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3、历历:分明可数。
4、《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
5、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6、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7、西辞黄鹤去,不尽古今愁;夕照孤舟远,滔滔碧水流。
8、《江夏行》唐代:李白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释义:去年他下扬州时我在黄鹤楼前为他送行。
9、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这两句诗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10、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11、《清平乐·别来春半》
1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5、烟波江上使人愁。
16、黄鹤楼虽然雄伟壮观,但它只是一个空壳,黄鹤、仙人已经远去,表现了诗人对黄鹤、仙人的怀念;黄鹤、仙人是自由、幸福的一种像征。
17、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8、黄鹤楼宋代:张顒崔颢题诗在上头,登临何必更冥搜。楼前黄鹤不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万顷烟云连梦泽,一川风景借西州。
19、武昌怀古十咏·黄鹤楼宋代:白玉蟾白云黄鹤迹成遗,何独当年丁令威。洞里不知朝市改,人间再到子孙非。笛声吹断秋江黯,月影飞来夜漏稀。大醉倚楼呼费沱,蓬莱山下几斜晖。
20、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1、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2、昔人已乘黄鹤去,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其诗字字珠玑,名句当属“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毛泽东·近现代
5、《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6、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7、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8、《武昌怀古十咏·其二黄鹤楼》
9、乡关:故乡。
10、【简析】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11、这首诗描写了黄鹤楼的悠久历史和昔人的离去,感叹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其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成为了千古名句,表现了时间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12、昔人已乘黄鹤去“给人无限的遐想,这是这首诗的妙处。
13、便搁笔不写,后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即是李白搁笔亭。
14、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6、《江夏赠韦南陵冰》唐代:李白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释义:我将为您捶碎这黄鹤高楼,您也为我翻倒那鹦鹉之洲。
17、《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唐代:李白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释义:惭愧作你的青云客,三次登上黄鹤楼。
18、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19、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0、汉阳:今属武汉市,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白云黄鹤迹成遗,何独当年丁令威。
3、《望黄鹤楼》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据说李白登临此楼,也是诗兴盎然,当他发现崔颢的这首诗后,连称“绝妙”,于是写了四名打油诗: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5、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6、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7、晴川历历汉阳树,
8、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9、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10、黄河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黄鹤楼》
11、依稀闻鹤唳,楼上觅仙踪;翘首眺江汉,低头见彩虹;两江浮广厦,三镇耸云中;渺渺千帆尽,滔滔碧浪东。
12、登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3、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14、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5、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16、黄鹤一去不复返,
17、吊古怀乡之佳作,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
18、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19、长天搂上凭栏处,十里东湖雨色朦;天问阁前参屈子,磨盘碑下拜朱公;遥村近郭云山外,暮霭晨烟碧水泷;雨后岚光亭榭绿,风摇树影透花红。
20、满腔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
1、鹦鹉洲:长江的沙洲,后来被淹没。
2、大醉倚楼呼费袆,蓬莱山下几斜晖。
3、《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年代:唐作者:李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释义: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4、因谗遭放逐,汩水怒涛扬;卓绝传千古,离骚一曲殇。
5、《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6、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7、《望黄鹤楼》年代:唐?作者: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释义: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唐代:李白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释义: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10、菩萨蛮·黄鹤楼现当代:毛泽东朗读: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1、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
12、《采薇·节选》
1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释义: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14、诗人登上黄鹤楼,早已为它的有关神话传说所吸引,因而从鹤去楼空这一幻想事实出发,由虚而实,由远而近,从神奇遐想的境界回到了江天烟水的现实之中。乘鹤飞去的传说不足凭信,然而烟波江上的日暮乡愁,却是身历心感,不可摆脱的。全诗是写登楼想望以及由此引起的孤寂乡愁,情调、形象、语言都很高超。南宋的诗论家严羽说:“唐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此诗影响之大。
15、楼前黄鹤不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
16、日暮乡关何处是,
17、黄鹤楼诗词首推唐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8、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19、《黄鹤楼/登黄鹤楼》
20、高山流水古琴台,一曲知音动地哀;初遇却成生死别,抛残玉轸绝琴骸。
1、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2、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3、《黄鹤楼》年代:唐?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释义: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4、这首诗在表现形式上,充分体现了作为文学体式之一的诗歌,在时间的进程中先后承续地展现空间存在的特点。尽管诗中有空楼,有白云,有晴川,有芳草,但移物入画,一幅画面上却画不出不同时的“昔人”与“今人”;更画不出已成时间过去的,并只在心灵中感荡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怅惘之情。对这后一种对象的表现,语言艺术是最擅长的。崔颢很自如地利用了这种特长。
5、武昌怀古十咏·黄鹤楼宋代:白玉蟾白云黄鹤迹成遗,何独当年丁令威。洞里不知朝市改,人间再到子孙非。
6、诗的首句写的是登楼所想。传说中从前有仙人骑黄鹤过此,诗人到此地时,已经是年代久隔,了无痕迹,因而感慨系之,不由得吟出了“昔人已乘黄鹤去”的诗句。这是心灵中的意象,而人乘鹤去又是运动中的形象,它是现在时间里对于过去的回忆。承续这个时间的是当前,是崔颢登楼游览的瞬间,在这个瞬间里所见的只有眼下的实实在在的黄鹤楼,所以“此地空余黄鹤楼”一句,把思维又拉回到现实空间。
7、这首诗的意思是: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
9、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10、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11、芳草萋萋鹦鹉洲。
12、汉川门北彤崖峭,豪放苏公逐浪东;两赋奇文传永世,一词名句遗寰中;古今往事浪中去,风月秋怀杯内踪;不是周郎挥扇处,更胜烈焰照苍穹。
1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唐代:李白释义:在黄鹤楼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这位从家乡峨眉来的客人。
14、首先写出了黄鹤楼名字的来历,给黄鹤楼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原来这儿住着一只美丽的黄鹤。很久以前,有位仙人驾鹤远去,现在这儿只留下黄鹤楼了。
15、《癸巳除夕偶成》
16、九省通衢会,中南繁华京;两江汇夏口,三镇矗江城;高厦岸边逼,长桥江面横;争先为改革,商贸更峥嵘。
17、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18、“昔人已乘黄鹤去”给人无限的遐想,这是这首诗的妙处。原诗:《黄鹤楼/登黄鹤楼》
19、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南宋·范成大《黄鹤楼》
20、这句千古名句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这首诗共四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