,全凭商量,如果是上下级或者上下辈关系,自然是下级或者晚辈先表态,然后让上级和长辈随意。但如果大家地位差不多,那就要好好商量一下了,主人方一般要求对方喝一大口,称为“大上”,客人方则要极力推辞。
11、导,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这杯我敬您。
12、如果是在酒店,酒桌上的主要程序就是这么多了。当然,这只是个大纲,具体到每一个场合,可能会略有区别。
13、第一杯酒大家都会比较含蓄,客人这个时候要尽可能地强调自己酒量不行,或者身体有恙,不能多喝。如果你表现得很痛快,那么主人就会认为你很能喝,接下来会加大力度。
14、首先从饭局的开始,从点菜就能体现你的情商来——要上来先问忌口。比如:某某你糖尿病,不给你点甜的啊,点的那个拔丝地瓜,你可别碰啊!这个就是体贴!有什么忌口的都要问到了,避免出现各种不愉快。然后点菜的时候你喜欢吃什么?荤素搭配怎么怎么样,最后什么酒水,什么饮料,什么主食。问清楚了,让每个人都觉得你照顾到他了。
15、主人的左边,是最尊贵的客人,右边次之,左边第二位再次之,以此类推。这和饭店的圆桌恰好相反,圆桌是右边为主宾。对此千万不可搞错,我就曾经有一次,非常热情而且霸道的把领导让到了副主宾位上去,然后自己一屁股在主宾位上坐了下来,事后不得不又请领导喝了一顿。
16、在酒桌上,无论东南西北,面朝房间门的位置为主陪,通常为主人方地位最高,或者年龄最大的人坐。
17、菜上酒满,主人通常会客套的说上一两句。
18、这时候,主人大多是组织部长,因为他把每个人都提拔了。
19、只是电话里跟保卫科长却说:“这小子喝多了,跑他姑家睡觉来了”。事后,这家伙再看到保卫科长还觉得不好意思,真是酒壮怂人胆,这荒唐事差点没酿成血案,想想都令人后怕,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喝过酒。
20、某领导,感谢您一直以来给我的提片
1、最后,酒桌上要提前做功课。比如酒桌上有一位是你要照顾的对象,是你的客户。这个你要事先打听他是哪里人,这个是最简单的事情。这酒宴上两人没啥聊的。要知道中国人爱喝酒,抽烟其实都是沟通的方式,聊天更是。
2、一个桌子上,副科、正科,副处、正处比比皆是,全是领导,大家也不客气。
3、喝酒的程序很复杂,各种场合都有不同,但有个基本大纲还是要遵从的。
4、敬长辈:谢谢您这么多年来对我的照顾,祝您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5、主陪的右手边为主宾,左手边为副主宾,按照客人的尊贵程度和年龄大小分,一般情况下,客人们是要互相推让一下的。当然,如果只有一位客人,那就毫无疑问是坐在主宾的位置上了。
6、打圈完了之后,就进入“自由活动”环节,酒桌上的人开始相互敬酒,可以两个人对喝,也可以三四个人喝,还可以提议全桌人一起喝;可以同学们一起喝,也可以80后的一起喝,还可以戴眼镜的一起喝,总之五花八门,只要你能想出一种说辞,就能提议喝上一口。
7、生我养我的地方是一个偏僻的小城市。小城人情熟,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招呼一聚。因为城不大,从东到西,或自南到北,开车、坐车或骑车,如果路况正常,都不会超过半小时,所以只要有饭局总会一呼百应。
8、主人急了,再拿起手机:“快,快,三缺一,就等你一人打牌呢。”
9、由于家宴的人数不会很多,客人可能就一两位,所以陪酒的人也不会多,是一种小型酒场。因为都是自己人,所以气氛相对融洽一些,程序也简单。
10、主陪的对面,为副主陪。
11、如遇到老乡战友同学等,便是“我俩干一下”,若对方是女性,干字便说得特别重,弄的桌上美女粉面含羞。
12、但第一杯喝完之后,就没有副主陪带第二杯了。主人会继续提酒,比如喝一个欢迎酒,再喝一个合作酒……主人提一到两次酒之后,其他人就可以开始提酒了,跟饭店酒场的“自由活动”差不多,随便找个题目就能喝一杯。比如你低头一看,你们俩穿的鞋是一个牌子的,这就是缘分啊,那得喝一杯……
13、不认识的,还相互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认识了,非常自然。
14、通常来说,在山东的酒桌上,是不能允许客人倒酒的,否则就是主人照顾不周。倒酒也有很多讲究,比如一定要倒得很满才行,“酒不满,心不诚”,还有一定要用右手往怀里方向倒,不能用左手,更不能手腕外翻。如果你是客人,别人给你倒酒时,最好用手稍微罩一下杯子,或者用指甲轻轻敲几下桌子,这是表示“受宠若惊”的意思。
15、那个年代连国企保卫科都配枪,何况是检察干警,这你应该明白了,他就是去找枪的。因为他在军营里长大,小时候就有过玩枪的经历,又经常去姑家,知道枪放在哪,进屋后,他发现姑父不在家,两个孩子上学,只有40多岁的姑姑自己在家。姑姑一看他满身酒气也不说话,直接就翻柜子,觉得问题严重,赶紧打电话给姑父。
16、其他座位就不那么讲究了,不过一般来说,越是靠近主宾、副主宾的位置,越尊贵些,一般都是让给其他客人,或者主人方地位稍高些的人。副主陪左右两侧的位置,是地位最低的。
17、其实,在山东参加酒场,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饭店,另一种是在家里,其中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如果弄不清很容易闹出乌龙。
18、话说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20出头在国企上班的小青年,平时还挺有正事,但由于某件事跟厂长产生了误会,年轻气盛,心中不快,中午喝闷酒,父亲看情况不对就说了他几句,这家伙一扬脖喝了半瓶高度白酒,把瓶子一摔,直接去了工厂,扬言要找厂长算账。父亲一路跟踪阻拦不了,就赶紧告知了保卫科长。
19、现在教你怎么做!
