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6、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7、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9、省则为德,俭则为终。
10、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1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北宋〕司马光
1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5、两汉:诸葛亮
16、船小好调头,钱少好入扣。以上是一些关于勤俭节约的诗句或名言警句,它们告诉我们,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和智慧,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积累财富,还能培养我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这些名言也教育我们要珍惜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可持续性。
17、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18、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1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0、《咏史》李商隐
21、《悯农》其一唐代李绅
22、还有唐代李白的《勤俭》:“点滴皆珍惜,勤俭甚至德。拣贫不拣贵,焚香不烧屑。”
23、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24、《尚书·大禹谟》
25、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6、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27、《咏史》李商隐唐代
28、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29、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30、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31、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32、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33、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3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5、译文: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
36、虞舜下令漆饰食具,激起众国纷纷叛离。哪如唐尧俭朴实在,用柞做椽且不削齐。难怪世人赞赏伯夷,盼望搞好社会风气。奢侈本是最大罪恶,节俭美德不容怀疑。许由不肯接受天下,难道需要辨出道理?只要实行兼爱尚同,再疏也会和睦亲密。
3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8、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39、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
40、湛露浮尧酒,薰风起舜舞。
41、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4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43、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勤俭持家永无穷。
4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45、《度关山》两汉:曹操
46、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47、译文:万物生于天地,人类高贵无比。设立君主管理百姓,成为世上正常规矩。天子车辙国君马迹,畅通天下纵横各地。决定人才优劣升降,掌握百姓繁衍生息。我要赞美圣贤君主,他们总管国家疆域。
4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49、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5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51、分封诸侯授给官爵,建立井田颁布法律。宁烧丹书废除刑罚,也不乱开释罪先例。舜时皋陶周时甫侯,作为狱官错在哪里?可惜可叹后代人们,制度办法统统改易。驱使百姓辛劳奉君,摊派徭役榨取民力。
52、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5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
5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5、唐代:李商隐
56、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57、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58、曹操《度关山》: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5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60、《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
61、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62、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63、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64、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65、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6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67、《咏史二首·其二》
68、宁可省一分钱,不可亏一分身。
69、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70、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71、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72、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73、《悯农》其二唐代李绅
74、《官仓鼠》唐代曹邺
75、李商隐《咏史》
76、拮据时当知足,富裕时要节俭。
77、愿同尧舜意,所乐在人和。
78、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79、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80、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81、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82、《农父》唐代张碧
83、节俭朴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84、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85、译文: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为什么非要琥珀才能作枕头,为什么镶有珍珠才是好坐车?想要远行,却没遇见千里马,力单势孤,难以拔动蜀山的猛蛇。有几人曾经亲耳听过舜帝的《南风歌》?天长地久,只有在苍梧对着翠绿的华盖哭泣份儿。
86、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87、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88、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89、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90、《咏史二首·其二》唐代:李商隐
91、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92、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93、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哦
94、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95、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古诗都表达了这种精神。例如唐代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9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97、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98、《悯农其一》
99、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100、赏析:这首诗,诗人根据历史兴亡的史实,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些明确的以古鉴今的态度,包含着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认识更自觉完整。在兴亡系于何人的问题上,尽管李商隐受时代的局限,还只能将理乱的命脉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诗中,大都是指责他们败乱国家的。因此这种揭露更有进步意义。
10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02、、《悯农其二》
103、《别州民》唐代白居易
10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用纯
10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06、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107、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108、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109、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110、注释: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俭。
111、勤俭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
112、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11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14、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115、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11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7、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118、《悯农二首其二》唐代:李绅
119、《悯农二首其一》唐代:李绅
120、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121、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22、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12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124、李绅《悯农》
125、《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126、《农家》唐代颜仁郁
127、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128、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129、《咏田家/伤田家》唐代聂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