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3、岳飞从小母亲就教导他要爱国。为了让岳飞铭记于心,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从那以后岳飞时刻铭记母亲的教导。刻苦锻炼身体,苦练武功。逐渐成了一个英雄。
4、岳飞精忠报国不是自强而忠于国家
5、公元1103年,河南相州汤阴县因黄河决口,发生了一场大水灾。那一年,岳家生了个男孩,孩子的父亲岳和见婴儿出生时天上飞来一只大鸟,就把孩子取名为“飞”,字鹏举。
6、岳飞从小勤奋好学,文武双全,就在岳飞20岁那年,金兵侵犯中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岳飞是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他决定奔赴战场,杀敌报国。
7、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要去拦路抢劫,他们来约岳飞。岳飞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没有答应,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事儿,万万不能干!"众兄弟再三劝说,岳飞也没动心。岳母从外面回来,岳飞一五一十地把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咱不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8、周侗见站在面前的这个孩子志向远大,心中十分喜爱,当即便收了这个徒弟。
9、给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好呢?就在这时,一群大雁从天空而过,父母高兴地说:"好,就叫岳飞。愿吾儿像这群大雁,飞得又高又远。"这名字就定下来了。
10、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11、岳飛的母親有見國家常被侵略,便在岳飛背上刺上“精忠報國”四字,以教導兒子愛國。長大後,岳飛亦遵照教訓,十九歲便參軍去,決心保衛國家。
12、岳飞在周侗的传授下,很快学会了一手好箭法。不久,周侗去世。岳飞心中十分难过,每逢初一、十五,他都要置备一些酒肉,到恩师坟前祭奠。他没有钱,就把身边的衣服当了买供品。这件事被他母亲发觉了,要丈夫去询问他。岳飞生性沉默寡言,没有回答父亲的话,只是跪在父亲面前。父亲觉得很奇怪,就留心观察岳飞的行动。
13、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4、岳飞离家前见母亲神情有些感伤,便对母亲说:“孩儿这次去东京,以后不能侍奉母亲了,请母亲给我背上刺几个字吧!”说完,岳飞脱下上衣跪下。岳母含泪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15、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16、狼烟起江山北望,狼烟起:就是战争开始了,因为古烽火用狼粪为原料,烟多而大,所以是狼烟江山北望:就是北望江山,因为战争是与北方少数民族进行的,或者是战争的地方是我国的北方。
17、然而,宰相秦檜與敵國勾結,力主議和。他遂施奸計,使皇帝一日內下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飛立刻停止進攻。最後,更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岳飛。
18、怒发冲冠凭栏处,
19、朱元璋一纯正不曲,书如其人。
20、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1、靖康耻,犹未雪。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5、岳飞是南宋的着名的军事家,抗金名将,他那精忠报国,光彩照人的故事千百年来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6、岳飞出仕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这是中国最著名的历史典故之一,常用以教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精忠报国是对岳飞的评价。
7、岳飞死时只有三十九岁。他一生谨记母亲的教诲,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忘记母亲“精忠报国”四个字。
8、臣子恨,何时灭!
9、周侗见岳飞来求师,便问他:“年轻人,你要学箭法干什么?”
10、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1、宋史对岳飞一西汉以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为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12、后来受秦桧等奸人陷害,被皇帝赵构杀害。
13、八百多年以前,河南省汤阴县岳家庄的一户农民家里,生了一个小男孩。他的父母想:
14、岳飞生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
15、父亲见岳飞祭扫完毕,就上前问他:“你拜过不少老师学艺,为什么独要祭周老师父呢?”
16、江南善用上者,止有岳飞,所至纪律,秋毫无犯。一金史刘海
17、金兵统帅卡叹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对大将军们说一直抵黄龙府,与诸军痛饮尔!
18、此次岳飞被免除兵权,宋高宗和秦浍派人向金求和,岳飞坚决反对。秦侩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临死前岳飞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19、岳飞回答说:“老师在生前一个月里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都传授给我,还教我立身处世精忠报国的道理,他的恩情是我一生最难忘怀的。”
20、精忠报国》是歌手屠洪刚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陈涛作词,张宏光作曲。收录在屠洪刚1999年发行的同名专辑《精忠报国》里。歌曲内容反应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戎马一生,歌颂岳飞精忠报国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1、岳飞出生不久,黄河决口,滚滚的黄河水把岳家冲得一贫如洗,生活十分艰难。岳飞虽然从小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但他受母亲的严教,性格倔强,为人刚直。
2、岳飞从小孝顺父母,七岁就帮父亲下地干农活。劳动回来,岳飞在岳和的指点下刻苦读书,除了《左传》,他最喜读《孙子兵法》,并爱好武艺。他身体健壮,十八岁时就能拉三百斤的大弓。
3、潇潇雨歇。抬望眼,
4、作為岳家軍的統領,岳飛對自己的要求絕不鬆懈,以作一個好榜樣。皇帝曾有意為岳飛建一座房子,岳飛卻沒有接受這個賞賜。他說:“我怎能在未擊退敵軍時,只顧享樂呢?”因此,岳家軍的士氣往往特別高昂,常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5、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他勇猛善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6、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名抗金名将。
7、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8、岳和听了,觉得儿子已长大成人,正是报效国家的时候,便对岳飞说:“金国侵辽以后,即将入侵中原,当今国势日衰,东京正在招募新兵,你可愿意去从军?”
9、岳飞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
10、这样,一代抗金名将岳飞惨遭杀害了,岳飞死时年仅三十九岁,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11、后来岳飞参军当兵。他作战勇猛,在部队官职越来越高。后来他手下的部队被称为岳家军,所向披靡。令金兵闻风丧胆。金兵统帅惊讶说“憾山易,撼岳家军难。”他为了收复失地,率领岳家军横扫金兵,直捣黄龙。
12、从此,岳飞走上了报国之途,经过十多年的沙场鏖战,屡建奇功,成为一代抗金名将。
13、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14、宋朝是一個政局相當混亂的時代。以精忠報國聞名的岳飛,便是在這個時候出世。
15、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6、岳飞的母亲最了解岳飞的心思,他鼓励儿子奋勇杀敌,报效祖国,他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铭记母亲的教诲,奔赴抗击金军的站斗前线,屡建战功,成了一名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将军。他率领部队北伐,收复了被敌人侵占的大片国土。但就在他取得抗金斗争全面胜利之时,昏庸无能的宋朝皇帝听信奸臣秦侩乘机求和的劝说;一连颁发十二道金牌,强逼岳飞立即班师,岳飞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这时岳飞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
17、岳和听了大喜,便要妻子给儿子准备行装。
18、岳飛的犧牲及精忠報國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仰。
19、岳飞回答说:“孩儿早有此意,并约好张宪、牛皋几位兄弟准备不日去东京。”
20、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
1、又到了初一,岳和见儿子出门去了,便悄悄地跟在他后面。只见岳飞来到周侗坟前,先在坟旁射了三支箭,再把供品放在墓前跪下叩头,十分悲伤。
2、“学了箭法就能奔驰疆场,保卫国家。”岳飞抬起头来精神抖擞地回答。
3、这时金兵已在北方入侵辽国,窥视中原时,岳飞发誓要练成本领,杀敌保国。一天,岳飞听得汤阴县里有一位叫周侗的老人,武艺高强,尤其擅长弓箭,岳飞就去周侗处,要拜他为师。
4、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