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教案主要围绕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中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第5课时《单数量和总价》进行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数量与总价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了解单数量与总价的含义,并学会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数学术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让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比如在购物时让孩子计算商品价格、找零等;在测量家具尺寸时,引导孩子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计算。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可以通过猜数字、数字接龙等,锻炼孩子的数字敏感度和思维敏捷性;通过拼图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几何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以谜语的形式呈现数学概念或问题,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基础知识学习——引导孩子认真学习课本上的数学概念,如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图形的特征等。可以通过画图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概念。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6课时速度、时间和路程:重点:理解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出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构成的角的名称。哪些角是钝角,哪些角是锐角。《角的分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从实际出发,通过互动学让学生认识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这几种常见的角,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理解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一定标准将角分类。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角的分类》。角的分类这一部分要让学生学会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平角和周角,掌握直角、平角、周角三种特殊角之间的倍数关系,会用角的度数来判定角的种类,其中钝角度数范围的确定是一个难点。使学生知道1直角=90度,1平角=180度,1周角=360度,以及钝角与锐角的读数范围,并能根据角的度数区分这几类角,理解这几类角的关系。经历动态认识各类角的形成过程和角的分类过程,体验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和数学中的分类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师:(拿出一张打印纸)这是一张纸,它很薄,1亿张纸摞在一起呢?猜一猜有多高。师:大家猜的都不一样,1亿张纸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我们从1亿张纸有多厚研究起。请10个小朋友的胳膊伸直,手拉手,量一量长度,接着推算1亿个小朋友将手拉在一起的长度。课件演示说明:地球赤道长40000000米,1亿个小朋友的手拉起来,围赤道大约要转3圈。阅读有关"1亿有多大"的信息。①1亿张纸叠在一起,比珠穆郞玛峰还要高。②1亿秒的时间约是3年需62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可能的情况:把1亿粒大米称一下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篇2学生已认识了万以内数位顺序表和万以内数的读写,在创设情景引入环节,我设计了新世纪小学上学期与这学期的教职工人数和学生人数的对比,旨在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情况,同时也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但没有对万以内数读法进行回顾。
活动引入: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大约有多少人吗?那么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板书课题:一亿有多大。在黑板上写出100000000和1亿。1亿个硬币有多重活动方案及各小组根据主题进行实践活动,并及时记录好活动中统计的数据,在记录单上完成相应的分析。各小组汇报活动结果,教师根据汇报的情况帮学生建立实体模型,感知1亿有多大。交流推广:小组汇报,教师根据汇报的情况帮学生建立实体模型,感知1亿有多大。先称出100粒大米的重量,再除以再算出1粒大米的重量,最后乘1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或用倍比关系算)先称出10克大米,再除以大米的粒数,最后乘1算出1亿粒大米的重量。综合实践活动课《一亿有多大》教后反思《一亿有多大》是一节综合实践课,目的是能够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让学生感受1亿有多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对于本节课的讲授,我主要采用了这个综合应用活动,具体分以下三部分。
教学目标理解多位数的读法,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读出多位数,理解多位数读数的规律。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认识到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培养数学观察生活和应用的意识,以及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活动建立模型。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的性质,并应用此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数量、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和掌握等式的性质,还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解方程和解决实际问题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开始上课时,同学们读的万以内的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3是由3个千,8个百,7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教学内容:我选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地位与作用: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认,而本单元则是在以前学习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读写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预设:垂直要看两条直线相交是否成直角,而与怎样摆放无关。介绍垂直符号。教师:垂直和平行一样,也可以用符号表示,就是“⊥”,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感受生活中的垂直现象。教材分析《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在学生已学习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和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本课是单元的起始,主要解决平行和垂直的概念问题。垂直和平行一样,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记作:读作:强调看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的关键是看它们相交所成的角是否直角,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无关。垂直练习生活我们常常遇到平行于垂直的现象,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练习巩固,深化垂直与平行的理解。《垂直与平行》说课稿1说教材。教材分析:《垂直与平行》是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第一节课,教学内容在教材的64—65页。
感谢您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请订阅我们的邮件列表,获取更多相关信息。