20、领导试探性问你要不要去别的岗位:我不想离开领导,我离开领导了,不知道该怎么展开工作。我当领导的兵当习惯了,我哪儿都不想去,我就想踏踏实实当领导的兵。
1、这时,“打的”又粉墨登场了。
2、于是,大家起身穿衣、拎包、拿手机……
3、如桌上有美女,那免不了又平添若干豪言壮语、幽默故事、带色的段子……
4、小城有句顺口溜,叫做“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掼蛋”是小城人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扑克牌的新打法,听说几乎已流行全国了。
5、正值中午休息时间,老科长对他印象不错,就边走边劝导,在厂部也确实没有找到厂长,可是出厂后,他却非要独自离去,科长防止出意外,马上安排人手带上家伙,前往厂长家附近蹲守,并与其父亲商找他可能去的地方。话分两头说,这小子出来以后,酒壮英雄胆去了他当检察院批捕科长的姑夫家…
6、我思考问题太片面性,缺乏大局观,望领导点拨点拨。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事儿成或不成,都是我的命。
7、这家伙乘着酒劲,不容分说还在翻找,姑姑一看就明白了,就说“你别找了,枪让你姑父带走了,平时不带,但今天有特殊事”。说话之间,姑父紧急驱车赶到,好言相劝道“你有什么委屈跟我说,我替你做主”,可是这位已经不胜酒力,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这时,他父亲也赶到了这里,看到这种场景,什么也都明白了。
8、少于“六气”的时候很少,二、三、四、五寓意不好,很少用,但偶尔也有“一气”喝完的,叫做“一口闷”,也叫“放雷子”。
9、主陪带完第一杯后,副主陪带第二杯,规矩和第一杯差不多。需要注意的是,副主陪带第二杯酒的时候,次数必须要少于主陪带的那杯,以表示对主陪的尊重。比如主陪那杯是“八气”喝完的,副主陪带的这杯最多“七气”。
10、马上就有人说:“快了,快了…”谦虚的人听了信心大增,很是开心。
11、先说在饭店的酒场吧,大部分来山东的朋友参加的都是这种场合。饭店的桌子基本都是圆桌,座位的顺序是先定主陪,再定主宾、副主宾,最后定副主陪,其他人就随便坐了。
12、这杯酒我先干了,领导您随意,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非常的努力认真的工作,绝不辜负您的希望。
13、山东人的酒量其实并不算大,但无论哪个地方的人来山东喝酒,基本都得喝醉了,因为山东酒场上的规矩多、讲究多,第一次来的朋友如果没有准备,按规矩走下来,都得趴下。
14、大家坐好之后,开始喝酒。主陪一般坐着不动,主要任务就是陪客人们喝好,副主陪的主要任务是倒酒、倒茶、催菜、结账……当然也绝不能少喝。
15、朋友们啊,山东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欢迎大家来山东做客!
16、老朋友的,新朋友的,一推一壶,几个回合下来,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喝了不喝了,留点,留点……
17、于是,几人一落座,便熟练地打起牌来。
18、敬酒的时候,如果是敬领导或者长辈,要站起来,碰杯的时候杯子要低于对方,表示尊敬。如果是特别大的领导或长辈,还可以起身到对方跟前,端一杯酒。但是端完酒之后,还要回到自己座位上,再敬一杯,这叫“端一个陪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端的酒不能要求对方喝干。
19、几番下来,一箱白酒就见底了,主人便喊饭店老板,再拿两瓶酒来。
20、主人看看面红耳赤的客人,便说:“能喝得了也不拿了,那就搬箱啤酒来漱漱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