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容飞雪的比喻词:鹅毛:鹅的绒毛。比喻轻微的礼物,也比喻大的雪片鸭绒:加工过的鸭氄毛,很轻,也可比喻雪。
2、《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
3、世人并道离别苦,谁信山僧轻别离。
4、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题清净寺留别》
7、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8、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
9、雪花像白白柳絮。雪花像白白棉花,雪花像白白羽毛。
10、梨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11、云水暮,归去远烟中。
1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13、江上雪,独立钓渔翁。
14、元代白朴《天净沙·冬》: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释义:在一个冬天的黄昏,城门一声轻响,一轮新月挂在半空,带着雪的山前水流缓缓。竹子做的篱笆和篱笆内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详的和谐。
15、睡鸭浮寒水,樵人出远峰。
16、何当化闾俗,护取草堂松。
17、路入千山愁自知,雪花撩乱压松枝。
18、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19、《题周廉彦所收李甲画三首三鸭》
20、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1、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2、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
3、唐代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释义:寒冷的更声已经传报拂晓时刻,明镜中先看到自己的衰老容颜。隔窗听风声乱撼着窗前的丛竹,推门见大雪盖满了对面的群山。飘洒空中使那深长的小巷宁静,皑皑的积雪更觉庭院宽广清闲。试问胡居士您在家里会怎么样,想必是坦然高卧柴门依旧紧关。
4、《望江南·江上雪》
5、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6、《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7、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8、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9、宋柳永《迷神引》词:“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
10、花絮:白而轻柔的花。多指柳絮。南朝梁简文帝《咏柳》:“花絮时随鸟,风枝屡拂尘。”
11、还将一尊对,无言百事违。
12、子有新岁庆,独此苦寒归。
13、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14、《卜算子·咏梅》
15、笠漫河岸雪,衣着虢城钟。
16、飞花:比喻飘飞的雪花。宋苏辙《上元前雪三绝句》之一:“不管上元灯火夜,飞花处处作春寒。”
17、鸭急风吹雪满汀洲,迎腊淮南忆倦游。
18、小鸭枯荷野艇冷,去年今日冻高邮。
19、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2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1、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4、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图画若为工。
6、雪花像白白棉絮,棉絮是棉花纤维很白很软一般人们都用它做棉被,这里就形容雪花像棉絮一样又软又轻。
7、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8、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
9、雪花像白白的柳絮。柳絮以动衬静.柳絮写出了飞雪的动态,神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
10、欢笑有儿童。
11、深炉正燃火,空斋共掩扉。
12、夜叩竹林寺,山行雪满衣。
13、《越公上人洛中归寄南孟家兄弟》
14、洛下因归去,关西忆二龙。
15、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16、《永定寺喜辟强夜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